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金波 《中国经贸》2010,(10):187-187
本文就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农地有序流转,鼓励农户间的承包耕地的等质置换;保障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伟伟  张云华 《改革》2012,(8):91-97
我国农民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更多权利已经并应进一步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已经赋予农民,但这三项权利需要强化;处分权应明确其权利客体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区分物权性流转和债权性流转;请求权(承包地返还、承包地妨害排除与妨害防止、足额承包地重大妨害补偿与征收补偿)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张程 《中国经贸》2010,(8):172-172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开始显现,出于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等需要,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本文就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农地有序流转,鼓励农户间的承包耕地的等质置换;保障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10月10日,中信信托推出了首例土地流转信托项目;2013年初,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速推进土地流转,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一系列的信息让土地改革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文章通过深入分析中信信托在安徽试点的土地流转信托模式,为创新土地流转的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10月19日公布了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文件提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分析人士说,  相似文献   

6.
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融资,是农村土地资本化及赋予农民土地财产权的需要。进一步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各个方面,则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各个问题,建议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受让主体应增加不改变土地使用用途等条件,为保护抵押权人的债权,应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从《决定》的上述内容上看出,中央政府是要加大力度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农村发展。然而对于土地流转,《决定》同时又要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相似文献   

8.
徐艳 《北方经济》2012,(8):72-73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土地问题,因此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我国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浙江省出台了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政策。本文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主题,根据浙江省土地流转的现状与特点,剖析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南通2336住村干部的问卷调查,对南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进行了剖析,认为在现阶段农民由于农资价格持续上涨,一是粮田抛荒现象严重,二是农民“弃粮改菜”的创业项目特别多,而且在土地价格被低估的前提下。农民不愿流转。要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流转价格应和受益方的收益长期挂钩,通过实施流转合同制,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双方的流转关系和权、责、利,可以帮助有意愿的农户顺利实现流转,同时设置一个和失地农民就业挂钩的补偿年限和补偿额度,也可以使处于犹豫和观望状态的农户分清利弊。尽早做出决定。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1.
土地流转让农业产业化活起来土地流转是指土地经营权(使用权)流转,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经营权。土地流转是将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者之间流动,从而达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农村土地的价值有了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如果说“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承诺让农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那么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权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则更似一针强心剂,让农民和农业投资者对土地有了更多的财富想像。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缺乏中介服务组织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滞后是制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因素。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严密的土地流转监控体系,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14.
王月春 《特区经济》2011,(7):257-25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范有序流转不但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乎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针对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存在的诸多不足,应从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完善土地流转登记制度,健全土地流转的市场化运作制度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城市规模的扩大与市场资本的输入带来了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的多样化,在这些流转的过程中由于国家垄断土地流转的一级市场及农村集体组织对土地流转收益的主导性往往影响到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控制.文章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出发,从国家土地政策及维护农村土地秩序稳定出发探寻保护农民的土地使用利益的一种新的方式,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为完善我国的土地制度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问题突出引起广泛关注。农民土地使用权受限、收益权受损和处分权受控,原因是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经营权定限和流转制度残缺等制度缺陷。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构建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机制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以确权扩能为中心的法律制度建设,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权利,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排除村委会处分集体土地的权力、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和规范集体土地征收行为,必将促进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当前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急需创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则再次强调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合作社发展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国长 《发展》2009,(4):26-27
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弊端分析 自上世纪80年代农民享有相对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之后,农民就已经开始自发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也始终伴随着另一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即基层政府或者村集体拿属于农民的土地进行流转,包括实行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9.
笔者对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及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对地方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关于土地流转机制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土地改革做出重要诠释,提出要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要进行土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北里自沽村土地流转现状,归纳出八大流转特征,并提出希冀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为土地的合理有序流转提供参考,以便促进土地流转走向正规、健康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