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供应链联盟内部利益冲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文献对供应链联盟内部冲突侧重定性分析、缺乏定量研究这一研究不足,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联盟冲突的原因做了定量分析,并进行了重要性排序,得出利益冲突是供应链联盟最重要的冲突;并分析了利益冲突主要表现为节点企业的逐利行为、资源贡献与利益所得不配匹,以及强势企业对联盟的控制三个方面;最后分析利益冲突可以从联盟内部自行协调、制订联盟协议条款、基于协议将联盟动态成本重新协调三个方面加以化解。  相似文献   

2.
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企业为了更好地发展壮大,已从传统的你死我活的零散竞争转为为竞争而合作、靠合作来竞争,即实现战略联盟。尽管战略联盟有可能为所有的合作伙伴创造一个“双赢”的机会,但是联盟的失败率一直居高不下是不争的事实。虽然联盟失败有很多原因,但是许多原因都与企业战略联盟的动态协调处理不当有关,本文从联盟企业间的目标协调、文化协调和组织协调等几个方面对联盟企业动态协调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做好联盟企业的动态协调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Shapley值法新模型的动态联盟利润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讨论动态联盟企业的利润分配问题,在Shapley值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价值创造、创新、风险承担和资源投入对利润生成的影响,创建了基于Shapley值法的新模型。并通过数值举例,表明了该新模型的实用性、灵活性,同时该模型强调了对动态联盟中弱小企业的保护,更好的确保分配结果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企业动态联盟运行过程中,动态联盟中心经常出现资源紧缺的情况。本文针对结合基于P2P工作流管理研究,借鉴现有的动志调度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活动的资源动态调度模型,为动态联盟整体业务过程的按时完成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动态联盟的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宝 《商业研究》2005,(23):6-9
简述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的原则、要素及其在联盟组建和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而运用因素评价模型对动态联盟的利益分配比例问题进行分析,寻找最优利益分配比例的方法,最后,给出一个模拟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康玲  沈春红 《商业会计》2012,(17):12-14
动态联盟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是关系到动态联盟运行成败的主要因素,与传统企业相比较,动态联盟业绩评价有着显著的特征,运用平衡计分卡把企业联盟的战略目标与实现过程连接起来,从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作业层面和学习与成长层面构成基于控制活动的一个完整动态联盟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在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中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全面测评动态联盟,有效改善动态联盟的绩效。  相似文献   

7.
由于联盟成员的离散化以及信息本身的碎片化和所有权分立等,使得小微企业联盟的信息管理更为复杂,有效的组织模式是小微企业联盟进行信息管理的保障。立足于VSM的相关概述,遵循组织控制学的基本原理,以VSM为参照范式,构建了小微企业联盟信息中心组织模式,包含信息整合子系统、协调沟通子系统、信息管理和评估子系统、信息决策支持子系统和信息决策执行子系统,此模型能够帮助联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增强联盟的信息利用率和组织运行效率,即将"环境—运作者—管理"三部分联系起来并保持平衡,从联盟管理的整体高度去协调各种信息资源,并且通过自主管理使联盟具有动态学习能力及战略更新能力,这是联盟持续创新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企业战略联盟动态博弈模型,通过模拟企业在联盟形式变化后的每一个时间节点处预期支付的改变,论证企业为了在产业链演进中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存在从一种联盟形式中退出转而加入另外一种联盟形式的行为可能,进而对产业链战略联盟视角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成立之初的每一个生命周期阶段都需要综合考虑自身所控资源的状态、抗风险的能力及组成联盟的可操作性,进而选择与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宜的联盟形式;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进行产业链整合,并在产业链的演进中不断优化内外部资源配置,寻求最佳的联盟方式,是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高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合作博弈的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经贸关系协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经贸摩擦不断扩大的现状,以较为详实的统计数据和资料阐述了我国同发展中国家经贸关系概况,深入的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博弈理论,建立经贸联盟的合作博弈模型,导出了经贸联盟经博弈后的分配方案(Shapley值)的计算公式,指出以基于合作博弈的经贸联盟博弈模型思想,协调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经贸关系是积极而有益的选择,并针对性的提出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经贸关系协调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基于过程和基于结构的两种建模方法的优点,提出了基于自适应企业主体的动态联盟模型,可以有效地发挥企业主体的主动性和适应性,提高企业联盟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success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requires attention not only to the hard side of alliance management (e.g., financial issues and other operational issues) but, also, to the soft side. The soft side refers to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relationship capital in the alliance. Relationship capital consists of the socio-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the alliance that are positive and beneficial to the alliance. Two important areas of relationship capital are mutual trust and commitment. Based on our findings from two major studies of Japanese strategic alliances, we develop a dynamic model of trust and commitment based on mutual adjustments of alliance partners. We also show how the dynamics of trust and commitment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with the Japanese.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of our findings and the dynamic model.  相似文献   

12.
陈军  陈寒凝 《中国市场》2007,(49):30-31
虚拟物流企业联盟虽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其形成动因及其发展规模限制等基本问题仍未得到深入研究。本文应用协同学理论对虚拟物流企业联盟产生、发展的动力来源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沦:协同不仅可以保证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系统组成最优,各部分协同运转,从而提高效率,减少损失,增加生产率;而且可以降低摩擦,避免冲突,提高系统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we provide an overview of E-Alliance, a software infrastructure we are developing to support negotiation activities in concurrent inter-organisational alliances. Our baseline is to offer a collaboration framework which fully preserves the autonomy of organisations grouped in an alliance, while enabling concurrency of their activities, flexibility of their negotiations and dynamic evolution of their environment. We propose to support negotiation between the partners within such alliances by combining different technologies, such as software engineering techniques, middleware-level coordination facilities and multiagent systems support. We present our approach in the context of a sample scenario of an alliance where partners are printshops capable of (out/in) sourcing print jobs among them to better accomplish their customers' requests.  相似文献   

14.
供应链联盟伙伴企业战略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具有动态的强非线性网络组织结构特征的复杂供应链联盟巨系统环境中,供应链联盟伙伴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战略,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运用复杂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从联盟的层次结构、组成成份、联盟的动态性、联盟的开放性、系统的演化、外部环境等方面研究供应链联盟系统的复杂性。利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复杂供应链联盟系统中企业的战略选择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15.
论文在分析动态联盟商务决策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建立动态联盟商务智能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设计了动态联盟商务智能中心的组织架构,探讨了动态联盟商务智能中心的构成要素,研究了商务智能中心对动态联盟商务决策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探讨动态联盟的内部原因后,提出盲目动态联盟的概念,并对盲目动态联盟进行经济学分析,论证了避免盲目动态联盟的可能性。在明确非盲目动态联盟后,抉择动态联盟的方向显得由为重要。我们发现不同方向上的动态联盟可以达到不同的作用,并由此设计了动态联盟方向决策程序。  相似文献   

17.
虚拟企业约束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时间成为第一成功要素时,仅凭单个企业难以实现迅捷的资源聚集以抓住短暂的市场机遇,虚拟企业成为很好的解决方案。但对虚拟企业而言,运营风险并没有因组建虚拟企业而消失,只是由原来的单个企业承担变为多个企业承担;另外虚拟企业的关系风险因多利益体的原因而难以采用低成本的风险控制策略,更多的是强调协调。激励与约束是降低风险的一种更为有效的形式,因此有必要研究一些对虚拟企业有益的具体约束措施  相似文献   

18.
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关系的竞争协调模型和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第三方物流是物流组织的一次组织创新。随着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发展,物流企业之间,以及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之间的联盟趋势日益加强,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关系是中间组织(如战略联盟和虚拟企业)与第三方物流相结合发展的结果。对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关系的竞争协调模型、治理结构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By investigating drivers of dynamic learning in service alliance firms, this empirical study demonstrates the locus of dynamic knowledge articulation (DKA)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 (DCs) development. This study uses a sample of 363 service alliance firms to test the distinctive role of drivers of dynamic learning in DKA and DC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manager integration powers, external linkages, codification of experience, and ambiguity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DKA. Moreover, DKA has a strong positive influence on DC development.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by focusing on DKA and DC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cesses, structure, and DCs of service alliance fir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