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与传统卫星导航信号体制不同,新一代“北斗”B2频段导航信号采用了交替二进制偏移载波调制(AltBOC)体制,因此伪码跟踪性能也与传统信号体制有较大差异。首先介绍了AltBOC调制信号原理及特点,然后根据码跟踪精度理论比较了新型调制信号与传统信号体制的性能差异,分析了不同鉴相器时B2频段信号的码跟踪误差,并对不同相关器间隔、环路带宽、前端带宽、载噪比环境条件下的伪码跟踪误差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高信号载噪比、射频前端带宽或减小相关器间隔、环路带宽均能减小码跟踪误差。研究结果对新一代“北斗”导航信号新体制性能的评估以及“北斗”导航接收机的系统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对伪码调相脉冲多普勒引信工作原理和抗干扰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占空比为4%、码长为127的伪码调相脉冲多普勒引信在LFM干扰下的相关解调输出信号和伪码序列自相关函数进行了仿真,结果发现,当信干比(SJR)为-30 dB时,该引信仍能正常工作,并且当脉冲伪码序列自相关函数的旁瓣超过门限值时,并不能引起伪码调相脉冲多普勒引信的误启动.通过仿真分析,清楚地了解了伪码调相脉冲多普勒引信在LFM干扰下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3.
从模糊函数角度,研究了直扩/跳频(DS/FH)混合扩频信号的测距、测速性能.推导了DS/FH混合扩频信号的模糊函数表达式.由数值仿真得到一个跳频点内传递一个直扩伪码周期的混合扩频信号模糊图.仿真分析结果表明,DS/FH混合扩频信号具有良好的测距测速性能,从而论证了该信号用于跟踪测量的可行性.最后,根据信号估计理论分析了直扩/跳频混合扩频信号精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简化深空探测器无线测量系统设计,解决下行系统受功率、带宽等因素限制遥测信号和测距信号权衡设计问题,在再生伪码测距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测信号测距的新方法,以遥测数据符号代替测距伪码的功能,利用地面跟踪环路对遥测信号的跟踪测量实现下行测距,减少了独立的下行测距信号。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简化了下行信号形式,降低了系统实现复杂度,在遥测码速率为100 kbit/s左右时,随机测距误差优于传统再生伪码测距模式,且随着遥测码速率的增加测距精度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5.
由于目前L1频段的拥挤性和GPSL1C调制方式MBOC(6,1,1/11)的复杂性,系统内和系统间干扰不可避免,并且这些干扰对码跟踪性能的影响不能简单地等价为白噪声进行分析。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一种可用于非白色干扰环境下码跟踪精度分析的方法,并用该方法对比分析了GPSL1C、GPSL1C/A码在无干扰和干扰情况下的跟踪性能。分析结果表明:L1C码跟踪精度可比L1C/A提高50%~150%;最坏情况下,同频带导航信号的干扰可导致L1C跟踪误差增加30%。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可为接收机设计和兼容性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脉冲超宽带测控新体制可有效提高测控系统的安全性能,且具有潜在的高精度测距能力。为了实现其高精度测距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延迟锁定环路的脉冲超宽带测控信号时延精密跟踪方法。该方法在传统伪码跟踪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利用基于非相干积分的非线性反馈环路对接收信号的脉冲相位进行精密跟踪。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延迟锁定环路可以完成对脉冲超宽带测控信号的时延精密跟踪。与直扩测控信号相比,在相同条件下,脉冲超宽带测控信号的时延跟踪相对误差更大,但由于脉冲宽度很窄,在一定载噪比条件下,其测量精度仍可达厘米量级甚至更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短码、周期长码直扩信号在不同的时延下伪码序列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盲解扩算法。在已知信息码元速率和伪码周期条件的前提下,算法首先把接收到的直扩信号按照一定长度进行分段构成相关矩阵并对此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出信号子空间,然后根据信号子空间和伪码序列的模糊关系,利用求解的模糊酉矩阵和特定约束条件(如m序列)去其模糊性,最终估计出伪码序列。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解决了在不同的时延下估计伪码序列带来的问题,而且具有稳定性高、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有良好的估计性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由于目前L1频段的拥挤性和GPS L1C调制方式MBOC(6,1,1/11)的复杂性,系统内和系统间干扰不可避免,并且这些干扰对码跟踪性能的影响不能简单地等价为白噪声进行分析.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一种可用于非白色干扰环境下码跟踪精度分析的方法,并用该方法对比分析了GPS L1C、GPS L1C/A码在无干扰和干扰情况下的跟踪性能.分析结果表明:L1C码跟踪精度可比L1C/A提高50%~150%;最坏情况下,同频带导航信号的干扰可导致L1C跟踪误差增加30%.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可为接收机设计和兼容性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干扰直接扩频通信系统,通过分析扫频信号及多音信号在干扰直扩通信系统时 存在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针对直扩通信系统的多音扫频干扰技术。该方法将直扩通信系统 的频谱划分为若干个子频谱,针对每个子频谱采用扫频信号进行干扰。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 表明,该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扫频干扰直扩通信系统时扫频时间过长以及多音干扰依赖音调位 置的缺点,具有良好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电离层色散特性导致宽带二进制偏移载波(Binary Offset Carrier,BOC)信号的码片时域波形和相关函数曲线产生畸变,影响BOC信号完好性和跟踪性能。为了评估电离层对BOC信号传输的影响,构建了宽带BOC信号的电离层影响分析框架,分析了电离层色散效应对码片时域波形和相关特性的影响,并评估了三类典型BOC信号的带内电离层色散效应在码跟踪环路和载波跟踪环路引入的偏差。研究结果表明,电离层色散效应会导致宽带BOC信号时域码片实部和虚部边缘产生抖动现象,色散信号与标准信号间的互相关函数会产生明显的相关损耗;在电离层活跃期间,电离层色散效应在码跟踪与载波相位跟踪中均引入明显的鉴别误差。该结果对BOC信号的电离层误差的评估与校正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DS-FFH/MSK调制方式的一种实现方案,并在多种干扰环境下,从信源误比特率的角度对基于该实现方案的Link16战术数据链的抗干扰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推导了几种不同干扰条件下数据链的误比特率表达式,并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2.
分析DS/FH(直扩/跳频)混合扩频测控信号在干扰环境下的性能对该新测控体制的研究 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导了多音干扰环境下DS/FH测控信号的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表达式,仿 真分析了不同直扩增益、跳频增益组合情况在不同多音干扰条件下的检测性能,得到了一些 有意义的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战机实施有源干扰时的射频隐身问题,分析了现有干扰功率 评估准则的不足,在雷达信号检测模型和侦察截获概率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有效干扰” 对干扰功率的需求和射频隐身对干扰功率的限制,提出将有效干扰条件下的侦察截获概率作 为干扰信号的射频隐身特性表征因子,最后提出了一种结合目标雷达类型、接收信号功率以 及本机RCS起伏等因素的干扰功率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对固定功率干扰与不同压制系数下 自适应功率干扰时雷达检测概率和侦察截获概率的仿真,表明自适应功率控制能够节约干扰 功率,在有效干扰的同时提高干扰的射频隐身能力。  相似文献   

14.
GPS/INS超紧致耦合;GPS军码接收机;压制干扰;信号参数优化;失锁干扰功率;有效干扰范围  相似文献   

15.
<正> 产品质量是产品价值的重要体现,出口产品尤其如此。随着产业革命及其技术经济的蓬勃发展,商品生产日益发达,商品供求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因此,产品质量的社会性和质量标准的国际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地体现在国际市场激烈化的竞争实践中。面对这个现实,  相似文献   

16.
飞行器目标监控系统是飞行器实现可靠飞行的重要技术保障。研究了飞行器目标监控 系统的工作机理,分析了监控系统抗干扰性能,提出了具有高抗干扰容限的伪码组合扩频技 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伪码组合扩频技术可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从噪声干扰的原理出发,详细地分析了噪声干扰信号的产生并推导出干扰条件下的雷达最大作用距离的求解公式。仿真了目标和干扰机接收的信号强度随距离而变化的特征以及干扰有效辐射功率密度对雷达探测能力影响的相对效果。  相似文献   

18.
扫频干扰是针对直扩系统的一种常用干扰手段,但传统扫频干扰对频率信息未加利用 ,存在干扰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载频估计的区间扫频干扰方法,通过接收 机对直扩信号进行载频估计,干扰机利用估计的载频确定干扰区间,并在其中进行扫频干扰 。通过分析及仿真验证,证明了这种方法减小了扫频范围,相比传统的扫频干扰能够有效 提高干扰效率,同时相比单/多音等形式的干扰降低了对载频估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航天测控单脉冲跟踪系统的抗干扰问题,通过对雷达系统单脉冲对抗技术分析,从信号形式、测控体制、天线与目标运动特性、任务实施以及地面跟踪站布署等方面讨论了航天测控单脉冲系统对抗特点,分析了可能的干扰平台,给出了干扰强度估算公式和扩频体制下有效干扰的约束条件,就交叉眼干扰、AGC干扰和延迟转发干扰对航天测控单脉冲跟踪系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为航天测控单脉冲系统对抗问题构建了基本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基于有源照射箔条云对雷达速度波门进行拖引干扰的复合干扰方法。该方 法运用机载电子干扰设备接收、转发敌方雷达发射的信号并照射到箔条云上,箔条云对干扰 信号二次辐射,被敌方雷达接收,形成具有和载机相似径向速度的假目标,起到诱骗干扰作 用。建立了复合干扰对速度跟踪系统进行干扰的相关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 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对敌机测速跟踪系统进行干扰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