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基层农发行信贷管理人员少,员工素质低,缺乏管理商业性信贷资金的经验,不利于信贷资金管理。粮棉油市场化改革后,大部分粮食品种退出了保护价收购的范围,农发行的信贷资产业务由过去全部为政策性业务变为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并存,甚至以经营性业务为主。此时,农发行的信贷风险更多地转化为市场风险。而农发行县级支行只有30人左右,在信贷岗位上一般是7-8人,人员少,业务量大,而且缺乏管理商业性贷款的经验,难以跟上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信贷资金管理,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发行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前,农发行新疆分行面临着如何从以往的支持“三农”延伸到全力扶持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良种贷款等业务向全方位的大农业、大发展、高科技的创新型现代化银行发展的重大课题。客观清醒地分析政策性银行的优势,使国家赋予农发行的优惠政策在新疆粮棉油市场的大潮中发挥作用,实现政策性和商业性银行机制双向结合,互为补充,制衡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新功能,是摆在农发行新疆分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孟勇 《新疆金融》2005,(6):51-52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之一,承担着国家赋予的粮棉油收购、储备、调销等政策性信贷业务的重任。2004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精神,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业务除继续做好政策性业务外,信贷市场的空间不断拓展,粮棉油龙头企业信贷、预购定金信贷等新业务获得发展。2004年,开办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等新业务,发放贷款48亿元,占当年发放贷款的3%。随着粮棉油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和经营性信贷业务的增长,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风险也随之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农发行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并行发展这一实际,当前农发行在客户营销上应根据不同类型客户需求特点和主要特征,对现有客户资源进行认真分类梳理,挖掘和选择优质客户,培育、发展和壮大一批对农发行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建立长远合作关系的优质客户群体,以改善客户和业务结构,努力探索一条既承担政策性业务,提高社会效益,又能够保本微利,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一是要巩固和维持好老客户。在积极支持中央和省级粮棉储备企业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我国粮棉油市场全面放开以后,农发行的政策性业务所占比重越来越小,经营性业务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加之目前农发行所处的特殊地位,既不能象国有商业银行那样放开手脚、从事所有金融业务,也不能完全局限在农发行成立初期的政策性业务范围之内。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在国家规定的政策之内,变抢抓机遇为积极  相似文献   

6.
李杨 《中国金融》2006,(24):76-77
2004年下半年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实行了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分账核算和资金分类管理,并开办了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等为主的商业性信贷业务。2006年8月,经有关部委同意,银监会批复,农发行现有的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范围扩大到农、林、牧、副、渔业范围内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用途围绕农、林、牧、副、渔业产品的种植(养殖)、流通或加工转化,提供包括流动资金以及技术改造、仓储等农用设施建设和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所需的中长期信贷资金。  相似文献   

7.
《西南金融》2009,(12):I0002-I0002
农发行广元市分行是广元唯一的政策性银行。自1996年底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履行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以支持新农村建设、服务“三农”为己任,抓住发展不放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初步形成了以粮棉油收购信贷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信贷和以农业和农村中长期信贷为两翼的信贷业务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8.
《银行家》2008,(1):15
2007年,郑晖领导的农发行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和金融工作的大政方针,以支持新农村建设为己任,积极拓展业务空间,加快发展,努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初步形成了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以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贷款为一翼、以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业务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的信贷支农新格局,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各项业务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发行改革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和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为农业发展银行加快有效发展,改善经营管理,扩大信贷支农范围提供了政策依据、客户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尤其是银监会批准农发行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业务范围由原来的粮棉油扩大到农、林、牧、副、渔业整个领域及农业科技贷款,这对农发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作用。加大信贷支持“三农”力度,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在完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作用,拓宽业务范围”,这为农发行在支农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指明了方向。贵刊2005年第10期的一篇题为《农发行当前业务经营战略探讨》的文章中也提到了,农发行要“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进行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为紧抓机遇,拓展业务,各级行都纷纷组织开展调查摸排。但从我们调查的结果看,  相似文献   

11.
章明 《现代金融》2001,(11):12-13
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粮食主销区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放开粮食收购。这项措施的出台,不仅对粮食企业影响重大,而且对目前仅以支持粮棉油政策性收购资金为业务范围的农业发展银行影响颇深。一方面,粮食市场放开以后,这些地区农发行的政策性业务,将随着国有粮棉购销企业市场收购、营销分额的逐步下降而急剧萎缩;另一方面,农业经济的发展急切地盼望着金融的扶持,而农发行受现有业务范围的束缚,又不能将服务的触角向粮棉油收购业务以外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延伸。为从更有效地发挥农发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功能作用和有利于我国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要求出发,重新界定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十分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2.
农发行拓展商业性信贷业务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和有效支持“三农”经济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巩固政策性业务的同时要稳步有序拓展商业性信贷,支持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一、继续发挥好农业政策性金融优势,加大对粮油收购、调销和储备业务的信贷支持力度。 二、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全力支持粮油产业化发展。为多渠道解决粮棉油加工企业融资问题。应针对这些企业特点和企业发展周期的融资需求。进行产品与服务创新,设计开发一系列贷款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一、当前金融支持“三农”的主要做法 (一)农业发展银行 继续巩固粮油信贷政策性业务,支持粮油收购、调销、储备,确保粮油储备和调控的贷款供应。对粮油企业自主收购所需信贷资金,以“市场定价、企业自主”的原则进行贷款发放,不设定贷款支持的价格限制。在扩展业务上,加强客户营销工作,积极审慎地支持粮油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发展。农业发展银行还与烟草部门、农资公司、种子公司等涉农企业协调联系,争取业务合作,给予贷款支持。  相似文献   

15.
借助国家政策性金融政策,农发行支农功能日益强化,信贷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成立于1995年2月,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社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支持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在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2004年以来,业务范围由支持粮棉流通向生产和加工转化领域延伸,开办了粮棉油加工企业贷款和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业务,以及农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农发行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业务经营的拓展和商业性贷款的不断增加,农发行一改过去传统的粮棉油贷款支持方式,逐步形成以满足“三农”需要和市场需求为中心的全方位、综合式服务,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进一步显现。然而,在业务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赵峰 《新疆金融》2005,(12):78-79
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业务已由过去传统的粮棉油购销储贷款业务扩展为粮棉油购销储加工贷款业务,贷款对象从单纯的国有、集体性质的粮棉油购销储企业扩展到各种性质的粮棉油购销储及加工企业;同时,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技改贷款、粮油合同收购贷款、棉花预购贷款、化肥储备贷款等也应运而生。随着农发行信贷业务的扩大,以前受客户少、流通环节单一且投入信贷管理人力资源多的粮棉油购销储贷款封闭管理模式将发生变革,取而代之的将是与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相匹配的信贷封闭管理和灵活多样商业性及加工性的贷款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发展订单农业的政策性金融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订单农业是实现农业生产市场化的有效途径。农业发展银行实施政策性金融支持,在信贷投向上,变产后找市场为产前找市场,使生产经营与市场营销紧密结合,最低限度地减少农发行资金投放的盲目性、不稳定性和风险性。  相似文献   

19.
农发行在突破传统的粮棉油购销、调拨、储备等政策性贷款业务范围,开展新业务,为支持“三农”,建设新农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提高了农发行的经营效益,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通过对江西农发行开办新业务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农发行业务创新和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大力开发生态林业政策性信贷业务的设想,通过制定具体成熟的林权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林业优惠政策补贴和林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相配套的财政金融政策为动力,以农发行林业政策性信贷监管措施为实施保障,支持林业产业快速、高效发展,实现政府、生产者、农发行三方利益共同统一的林业经营初级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