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徐建中  毕琳 《物流科技》2005,28(3):97-99
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的正相关关系,不仅为发展经济学所证明,而且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所证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兴衰的决定性因素。对我国来说,重视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支撑,根据产业结构的演进实施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制造业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产业间关联效应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产业集聚。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现代服务业跨国公司是知识密集、顾客导向型服务企业。从OEM演进成ODM甚至DMS、EMS;或者从OEM或OEM与ODM相结合演进成OBM是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并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适应国际产业转移趋势,获取潜在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5-2014年我国内陆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水平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东北地区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水平具有单向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水平具有明显推动作用,服务业发展水平也对城市化进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区域互动弹性系数不同;从短期来说,东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水平因果关系不明显。最后,根据地区特征,提出促进城市化和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既是现代产业演进的客观规律,也是推进工业化进程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湖北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是全国重要的先进  相似文献   

5.
近年,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经济中发展最快的部分。河南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着规模偏小、结构不优、人才不足、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必须破解思想观念陈旧、机制转换滞后、收入水平较低、工业发展粗放、城镇化进程缓慢等制约因素,从提高思想认识、深化体制创新、推动产业融合、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城市化进程入手,加快提升河南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前,珠三角产业正处在从工业服务化向服务业知识化演进的新阶段,为管理咨询服务业提供了绝佳的历史机遇。服务能力是咨询业的咨询服务理念、咨询水平体系和咨询人员素质的综合表现,它是一个与咨询业核心竞争力紧密相关的竞争力要素。本文拟分析影响珠三角会计师事务所咨询服务能力的因素,提出改进方案,以提升咨询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7.
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与创新、深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产业集群、改善地区投资环境以及与工业、其他服务业的互动共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文中介绍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转型的相互关系,以及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并阐述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廊坊市的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加快发展以高科技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产业演进的必然结果。文章认为,应从进一步完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环境、积极培育新型现代服务业、通过现代科技和管理加快传统服务业的升级转化、继续加强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重视发展科技服务业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寻求有效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探讨了产业驱动力选择与城市化绩效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产业驱动力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城市化的绩效。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战略,由于未能发挥出服务业对于推进城市化的应有作用,因而绩效不理想。文章最后提出了促进城市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工业层次和水平,继续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要从改革体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尤其要发展物流、金融、信息、咨询、旅游、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我国工业总体规模已经不小,但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不高,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现代服务业与城市转型关系的审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城市转型升级的对应关系,是后工业社会以来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在综合考察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城市转型对应关系、互动关系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城市化进程、城市转型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当前我国城市围绕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以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来加速城市转型升级、构建服务经济体系的实践性对策。  相似文献   

12.
黄寰 《国土经济》2008,(19):22-25
第三节 案例分析:创新发展西部现代服务业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服务业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服务业将成为西部地区“十一五”期间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所在和发展趋势。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有利于西部经济发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农业和工业发展提供智力、劳务等多方面支持,满足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增大西部的就业率,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的和谐进行。  相似文献   

13.
姜辉 《经济界》2014,(5):69-74
城市化与产业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螺旋上升的关系,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市化的推进引致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而产业是城市化的动力和支撑。城市化进程可以看成是资源、基础设施、制度和环境等一系列要素禀赋的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比较优势,吸引特定产业的投资和促进产业演进,在一个静态时点上,城市化与产业发展处于一般均衡状态,二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积累和计算机算力迎来跃升,党的二十大报告也适时强调了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发展和交叉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从扩展后的终端产品(GFP)视角出发,将时空融合转化器算法(TFT)引入经济预测领域,对我国宏观经济系统内的产出指标进行了较为精准的批量式预测,并通过算法内部的变量选择网络和多头注意力机制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综合评估了2019~2021年间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研究结论表明,在增长动能方面,我国产业演进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即工业的清洁生产转型、建筑产业链的外需驱动以及高技术产业的加速发展;在生产结构稳定性方面,我国工业生产体系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时较服务业等其他产业更具韧性;在政策效能方面,宏观层面上我国货币政策较财政政策整体效能更强、但传导速度稍慢,产业层面上我国工业、农业和建筑业的发展均在更大程度上受货币政策驱动,而对服务业来说,财政政策效能更为显著。本文拓宽了TFT算法的应用范围,印证了前沿深度学习技术在经济学领域存在着较大应用潜力,有助于促进人工智能和经济研究的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50-2011年美国休闲服务业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将城市化与休闲服务业纳入统一框架之下来考察其动态关系。研究表明,首先,城市化与休闲服务业的产出和就业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其中城市化与休闲服务业的产出呈正相关,与休闲服务业的就业呈负相关;其次,休闲服务业的产出是城市化率提高的格兰杰原因,其他因果关系不成立;第三,休闲服务业的产业增加值对于城市化率变动的贡献率,以及休闲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对于其产业增加值变动的贡献率均较大。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重点是再生。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越发突出,大力推进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已成共识。然而,发展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必须消除认识上的偏差,正视行业存在的问题,处理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中节能减排、规模与规范、技术装备等重点环节。这是推进“十二五”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泉州台商投资区成立于后危机时期,面临全球经济低迷、产业投资萎缩的困难时期,但也恰逢我国大力推进“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历史机遇。泉州台商投资区顺应局势,选择走一条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发展工业并重之路,重点打造商贸、现代物流、会展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和文化创意“六大产业”,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泉州台商区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作为各产业融合的黏合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正在改变着以往的服务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带动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而且正在改变着产业结构,成为现代工业新的发展平台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实践证明,没有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城市经济中,服务业所占比重日益提高,服务业与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城市化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文献的梳理,分析了二者互动发展理论,并结合山东省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现状,提出一些促进山东省城市化与服务业协调互动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金江军 《经济界》2012,(4):67-69
工业信息服务业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催生出来的新兴业态。本文首先分析了工业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然后指出了目前我国工业信息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市场有待规范、结构有待优化、地区发展不平衡、个性化服务不足、存在不正当竞争等。最后提出了一些工业信息服务业发展对策,如明确发展重点、加强政策引导、加强行业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