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已成为各国旅游开发的重点之一。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具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旅游资源,但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结合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从民俗与旅游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大湘西民俗旅游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要树立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护好民俗文化生态环境,实现民俗的保护、传承和旅游发展双赢.发展中要坚持民俗文化独特性等原则,选择原生态民族村寨等优化模式,并建立相应的保证机制.  相似文献   

3.
浙东地区渔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的一大潮流.浙东地区具有浓郁的渔民俗特色资源,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展浙东渔民俗文化旅游,有利于浙东旅游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远发展.文章在论述浙东地区渔民俗旅游资源概况的基础上,对其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产品缺乏特色、旅游结构功能单一、商业气氛过浓、旅游景区城市化现象严重、专业人才缺乏是当前浙东渔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开发策略和建议:全面认识渔民俗旅游资源的价值,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打造特色的浙东渔民俗文化旅游区;整合发展,加强浙东渔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区域合作;加大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4.
再论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层次、措施及模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如何保持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和独特价值 ,保护民俗旅游资源 ,促进民俗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实践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分析入手 ,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内容、重点 ,保护模式和方法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民俗旅游开发刍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谢科 《经济师》2005,(1):146-146,148
文章从民俗学与旅游学交叉渗透研究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民俗对旅游发展的作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以及在开发民俗旅游中应遵循的原则和开发民俗旅游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泰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俗旅游产品开发、保护利用和发展畲族文化、旅游目的地规划、旅游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7.
孟玲 《经济师》2009,(3):281-282
民俗特色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对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文章以浙江金华民俗旅游开发为例,结合金华民俗旅游资源探索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8.
秦兆祥 《经济研究导刊》2011,(6):149-150,181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具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对其进行有序的开发与产业转化有助于提高鄂尔多斯旅游业发展水平,促进社会经济进步,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目前,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和产业化过程中存在思想不统一、开发无序、模式陈旧等一系列问题,有必要进行策略选择,运用统一和创新的开发思路,整合资源,加大营销力度,实施精品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运河区域民俗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文化旅游资源的三个层次全面地总结出山东运河区域的民俗旅游资源,指出山东运河区域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运河区域民俗旅游发展的关键和重点.认为山东运河区域民俗旅游应"以水为魂,以人为本",以"境界开发"为思路,建议以运河遗产廊道作为主要开发模式,并贯穿其它旅游开发模式,以便形成"长藤结瓜"的大旅游格局.提出运河遗产廊道要重点开发四种运河特色民俗,重点建设五个民俗旅游区和两条民俗旅游线.  相似文献   

10.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是当今的旅游时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新疆地域辽阔,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加上各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构成了发展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基础。本文通过对新疆民俗旅游发展现状的探讨,对目前新疆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开发模式的分析,试图寻找到将新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具有新疆特色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途径,充分发挥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在新疆旅游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的大国,在民俗旅游开发和保护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和意识,不合理的开发给民俗文化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降低了民俗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因此,文章从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切入,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黄旭涛 《生产力研究》2008,(17):114-116
民俗作为区域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是发展区域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本。旅游开发是民俗资源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以山西为个案,总结和评估了山西省民俗资源的特点和旅游价值。从民俗资源特点及民俗旅游特点出发,对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突出针对性建议,试图对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云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份,拥有极为丰富、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民俗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云南省依托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俗风情旅游,开发出了多种类型的民俗旅游产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随着旅游产业的逐渐成熟,尤其是信息社会的发展,云南民俗文化旅游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面临着全新的形势,在此情况下,对云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进行相关的态势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贵州民俗旅游拥有丰富的资源基础与环境优势,其发展板具前景.民俗旅游开发是贵州结合省情建设旅游大省的必由之路,它为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在现代工业喧嚣中找到了发展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5.
与现阶段对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与人文旅游开发高度关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实践操作上,中国对于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体系与国外先进的保护体系有明显的不同。研究江西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可持续发展模式,不仅可以为相关旅游开发项目提供有效的思路,而且可以为旅游事业的宏观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三峡作为中国十大景点名胜之一,中国35个旅游胜地之一,拥有18大景区、290多个景观,其中,国家级景点超过60多个。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应该在国内旅游中占有重要一席。可是,作为三峡民俗文化的关注者,笔者只见到一个事实:三峡旅游因为线路的单一性和民俗旅游开发的浅层化令旅游者大感失望,许多人慕名而来,败兴而归。三峡旅游的前途令人堪忧。本文仅就三峡民俗旅游的开发谈几点想法,权作抛砖引玉之意。  相似文献   

17.
三峡作为中国十大景点名胜之一,中国35个旅游胜地之一,拥有18大景区、290多个景观,其中,国家级景点超过60多个.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应该在国内旅游中占有重要一席.可是,作为三峡民俗文化的关注者,笔者只见到一个事实:三峡旅游因为线路的单一性和民俗旅游开发的浅层化令旅游者大感失望,许多人慕名而来,败兴而归.三峡旅游的前途令人堪忧.本文仅就三峡民俗旅游的开发谈几点想法,权作抛砖引玉之意.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特殊性出发,在分析闽北民俗旅游资源特征、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原则,并探索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若干对策,以期对闽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现状存在旅游项目单一、游客停留时间短、等一些制约因素,而民俗旅游以它独特的吸引力,游客参与性强等优势恰恰可以改变这些现状。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挖掘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民俗文化的特色,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合理、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深圳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从而促进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现状存在旅游项目单一、游客停留时间短、等一些制约因素,而民俗旅游以它独特的吸引力,游客参与性强等优势恰恰可以改变这些现状。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挖掘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民俗文化的特色,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合理、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深圳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从而促进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