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加快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西部大开发新的十年规划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区域发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优化西部地区的经济,推动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是其必然选择。文章通过透视西部开放型经济的现状,强化其开发开放的区位意识,全面解析制约西部开放型经济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引入提升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先进理念,优化国家支持西部开发开放的政策,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从培育西部开放型经济的特色产业入手,实现国内与国际经济的链条式对接,最终促进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旅游业作为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依然存在影响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市场竞争、区域协作、文化观念等。这既有管理体制的原因,又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更有发展模式的原因,影响了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公众与媒体的焦点问题,也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9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轴心已经发生了转移,进入了城市化推动型经济增长阶段,城市是区域开发的关键,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活动的结合点,而城市化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是不发达区域谋求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世纪之交,现代信息技术和全球信息网络爆炸性地发展,人类快步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党中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变我国西部贫穷落后的面貌,地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区如云南、新疆、甘肃、西藏等与其他国家接壤,属于边境地区,从总体上看,目前这些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极不平衡。所以,科学地认识西方发达国家的边境城市化理论,并以之指导边境城市化,建立边境型城市体系,是迎接全球信息化浪潮,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沿海与内地区际不平衡性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万涛 《经济地理》2003,23(3):294-298
我国是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这种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沿海与内地之间。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并且国家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也已加入WTO,世界经济呈现调整走势,在这种新阶段和新的环境背景下,我国沿海与内地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将呈现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经历了指令型、过渡型、市场型三个发展阶段,体现了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和明显的制度变迁特征。政府主导、以追求公平为主的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效率不高;市场主导、以追求效率为主的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进展缓慢,西部地区的能力和能力结构具有决定性影响。改善西部地区能力结构是提高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效率、建立合作新机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用明 《生产力研究》2002,(6):185-186,189
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必须谋求新的发展思路与新的发展模式。网络产业的高成长性特点决定了其对西部经济跨越的巨大推进作用。网络经济在西部地区的发展既要相应的政策支持 ,又必须把握好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迅猛,国家紧密部署的城镇化组合新政、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政策和"一带一路"建设为新一轮人口落户西部城市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现实难题需要解决。西部地区应抓住难得的机遇,直面挑战,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发展、财政政策调整和落户政策保障等措施,为推动区域城镇化发展和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相似文献   

9.
论区域经济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域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其自身有突出的运行特点、发展规律。通过分析区域经济的内容及模式,可以正确制定促进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政策和战略,在西部大开发当中,应当更加重视区域经济理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划分,是我国区域经济的空间划分,是宏观区域经济结构发展均衡和差异的反映。“中部崛起”是统筹区域发展新思路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入新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中部地处内陆腹地,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占全国10.7%土地,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对国内外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发展旅游经济有利于改变偏重的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的开放程度,增加外汇收入和就业机会。特别是对于一些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贫困地区,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逐步实现脱贫致富。由于旅游业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旅游资源可以持续利用的特点。故西部地区宜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并使其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是西部地区发展旅游经济存在着资金匮乏、可进入性差、发展水平低等问题。因此,在发展西部地区旅游经济时,国家和西部地区应充分考虑该地区的具体情况,利用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谋求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西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分析--以广西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逐渐形成,中国西部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西部区域经济如何实现跨越性发展,成了我们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资本、劳动投入增量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对中国各地方经济区域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以广西为例,分析在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因素所产生的变化及其利弊,探讨西部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应对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我国政府把西部地区作为基础设施投资重点,取得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同时刺激全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成功经验。这证明,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发展战略耦合是一项值得重视的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济增长策略。当前,为抵御新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国家宜把中部地区作为这轮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区域,以收到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步伐、营造区域热点、刺激全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效果。 ?  相似文献   

14.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确立了新的目标,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也为加强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保持社会稳定和维护祖国统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它的实施,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并将对我国整个21世纪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 2 0世纪 80年代沿海发展战略、 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 ,目前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成形成 ,即实施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实行东西互动 ,带动中部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了分析 ,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西部民族八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区,城镇化发展要以民族地区特色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城镇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国家各项政策、战略规划为保障,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具有民族特色产业支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创新建立合理有序的城镇体系,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城镇质量,完善政府宏观引导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动力机制,紧紧抓住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机遇,积极利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稳步推进关键期的契机,探索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20世纪80年代沿海发展战略、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目前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成形成,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20世纪80年代沿海发展战略、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目前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成形成,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的经济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经济空间格局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一个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在社会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仍在拉大。可见,西部地区的经济空间布局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格局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讨如何优化西部地区的经济空间格局,从而推进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缩小其与全国差距。研究结果建议,在未来进一步深入推进西部开发中,继续实施"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空间战略,重点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黔经济区、呼包鄂榆经济区、天山北坡经济区、兰州—西宁经济区,以及昆明—瑞丽国际通道。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部地区在发展上的滞后性与东部地区所形成的巨大反差,使西部问题日趋突出和严重。这种区域发展上的不平衡性和不协调性,制约着国家总体战略的实施和市场经济目标的推进。西部所拥有的丰富的战略性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将决定着国家未来发展的持续力和能否拥有强大的国力。必须采取重大对策,启动西部市场,全面推进发展,使西部尽快进入经济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