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替代隐性存款保险,有利于我国银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然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也会引发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代理问题,这成为我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难题。文章分别从存款者、投保银行、存款保险机构、监管当局的角度分析显性存款保险可能引发的三大风险,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化解风险的思路及相关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陈维 《经济研究导刊》2010,(23):136-137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助于金融体系的完善,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它会诱使银行的经营者从事过度的或者高风险的投资活动,从而导致道德风险的产生。针对这种问题,首先应当分析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发生的机制,并就如何控制道德风险进行探析,最后得出结论。我国要加快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逐步克服目前隐性的存款保险带来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3.
防止银行挤兑,维护金融稳定是世界各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原因。但是,存款保险制度存在一个内在缺陷——道德风险。因此,如何控制道德风险成为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的核心问题。1934年美国在全球首创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在此之前,部分州曾经尝试建立过存款保险。但是,无论是早期的制度还是正式制度都深受道德风险问题的困扰,尤其是造成了  相似文献   

4.
朱波  杨文华  卢露 《财经研究》2016,(12):96-107
文章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信息披露、存款保险制度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使用2006-2014年24个国家137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提高银行的信息披露程度,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和存款保险缴费费率,引导其减小银行间资产的相关性,从而降低系统性风险;存款保险的金融稳定效应不明显,提高信息披露程度有效缓解了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两者在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方面存在协同效应。设计合理的存款保险制度、经验丰富的监管当局和严格的监管体系有助于发挥市场约束作用,限制存款保险的道德风险,从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在我国正式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背景下,监管部门应加强银行信息披露和优化存款保险设计,以更好地防范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5.
李严  刘冰 《经济研究导刊》2009,(31):63-65,71
存款保险作为规避银行挤兑风险的一个制度设计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也已经成熟。然而实践表明,设计不好的存款保险制度不仅不能有效的规避银行挤兑风险,而且可能会带来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委托代理等一系列问题。在存款保险的制度设计中,保险范围、保险对象、保险额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这三个方面,结合中国银行体系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一个模型,提出一个整体的计算思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不宜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已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发生银行危机进行分析表明:存款保险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也没有有效防止银行系统性危机发生的实证。目前我国银行业既积累了较高的风险,同时又具备一定的防范外来冲击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及环境,但从以缺乏清偿能力为特征的隐性危机向以流动性紧张为特征的显性危机转化的可能性需要特别注意。考虑到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引发的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我国目前不宜推行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7.
存款保险是国际上流行的为了防止金融危机而建立的一种安全网。西方发达国家现行存款保险制度存在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以及大银行难以倒闭,风险最终由纳税人承担等问题。对此,西方学提出了不少改革方案,它对于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具有借鉴意义。本最后提出了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保险制度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同时也降低了存款人对银行风险的关注,并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分析了存款保险制度的三个主要目标以及如何在这三个目标之间取得平衡,并借鉴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存款保险制度特征,提出了我国设计存款保险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当前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深化金融改革的关键时期,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于完善金融机构运行机制、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探讨了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对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容易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这两个顾虑进行阐释;最后,结合当前我国即将颁布实施的《存款保险条例》,从加强配套法律法规建设、完善银行治理结构、建立公众普遍的存款保险理念、完善存款保险费率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比较双头寡占下价格竞争的纯粹寡占模型和混合寡占模型,主要讨论了国有商业银行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否存在影响,以及不同存款保险制度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1)外部风险控制不能完全代替银行内部风险控制。(2)风险调整存款保险制度与固定费率存款保险制度相比,会弱化道德风险,但无法完全避免。(3)当国有商业银行完全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时,无论采取固定费率存款保险制度还是风险调整存款保险制度,均不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4)当银行贷款利率和存款保险定价合理时,如果不考虑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产权结构不影响银行的风险选择。  相似文献   

11.
存款保险制度的最大缺陷是它容易导致道德风险问题。一方面由于银行的风险与成本不对称,使银行愿意从事高风险活动;另一方面存款者由于利益受到保护而弱化了对银行的选择和监督;最终形成逆向选择的格局,影响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1.银行的冒险动机使存款保险制度面临着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存款保  相似文献   

12.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国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储户利益、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中国正欲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基于银行间博弈的视角,分析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的最优选择,探讨如何弥补道德风险的缺陷,以完善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酝酿已久的存款保险制度已经呼之欲出。剩下的主要悬念只有一个:那就是实施时机的选择。影响因素主要是实施存款保险制度不可避免地会带来道德风险,它一样会对金融安全造成冲击。很多学者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存款保险和道德风险之间的确存在正相关性。但是我们也应注意,我国在现阶段虽然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出台,但一直存在着所谓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一样存在着严重的道德风险,威胁着我国的金融安全。所以,就我国的现状来看,问题研究的关键不在于存款保险制度会带来多大的道德风险,而是基于现行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推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增加还是降低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4.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安全网的三大构成要素之一,是银行危机防范和管理的补充手段。作为沟通银行监管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桥梁,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维护公众信心,防止挤兑风潮,以抑制系统性银行危机的发生和蔓延。存款保险制度分为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目前,两种存款保险制度共存并具有一定的替代性。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和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之间的替代性和不同制度引发的道德风险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韩颖 《当代经济》2006,(11):72-73
我国酝酿已久的存款保险制度已经呼之欲出.剩下的主要悬念只有一个:那就是实施时机的选择.影响因素主要是实施存款保险制度不可避免地会带来道德风险,它一样会对金融安全造成冲击.很多学者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存款保险和道德风险之间的确存在正相关性.但是我们也应注意,我国在现阶段虽然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出台,但一直存在着所谓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一样存在着严重的道德风险,威胁着我国的金融安全.所以,就我国的现状来看,问题研究的关键不在于存款保险制度会带来多大的道德风险,而是基于现行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推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增加还是降低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显性的存款保险在全球获得了较快发展,实际上我国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已存在很长时间。从长远看,政府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转变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我国金融体系长期稳定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金融业改革日益深化,金融体系平稳运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已基本成熟,社会各界对中国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也基本形成了共识。笔者认为在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架构设计上应当力求做到:参加成员是强制性的,设置较低的保险额度,并实行风险差别费率制度,以避免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吴军 《当代经济》2009,(17):146-147
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今天,为维护金融稳定,我国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即将出台.而中国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之所以十余年来久议未行,其深层次原因是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本文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在存款保险体系中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提出缓解方案,理性剖析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  相似文献   

18.
存款保险制度以存款人的付款请求权作为保险标的,在银行破产或无法支付时依法定或约定限额对存款人承担保险赔付责任,因而与银行破产制度有着天然的联系。但是,各国传统上大多关注存款保险制度在银行破产清算中的存款赔付功能.对存款保险制度在银行重整程序中的功能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本文首先阐述存款保险制度在银行重整程序中的适用性,继而剖析了存款保险机构参与银行重整程序的法理基础.最后对存款保险制度在银行重整程序中的具体价值进行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19.
郑兴  胡颖森 《当代经济》2006,(24):118-119
近年来,显性的存款保险在全球获得了较快发展,实际上我国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已存在很长时间.从长远看,政府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转变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我国金融体系长期稳定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金融业改革日益深化,金融体系平稳运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已基本成熟,社会各界对中国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也基本形成了共识.笔者认为在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架构设计上应当力求做到:参加成员是强制性的,设置较低的保险额度,并实行风险差别费率制度,以避免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经济研究》2017,(12):134-148
本文立足于如何防范非危机时期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问题,选取了2010—2015年中国和美国银行业的微观数据,运用系统GMM,对比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个体风险作用的差异以及银行杠杆率和治理结构对二者关系的影响;进一步,运用倍差法(DID)深入分析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个体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存款保险制度显著增加了我国其他商业银行(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以外的商业银行)的个体风险,而其对美国的银行个体风险的影响却不显著;对中美两国银行而言,银行杠杆率越高,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问题越严重;比较分散的股权结构和较低的银行杠杆率降低了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个体风险的负面影响;引入存款保险制度后,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个体风险、杠杆率和影子银行业务均没有显著变化;但是其他商业银行却会提高杠杆率和更积极地从事影子银行业务,从而增加了个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