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注人口安全促进协调发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提出了人口安全的概念.回顾了人类历史上的人口发展过程与人口安全,讨论了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人口安全方面的问题,诸如人口过多、人口总体素质不够高、艾滋病的威胁、出生性别比偏高、老龄化问题和就业问题等.给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框架下,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安全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基本实现现代化,如何应对人口安全问题的挑战?针对人口老龄化加重、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红利衰减等不安全因素,江苏省创新人口计生工作机制,提升出生人口素质,推进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适时调整利益政策导向,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强化特殊社会群体管理,以能最大限度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评论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11(2):42-43
2000年我国63%的总人口、66%的老年人口、70%的少儿人口、67%的学龄人口、60%的劳动年龄人口、59%的育龄妇女、84%的青年文盲人口都在农村,这就决定了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农村。当我们遏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后,人口健康成为最大的、亟待解决的人口不安全问题。农村人口的健康问题是人口健康安全链条上的最薄弱环节。八位专家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农村人口健康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认识人口红利问题: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都感兴趣的话题中,“人口红利”是其中之一。我国快速的人口转变不仅带来了低出生、低增长和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人口学后果,而且也产生了人口红利、人口负债、人口安全、人口风险等经济社会后果。人口问题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人口问题的演进也会影响到一国或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试论人的全面发展和中国人口问题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人的全面发展在外延上包括了人本体的全面发展和人关系的全面发展.人本体(需求)的全面发展包括了:(1)人的身心健康发展;(2)人的知识技能发展;(3)人的道德伦理发展;(4)人的审美素质发展;(5)人的价值实现发展.人关系的全面发展包括了:(1)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2)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3)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目前中国人口问题主要已非人口增量问题,而是人的发展不足.我国人口发展战略要确立三大目标:其一、人口发展的安全目标(风险最小化);其二、人口发展的健康目标(潜能最大化);其三、人口发展的效益目标(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江泽民指出,人口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的人口思想对于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人口”管理体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育率进入超低水平,中国的人口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口工作的目标已经从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针对新的目标,政府缺少一个相应的体制.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一个理想的“大人口”管理体制应该是将所有管“人”的部门整合成一个部门,从而形成一个针对各类人群的政府体制,其工作对象涵盖儿童、青少年、育龄人群、老年人、妇女;甚至应该包括具有某类特点的特殊人群,如残疾人、贫困人口;以及人口登记和人口统计工作等.其功能主要是针对人口问题实行统筹决策、统一规划和全面协调.我们给这个机构起名为“人口和家庭发展委员会”.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就,指出了21世纪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提出了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21世纪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就,指出了21世纪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提出了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国家更加明确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政策方针,人口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经济问题的解决,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越来越成为人口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人口就业、教育与人力资本、收入分配、人口红利、社会保障等是关系到人口和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对2007年的相关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城市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动力变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盲日、严格的控制流动人口的数量是不科学的,将导致基础设施的浪费,阻碍经济的发展;当城市常住人口对流动人口的承载能力低下时,盲目的增加常住人口对基础设施的消耗,将使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下降;只有在减少流动人口和城市常住人口的竞争,而把他们的关系由竞争转化为相互促进、互补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达到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的目的,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人的人口思想是以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思主义人口理论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从多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人口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人的人口思想是以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思主义人口理论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从多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人口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正面临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但既有研究大多基于现状老年人口分布,具有一定局限性.需对未来老年人口空间分布进行预测.采用年龄移算法预测了2020年北京市乡镇(街道)尺度下的老年人口空间分布.基于2000-2010年数据的方法有效性检验说明了该方法的预测精度较高,且反映出2000-2010年期间北京市老年人口的市内迁移主要表现在由核心区(东城区和西城区)向4个近郊区(昌平区、大兴区、通州区和丰台区)的迁移.对2020年老年人口多情景预测表明,在人口自然增长状态下202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总量在427-448万之间,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是北京市老年人口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口死亡率的影响较小且对各区县的影响差异很小.在2010-2020年期间,近郊区域是北京市老年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区域,应作为在未来北京市养老政策制定尤其是养老资源空间配置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5.
从城市人口的一个重要视点——“居住地”和“工作地”的人口概念出发 ,对城市中发生的许多现象进行了解释。对“工作地”和“生活地”的城市人口的研究 ,把人口学研究和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 ,能丰富和拓展人口研究的内容。还介绍了“居住地”和“工作地”的人口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16.
从城市人口的一个重要视点--"居住地"和"工作地"的人口概念出发,对城市中发生的许多现象进行了解释.对"工作地"和"生活地"的城市人口的研究,把人口学研究和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能丰富和拓展人口研究的内容.还介绍了"居住地"和"工作地"的人口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中国人口呈现出以下特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平稳下降;妇女生育继续保持稳定的低水平;人口密度在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死亡率继续保持较低水平;人口年龄结构已完成向老年型人口的转变;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婚姻关系稳定;人口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由 1990年的 14 2 2人增加到 2 0 0 2年的 4 4 12人 ,增长了 2 .11倍 ,高中增长了 4 5 .0 6 % ,初中增长了 5 1.0 5 % ,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减少 11.92 % (见表 12 )。表 12  1990 - 2 0 0 2年各种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单位 :% )受教育程度 1 990 1 993 1 9941 995 1 996 1 9971 9981 9992 0 0 0 2 0 0 1 2 0 0 2大学 1 .42 1 .62 1 .71 2 .0 3 2 .0 5 2 .53 2 .582 .873.61 4 .0 94.41高中 8.0 4 8.1 1 8.2 0 8.2 6 8.73 9.599.879.941 1 .1 5 1 1 .53 1 1 .66初中 2 3.34 2 6.1 4 2 6.73 2 7.31 2 8.90 2 9.62 30 .5731 .85…  相似文献   

19.
UN Secretary-General Kurt Waldheim has officially designated 1974 as World Population Year and requested Member governments to prepare “the broadest and most comprehensive possible plans for participation in the Year’s activities.”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