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2014年7月,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全面运行,加之货币发行信息管理系统、国库会计核算系统的推广应用,人民银行营业、国库和货币发行会计核算业务实现了全国数据集中模式.文章介绍了基层人民银行事后监督机构调整及业务整合基本情况,分析了基层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业务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如"业务复审"型监督模式造成监督效率不高、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制度滞后于核算业务发展、监督人员的配备与实际需要矛盾突出,文章从完善监督工作手段、改进监督工作方式、规范监督制度管理、提升监督人员业务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事后监督效能的对策建议和推动会计核算监督业务转型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去后,人民银行总行决定成立“事后监督中心”,对所在行的会计核算业务,集中进行事后监督。一些地方已将会计业务集中进行了事后监督管理,但国库业务还没有进行集中事后监督管理,各县支行各自为战,这样不利于统一管理,存在风险隐患。为此,笔者认为对国库业务也应上划到上一级行进行集中事后监督。  相似文献   

3.
蒲银  彭勇 《黑龙江金融》2013,(11):46-47
<正>2013年,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简称ACS)在人民银行部分省(市)中心支行上线试运行。新的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运行后,从前的事后监督工作机制与新系统的融合上存在诸多弊端,亟待建立与新的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相适应的事后监督工作机制。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运行后会计核算业务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牛锐 《西安金融》2004,(3):45-46
一、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的实施对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具有积极的意义(一)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的特点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实际上是在内联网建设的基础上,使原单版机的中央银行核算系统网络化,独立核算单位由县支行上升到中心支行,从而实现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查询查复集中、会计档案保管集中。这种变革改变了现行人民银行分散式的会计账务组织体系,建立起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以县支行为网点的集中式核算管理体系。这种新的核算体系和核算管理方式与原有的中央银行会计核算体系相比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1、一个地市只…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下网点会计核算业务进行分析,并针对网点会计核算中管理机制、风险控制、业务操作等会计核算质量问题,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人民银行“四集中”即集中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帐务查询、集中会计档案。实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是为了适应中央银行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是金融服务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需要,是提高会计核算层次、优化劳动组合、保证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差错和经济案件的发生、保障会计联行资金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牛锐 《西安金融》2007,(3):71-72
伴随着中央银行体制改革和职能转换,对人民银行的各项会计核算业务进行集中检验和监控的事后监督部门应运而生,在规范核算规程,提高核算质量,防范资金风险和其他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的不顺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监督效能的发挥。本文通过分析现行管理体制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实行统一管理,提高监督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的进一步推广,中心支库或是县支库无论是作为资金清算的直接参与者还是间接参与者,都把国库部门推到了资金结算的前台,这样就有必要有一个能独立行使国库会计核算监督职能、强化国库会计核算质量和查堵国库资金风险漏洞的国库会计事后监督部门来更好地行使其职责。因此,今年国库会计事后监督工作集中统一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伴随我国金融体制和中央银行职能的变革,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几经创新,先后经历了计算机单机版系统、"四集中"系统、集中核算系统等几个时期。近年来,人民银行再一次推出了全新的会计核算系统——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以下简称ACS系统)。  相似文献   

10.
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是指集中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查询查复、集中档案管理。“四集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管理自动化技术,采用网络集中式管理模式,实现了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的集中化、自动化、规范化,减少了央行会计核算的环节,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防范了会计管理分散所引起的风险,突出了央行会计制度改革后会计管理的先进性、安全性。但是,会计清算的风险并没有消除,会计核算“四集中”仍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央银行会计核算业务发展变化十分迅速,风险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现行会计核算内控管理体系分散,重核算、轻管理,以及事后监督"复审型"操作模式等问题存在,难以达到央行会计核算风险管理的要求。探索对各类风险实施分级管理,建立全面的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已成为新形势下中央银行会计核算风险管理的现实要求。人民银行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国库会计核算实行了跨部门监督.几年来的国库监督实践证明,国库会计核算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防范国库会计核算风险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国库事后监督的监督体系和监督重点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我们探讨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经历了从手工核算、单机版计算机核算、会计集中核算到全国数据集中核算的发展阶段。从1995年以前的中央银行采取手工的核算方式,到1995年至2002年间中央银行采取单机版的会计核算系统进行会计账务的核算模式,再到2002年开始推广的会计核算"四集中"系统和2005年以后以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ABS)为代表的集中核算方式处理会计业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上线运行,这些核算模  相似文献   

14.
事后监督中心是人民银行新设立的职能部门之一,是人民银行更加注重自身风险、强化内控、防范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和资金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事后监督一般是指事后监督部门对每日发生的涉及资金安全的相关业务,包括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含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中央银行会计  相似文献   

15.
王晓华  吕飞 《甘肃金融》2014,(12):50-53
事后监督部门作为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的最后一道关口,在强化内部控制、防范资金风险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工作改革步伐不断加快,货币发行信息管理系统、中央银行电子对账系统、国库TCBS系统、二代支付系统接连上线,特别是随着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以下简称ACS系统)正式运行,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高度集中,业务流程变革再造,信息平台更加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央行事后监督中心运行六年以来,会计核算业务监督一直是手工监督和计算机监督两种监督模式并行,该运行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本文说明了现行会计核算监督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中央银行会计凭证影像事后监督系统开展会计核算业务无纸化监督的思路,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对会计营业部门的监督已全部采用计算机监督与人工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集中监督。2007年“中央银行会计凭证影像事后监督系统”上线运行,解决了支行营业网点因会计凭证传递困难而不能及时监督的难题。国库、货币发行会计核算事后监督业务因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仍采取分散监督模式,依赖于手工监督。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要求,各地分支机构设立了独立的事后监督中心,对辖区内会计、发行、国库等部门的会计核算业务进行事后监督,以保障人民银行内部资金的安全。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支付系统运行后,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以下简称ACS)在全国建成运行,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将实现全国集中,核算资金运作方式会发生很大变化,无疑对事后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一、现行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组织现状 (一)会计核算呈现多系统分头核算状态。目前,人民银行基层涉及会计核算工作的有会计、营业、国库、发行、事后监督、外汇、后勤等部门,其中会计、营业、国库、发行、事后监督等部门相继建立了“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发行会计核算系统”、“事后监督管理系统”等计算机会计核算及监督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