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2 毫秒
1.
1·国有保险公司改革的条件与国有银行改革的条件具有诸多相似之处。(1)从历史渊源来看,国有银行与国有保险公司虽然均创立较早,但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开始占据重要地位则都是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几十年的历史沉浮中,国有保险公司更曾是国有银行的一个部门。由于这种历史渊源,无论是在组织机构设置上,还是在行为方式上,国有银行与国有保险公司都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性。(2)从内部治理结构上看,国有银行与国有保险公司都表现出了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效率低下、内控机制薄弱等国有企业的常见通病。国…  相似文献   

2.
银行股份制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谦 《资本市场》2000,(7):38-42
<正> 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过程须依次经过组织体系改革、国有银行控股公司改革和上市改革三个环节。本文把国有银行组织体系定义为:以一级法人为基础的总分行制的机构关系,其体制改革可把分支机构子公司化;把银行控股公司定义为国有的、能控制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的总行或本部;把上市机构定义为独立法人的、符合商业银行上市条件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和子公司。本文分三节:第一节,通过对国有银行组织体系改革方案的比较分析,提出把国有银行部分分支机构改制为子公司的方案;第  相似文献   

3.
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实质性的改革,通过利益集团的制衡博弈分析,阐述了国有银行上市改制中战略投资者引入对改革深入展开的意义及一些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2006年12月起,中国银行业将对外资全面开放,国有银行改革刻不容缓。WTO极大地改革了中国国有银行未来运作的环境,并为其内部调整设定了时间表。为了迎接WTO的挑战,国有银行改制上市问题也由此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5.
关于国有银行改革涉及到的许多问题中,以下几个一些非常值得讨论.中国银行业改革为什么要选择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作为起点?国有银行改革又为什么要选择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的方式来推进?上市之后国有银行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今后中国银行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等等.  相似文献   

6.
作者根据我国银行实际经营绩效和本人多年的经验,指出:近10年我国主要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五大行改制上市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批评失之于片面;我国银行业前5位资产集中度远低于世界主要大国,不应指责其"国有银行垄断"。对银行业的经营绩效也应实事求是地分析。  相似文献   

7.
尹亚红 《经济师》2004,(12):231-23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的理论探讨日益热烈 ,文章认为 ,无论是管理体制方面还是经营机制方面以及资本市场发育程度方面 ,我国远没有达到国有银行上市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读书     
《资本市场》2012,(7):127
<正>《大行蝶变——中国大型银行复兴之路作者:潘功胜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本书以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思路为主线,论述了国有银行在选择改制路径与方式以及财务重组过程中的艰难抉择,国有银行克服内忧与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国有银行上市改革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行为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学模型证明:(1)国有银行改革的初始条件直接关系改革的成功与否;(2)国有银行的改革成本与外资参股比例呈U型曲线关系。改革成本与外资参股比例的关系决定是否应引入外资。如改革成本与外资参股比例无关,政府没有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动力;(3)市场对改革成败的预期是决定外资参股价格的关键因素。由于战略投资者不能掌握国有银行控制权,其参股比例与参股价格成反比;(4)根据结论测算,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定价略低,中国建设银行定价有微小溢价。  相似文献   

10.
有论者认为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关键是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要求对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 ,并积极推进上市。本文指出四大国有银行是涉及国家安全的支柱型大型企业 ,其优势就在于“国家信用”,放弃国有性质只会使国有银行丧失竞争力。现阶段应坚持其国有性质 ,同时也不宜急于进行股份制改革及上市。  相似文献   

11.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必须吸取过去的教训,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设五个部门。即人事管理部、投资规划部、产权管理部、国有企业监管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实行管人、管资产和管事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2.
陈辉 《发展研究》2002,(10):22-24
中国加入WTO后,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将发生很大变化,国有商业银行如何改进自身经营存在的问题,不断地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在与外资银行前所未有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与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试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组织架构、经营规模、经营范围及经营体制等方面来探讨相关问题。 一、经营组织架构——从行政区域分支行架构模式到扁平化架构模式  相似文献   

13.
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与监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现行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中存在着“廉价投票权”问题。为克服这一弊病,本文着重从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机制和监控机制创新进行理论探讨,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于改善国有企业负债结构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有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但从整体上看国有企业的现状仍不尽如人意,亏损和负债问题是影响和围绕国有企业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采取切实措施改善国有企业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水平,对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出资人制度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最早是从国有企业改革开始的,重点放在国家与企业的关系问题上。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78年至1986年,在维持计划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已经成功地加入了WTO,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我们发现,国有企业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产物,由于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功能,所以即使在最强调民主经济的主体地位的国家,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国有企业.所不同的是,我们传统意义上对中国国有企业的理解与世界各国对国有企业的界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中国现有的国有企业中,只有承担特殊职能的一小部分可以称为"纯粹国有企业",而绝大多数具有普通企业性质的只有称其为"国有持股企业".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建国 《现代财经》2005,25(5):73-77
本文通过国际比较全面分析国有经济产生时代及理论分歧,系统归纳发展特征与改革趋势,从机制上论证博弈抉择要点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翁子荣 《经济师》2005,(12):44-44,46
文章以福建省定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例,对县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债转股是国家为了实现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对重点国有企业采取的政策扶持,实施五年来,有必要进行一次总结和回顾。本文通过对江苏省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债转股的企业情况调研,认为债转股政策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并推动了企业新的经营机制建立。但仍有40%的企业没有方案实施,其中的1/3停止了债转股,已成立债转股的新企业中,有61%经营比较困难。大部分企业发展后劲不足,需要在完善落实政策基础上采取改制重组等更加灵活的办法,支持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三钢(集团)30年国企改革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回顾总结了三钢通过改革、改组和加强管理,成功走出一条适合厂情的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改革路子;阐明这个福建省国企改革发展典型的探索实践对国企改革的有益启示,并对某些主流国企改革理论观点与主张作出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