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一直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外研究表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并不是盈余管理的唯一方式,也不是公司管理人员热衷选择的方式,国际学术界更青睐于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极少。主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对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方式进行分类阐述。  相似文献   

2.
债务契约、控制人性质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期文献基于应计项目操控对债务契约治理效应的研究认为,国有控股公司在债务契约约束下没有显著的盈余管理行为,而非国有控股公司会做大盈余。本文同时从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两个方面考察了债务契约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债务水平越高,两种盈余管理程度都越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控股公司负债水平对应计盈余管理无显著影响,但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非国有控股公司的负债水平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都显著正相关。这个研究结果是对已有研究文献的一个重要补充,同时由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会使经济活动偏离最优决策而影响公司长远利益,因此这个发现对重新认识债务契约的治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传统盈余管理研究重在考察应计利润操控,较少探索真实盈余管理。文章基于2006至2010年在深沪两市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CFO)、生产成本与斟酌性费用来识别为满足保盈目标的真实盈余管理,并分析了这一行为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检测了通过真实活动操控公司的报告盈余与未被管理盈余信息确认的非对称及时性。发现在同年度水平上报告较少的正净收入公司存在异常低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斟酌性费用与异常高的生产成本,证明出于保盈动机,公司会通过暂时性地给予价格折扣促进销售、通过生产过剩与降低斟酌性费用来增加年度报告盈余。另外,企业真实活动操控行为会降低盈余信息确认的非对称及时性,所以存在真实活动操控的企业会计稳健性更差。  相似文献   

4.
前期文献对企业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的问题,主要是基于应计项目盈余操纵的考察。本文基于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两种盈余操控模式,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我们的研究发现,(1)正常离职的高管在离职前会通过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来调增利润,而非正常离职的高管在离职前主要通过真实活动来调增利润;(2)内部继任高管在继任当年会通过应计项目来调低利润,而外部继任高管在继任当年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不显著,且内部继任的高管的前任是非正常离职的,其通过应计项目调低利润的行为更为显著。本文的发现拓展了高管变更与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也对企业高管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2012—2016年我国深沪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1)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综合水平及销售、成本、酌量性费用操控的真实盈余管理也显著正相关,也即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水平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且各种盈余方式都可能运用;(2)非国有企业中,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于选择应计盈余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2007年我国对企业所得税率进行了大幅调整。文章研究了在所得税率变动之际,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结果显示,预期税率变动的公司均有显著的盈余管理,但预期税率变动方向不同,盈余管理的方式也不同:预期税率上升的公司,主要进行真实活动操控的向上盈余管理;预期税率下降的公司,主要进行应计项目操控的向下盈余管理。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也对税收政策的改革及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彭牧泽  靳庆鲁 《财经研究》2021,47(10):156-169
随着资本市场投资者与监管者对公司应计盈余管理识别与监管的增强,隐蔽性更高的真实盈余管理逐渐成为公司操纵盈余的主要手段,如何充分识别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成为实务界与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研究发现,盈余压力会使公司通过供应链(供应商和客户)方式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公司的议价能力会强化而高管持股会弱化上述作用,而且供应链真实盈余管理与向上应计盈余管理在盈余压力下具有替代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供应链真实盈余管理不同于内部生产调整的盈余管理方式,实施供应链真实盈余管理可以提高公司达到分析师预测的可能性,但会在之后年度出现"反转".文章检验了公司盈余压力下的供应链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及特征,有助于增进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理解,提高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与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8.
吴秋生  马文琪 《财经研究》2021,47(2):154-168
文章以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现金流操控的内在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应计盈余管理与现金流操控之间存在双向非对称的互动影响,过度负债会强化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应计盈余管理与现金流操控的配合问题更加严重;作为公司治理的主要手段,内部控制、高管持股与独立董事占比对上述关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文章的研究深化了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与现金流操控内在关系与发生规律的认识,揭示了财务状况和公司治理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对于投资者正确认识、政府部门有效监管和公司有效治理这两种财务操纵行为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资本市场“微利现象”,以1998-2009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微利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研究表明:微利上市公司同时存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两种方式,并且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是微利公司调增利润的主要手段,微利公司的总体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比非微利公司平均高3%或4.6%,而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平均只高1.5%,为我国资本市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存在性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笔者基于行为财务视角,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权衡.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且管理者会策略性地权衡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使用.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期,公司管理者利用应计盈余管理调增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高涨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利用会计应计调增盈余的行为减弱,而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的行为增强.在投资者情绪低迷期,初期,管理者不会利用盈余管理向上操纵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低迷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同时运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笔者的研究结论为盈余管理的市场时机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07年的两税合并为背景,研究上市公司出于税收筹划的目的如何选择盈余管理方式。研究发现,税率下降公司由于税率下降幅度较大,税收筹划收益较高,因此进行了显著向下的应计盈余管理,而没有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方式;而税率上升公司则由于存在5年的过渡期,税收筹划收益较低,因此既没有进行显著的应计盈余管理,也没有进行显著的真实盈余管理。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会综合权衡各种避税方式的成本收益,进而选择最合适的避税方式。政府部门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必须预先考虑企业可能的税收筹划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2.
资本市场开放不仅是扩大国际融资、更好地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需要,而且对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和上市公司行为具有多重外部治理效应。本文借助我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上,“陆港通”机制的实施显著降低了标的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2)委托代理问题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原因,而“陆港通”机制开通后,能够缓解标的公司代理矛盾,进而约束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3)当资本市场信息环境改善、管理层面临较大股票抛售压力以及大股东监督力度较强时,“陆港通”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效果更强。本文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及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资本市场开放不仅是扩大国际融资、更好地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需要,而且对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和上市公司行为具有多重外部治理效应。本文借助我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上,“陆港通”机制的实施显著降低了标的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2)委托代理问题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原因,而“陆港通”机制开通后,能够缓解标的公司代理矛盾,进而约束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3)当资本市场信息环境改善、管理层面临较大股票抛售压力以及大股东监督力度较强时,“陆港通”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效果更强。本文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及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以2007年长期资产减值的政策变化为背景,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偏好变化。通过研究发现,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是公司可选择的盈余管理方式,公司会基于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成本来选择具体的盈余管理方式;禁止长期减值损失的转回会对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有遏制作用,同时极有可能存在企业管理者偏向使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渐亦成为盈余管理研究的主要方面,而实证研究的具体内容却极其庞杂。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具体内容的探寻,进而发现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发展趋势。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内容正在从早期的专注于盈余管理动机手段等向注重于盈余管理与会计政策、关联交易、公司治理、审计、企业并购的关系等具体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嘉伟  胡丹丹  周磊 《经济管理》2022,44(1):122-139
管理层短视行为是学术界和管理实践关注的焦点。数字经济究竟对管理层短视行为有何种影响尚无明确结论。本文以表征公司短视行为的核心变量真实盈余管理为研究情境,检验数字经济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抑制真实盈余管理,缓解了管理层短视行为。中介机制的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降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缓解融资约束两条路径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显示,公司所处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越激烈,数字经济越能在信息流传递层面“精准施治”,抑制真实盈余管理的效果越显著。本研究明晰了数字经济对微观公司治理领域的影响,为解决管理层短视行为,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和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7.
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模型与经验证据:一个综述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盈余管理是一个与投资者保护和会计准则制定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它已经成为会计乃至金融、经济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要研究在经济上具有意义的盈余管理,其前提是估计盈余管理的程度。本文对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方法及其相应的经验证据进行评述,文献评述结果表明,非预期应计利润模型能够估计出单个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但它无法估计经济上具有意义的盈余管理程度;盈余分布法是目前估计盈余管理程度的核心方法,它能够估计出整体上的盈余管理程度,但它假设真实盈余分布是光滑的。盈余管理程度估计的未来研究,需要剔除盈余指标选择以及标准化方法选择等因素的影响,解决在同时存在多个阈值情况下不同阈值之间相互关联的影响问题,并放宽模型的假设或者给假设提供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main banks’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firms’ audits and corporate firms’ earnings, focusing on companies on Japan’s Nikkei 500 index. We posed three questions in this research study about main banks’ influence on corporate clients’ earnings management. First, does a weakened main bank relationship influence corporate clients’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Second, does Japan’s firewall deregulation influence firms’ earnings quality? Finally, do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ounting firms and main banks affect client firms’ earnings quality? Our main findings were that main banks are not related to client firms’ earnings management; however, main banks mitigate client firms’ earnings management after firewall deregulation. On the other hand, firewall deregulation does motivate firms to manipulate their earnings management. Finally, using Pong and Kita’s (2006) study as a framework, we found that main banks and client firms using the same accounting firms had no influence on earnings management. Based on these evidences presented,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quality of corporate clients’ financial reporting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firewall deregulation.  相似文献   

19.
Extant studies focus on examining the developed capital markets and reveal mixed results fo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real activities versus accruals-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This study establishes a set of simultaneous equations that captures managers’ behaviors to boost (or suppress) earnings performance to examine whether real activities and discretionary accruals play mutually complement roles in earnings reporting in Taiwan. The two-stage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s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realactivities manipulation comprehensive measure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discretionary accruals and supports the complement hypothesis. It suggests that managers jointly and simultaneously use these two tools in strategic earnings reporting decis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