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经济人”具有经济理性,“道德人”具有道德理性。“道德经济人”实质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和融合,因此,“道德经济人”的行为选择状态是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并存的双重理性。现实中,“道德经济人”能够很好地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在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共同支配下的“道德经济人”占主导的社会必将是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论S生态文化观的核心理论及其思想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声怡  邓燕雯 《技术经济》2004,23(12):56-58
1.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把理性和语言作为内在价值判断的依据,认为内在价值是人类所特有,只有人才具备获得道德关怀的资格,而非人类的存在物(动物、植物及整体的自然)没有内在价值,只有工具价值,把非人类的存在物排除在道德关怀的范围之外。人只对人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人所负有的保护环境的义务,只是对人的一种间接义务。作为工业明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导观念,人类中心主义因为只关心人类的利益,只以人的价值为尺度,被认为是导致当代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3.
论道德的社会经济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可卿 《经济师》2002,(12):13-15
社会物质经济基础决定道德伦理的上层建筑 ,而道德又对经济基础起着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为社会经济体制提供合法性论证 ;减少交易费用、节约生产成本 ;促进经济主体间的互利合作 ;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等方面。这些作用的发挥可以归纳为两种方式 :一是道德作为一种经济要素直接发挥其工具性价值 ,二是道德作为一种目的性追求 ,通过对经济的超越性批判和补充 ,与经济形成辩证互动的关系 ,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经济必须摆脱传统数量型增长的路径依赖,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才能缓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着力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逻辑包括历史逻辑、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政策逻辑五个维度。从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出发,主要矛盾的转化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必需从数量型经济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逻辑要求建立以质量为发展目标的价值判断体系,形成现实价值与终极价值相结合的价值判断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路径选择,而最优路径选择应是符合价值逻辑要求的经济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三大系统之间质量的耦合与互动。最优路径选择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又具体表现为微观质量、中观质量和宏观质量三位一体的实践逻辑。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逻辑的关键在于建立以创新驱动政策、结构协调政策和质量变革政策为核心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5.
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是研究自然生态环境的进化功能价值以及人和其他生物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物质发生价值关系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则涉及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资源、社会保障、人类对自然的道德等全方位的协调发展。他们相互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是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和统一的发展,是能够保护和促进自然生态环境价值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提高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日常生活领域中存在的"消费至上"、"不消费就衰退"、"消费越多越幸福"等不合理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性的资源耗损和环境危机。环境道德是消费者社会义务的道德基础和制度期待。在21世纪生态文明社会,抑制和克服这种不合理的环境道德观念和消费行为模式,修正和完善消费者在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制度,从道德责任和法律义务两个层面构建生态文明消费模式和确立消费者社会义务,无疑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资源可持续消费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辩证理性和应然之举。  相似文献   

7.
梅宗奇 《生产力研究》2004,3(7):11-12,31
邓小平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贡献 ,在于明确指出中国的发展必须实施“三步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稳定是其根本前提 ,改革为其奠定基础 ,科技和教育为其提供支撑 ,还必须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的素质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促进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任何经济机制的运行都需要适当的道德基础。没有一个社会可以不需要道德基础而成其为社会。一个健康的市场经济,总必须有能够支撑它的道德基础。抽象地谈论个人自由和权利是没有道德意义的。一、当今社会道德与金融从业者个体道德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意味着超越原有经济增长模式,也意蕴着良善政治价值,彰显对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怀。基于中国自身发展逻辑,无论是超越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还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蕴的良善政治价值,都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及社会道德体系支撑。因此,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内涵不应囿于经济系统,还应着眼于政治系统等更宽广的视域,从而找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进而构建一个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10.
杨建功 《经济师》2007,(9):282-283
文章通过对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分析,结合当前山西省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山西经济增长质量和转变山西经济增长方式的若干政策性建议。其中主要包括:稳步实施制度创新、有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拉动内需、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大力开展技术创新、保持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以及积极提高人力素质等方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对促进山西省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济人”具有经济理性,“道德人”具有道德理性。“道德经济人”实质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和融合,因此,“道德经济人”的行为选择状态是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并存的双重理性。因此,在讨论“道德经济人”的行为选择状态时,认为人的正常行为是从一定的理性出发,反映了人对于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的思考,解决了人的行为的形式与内容,“道德经济人”个体的外部性经济行为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增加,其结果具有互利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探讨生态伦理的经济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生态伦理把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由原有的人类的范围扩大到整个自然界,通过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伦理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有助于解决环境的负外部性问题、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生活消费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文章通过分析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渠道构建了影响山东省农村经济增长的因素。经过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明显滞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低下是制约山东省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据此,可以判断要促进山东省农村经济更快发展,必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生态伦理的经济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生态伦理把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由原有的人类的范围扩大到整个自然界,通过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伦理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有助于解决环境的负外部性问题、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生活消费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公平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具有多方面的经济价值:公平能够营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社会环境;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则;公平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公平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的脱颖而出,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人是发展的手段,更是发展的目的。在较低层次上讲,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一样,是一种生产性投资,这种投资会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和存量,改善劳动者素质,意在提高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增长。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讲,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实现社会发展目标所必需的投资,它追求的不再仅仅是"物"的增加,更是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已经进入所谓"知识经济"的当今社会,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可以提高全民的素质和社会道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章 《经济师》2007,(7):43-44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关键是要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合作社在其目标取向、经济价值、组织功能、道德价值等方面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充分说明了农民合作社是推动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文章指出,为加快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政府应给以强有力的扶持。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分析了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提出经济对道德起决定作用.道德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道德的产生、发展和作用范围由社会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决定.在经济活动中,道德的客观性体现在经济行为中,这是对经济的依赖,同时道德也可以为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生产发展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不仅可以带来经济价值,还能够成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精神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建立人力资本理性配置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模型,得出结论:低人力资本者和高人力资本者都可能成为价值侵蚀者.只有个体将知识和人力次本更多地配置到价值创造的生产性领域时,才能在降低增长成本而实现个人财富"理性增长"基础上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增长".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根源在于"掠夺性激励制度"激发了人的"掠夺性侵蚀行为",如何纠正激励性制度偏差,降低价值侵蚀行为效率是实现成本节约基础上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定位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和物质积累,社会发展也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平台和支持,如果社会发展长期受到抑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难以保证。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必然带来社会总福利的增加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状况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和社会福利增量的基本方面,政府在发展中要优先考虑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