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阳 《特区经济》2010,(9):279-281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了农民工群体中的主力军。而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不同于上一辈的困境。通过农民工"回流乡村"的这一独特的视角,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主要存在自身障碍、组织障碍以及制度障碍等"三大障碍",而解决这些障碍的根本措施是发展乡土工业,繁荣乡镇经济,促进乡镇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兰州市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民工群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比起第一代农民工,第二代农民工无论从文化素养上还是从法律意识上都有着很大的提高,但是其劳动权益依旧遭受着侵害。文章主要通过描述兰州市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基本现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户籍制度改革、劳动合同监管等几个方面尝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浩 《改革》2012,(6):77-81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再到新一轮的"民工荒",农民工劳动力供给行为呈现动态变化过程。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不同时期,包括劳动力供给主体、劳动力供给的区域结构、劳动力供给的代际差异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农民工劳动力供给行为的动态变化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均衡配置;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加快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有利于建立针对不同代农民工群体的回流和畅流机制,全面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拓宽农民工的就业出路。  相似文献   

4.
大力推进三农工作化解金融危机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保民生:难点在农民 我们现在所说的农民,实际上是一个较其传统意义远为丰富和复杂的概念,即他们是由各具特点的不同群体所构成.第一个群体是作为农村常住人口的务农劳动力;第二个群体是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民工.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相对脆弱的地位.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他们所面对的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生活困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每年有两亿左右的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或从事服务业,在这中间,第二代农民工逐渐占据了绝大部分,他们在成为农民工主体的同时,自身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一个主要的变化,就是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更愿意留在城市成为市民,不愿回到农村成为农民。因此,农民工市民化是中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而在市民化过程中,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就面临一种“天花板效应”。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作为介乎于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之间的一个层次,客观上包括四元结构。同时,农民工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流动人口、失地农民存在着一定联系,但也有着很大区别。由四元走向一元,面对不同的群体,因为市民化的内容不尽相同,因而制度的供给也应该有所差别。当前,倡导城镇内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路,有违于"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极有可能使得改革又回到城镇偏向政策的老路,因此应从宏观上设计"农民市民化"的路径,而不是站在城镇这个中观层次上仅仅强调"农民工市民化"。实现"农民市民化",既要从生产方式方面着手,更要从生活方式方面着手,但是最为关键的则是实现农民的知识化,进而稳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7.
既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不想回归农村,第二代农民工悬在城乡的"半空中",其处境令人担忧,其未来的出路又在何方?  相似文献   

8.
作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文章从成长背景、基本特征、身份转换、城市融合、就业情况、消费倾向、权益维护与社会保障等方面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由代际差异得出这一新生群体对社会管理的新挑战: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较高,其子女教育问题凸显,现有社会保障不足等,并给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9.
浅谈我国农民工现象的“代际转移”和发展性贫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队伍庞大.按照户籍统计,农村人口有9.4亿.按现实的居住地统计,大概是7.5亿.而农民工则是这部分农村人口中的特殊群体,也是我国在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农业部部长孙政才说:2007年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达1.26亿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5亿,扣除重复计算部分,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人.这2.26亿农民工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而近些年,我国出现了农民工的转型期,上世纪80年代外出打工的第一代农民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陆续返乡,新的第二代农民工进城务工.对于"返"和"进"交叉现象的产生有其独有的原因,同时这一现象对我国农民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我国农民工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城市农民工如何从心理上融入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起,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流动政策的松动,大批的农民开始涌进陌生的城市,形成了规模巨大的"民工潮",从而引发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城市农民工的诞生。城市农民工大多来自于农村中既年轻、文化水平又相对较高的"精英分子",他们的户口仍在农村,身份仍为  相似文献   

11.
田娜 《特区经济》2011,(7):135-136
在影响农民工融入社会的诸多因素中,户籍制度被认为是最关键的。政府主导的"土地换户籍"不管是使农民生活更无保障,还是使农民"一步登天",都不能使农民工真正融入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城市化,而城市化最重要的内容应该是人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2.
田青 《中国城市经济》2011,(9):242-243,245
由于存在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二元制度及由此产生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中国的乡-城劳动力转移表现出很多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且第二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也将中国的现实特殊化。针对这些特点,本文对托达罗模型中的关键变量进行了修正和扩展,并根据第二代农民工的就业特点将就业概率和农村实际收入进行了修正,能够更好的解释当前的"民工荒"现象。  相似文献   

13.
马如栋 《发展》2008,(5):76-76
一、关于留守儿童基本问题的介绍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词汇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现阶段主要是指农民进城务工后,广大留守在农村而得不到正常结构家庭所抚养的农民工家庭的未成年子女。由于受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社会架构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民工在进城落脚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生活学习等诸多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重庆与世界》2010,(12):17-17
2007年9月28日,重庆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设立"重庆农民工日"的议案,确定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为"重庆农民工日",倡导社会公平、营造和谐氛围、为农民工提供实际服务。至今,围绕农民工维权、进城安居、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问题,重庆已出台数十项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使农民工真正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社会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即将成为农民工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有着很大的差异,他们对城市更加的向往,融入城市化进程更快,这也加剧了农民工问题的尖锐性.这个庞大的群体将决定中国产业发展未来,对于这样一个群体,值得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16.
有关"农民市民化"问题的研究大都将市民化过程中的农民看作是一个弱势群体。事实上,该群体的经济收入并不比城市居民少。不存在所谓的"身份歧视",因为生活在"陌生人社会"的城市居民并不关心他人是否具有市民身份。所谓"弱势地位"只是自卑心理在社会关系中的投射。  相似文献   

17.
郑书莉 《乡镇经济》2008,24(3):67-70
近年来,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和特色经济发展迅速,加上地少人多的省情,使得农民工成为一支影响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和他们观念的改变,使得第二代农民工生活处于矛盾和冲突状态,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市民化成为必然选择。由于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紧密的联系,浙江省城市发展道路选择对第二代农民工能否顺利市民化起着关键性作用。文章结合浙江省经济特色,提出了城市发展选择和制度建设方面的建议,以加强城市发展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正以"让农民工买得起房"为目标的全国首个"农民工购房节",在一些二三线城市正式推出后,虽然为农民工购房者提供了"大手笔"的优惠政策,却未引起农民工群体的注意,消息发布数日咨询者寥寥。"农民工购房节"为何不受农民工群体青睐?表面原因在于,该购房节的优惠诚意不足。而深层原因则在于,农民工进城购房首先会面临购买力疲弱这个最大拦路虎。另一个拦路虎,则是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大城市。一者,传统的"乡土情,难割舍"情结,使得他们总想落叶归根,在家乡  相似文献   

19.
如果将20世纪80年代农民外出打工挣钱看作滥觞,那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现象,已经存在了30年。在很多地方,农民工为当地的经济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无可争议地成为主要的要素来源和发展动力。但农民工还在“流动”,还在“漂”,还在像“候鸟”一样飞来飞去。即便在所属社区,农民工及其家属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当地人,还是无法回避一个事实:他们还是一群遭到拒斥与疏离的边缘人。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均发展较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由农村进入城市,在所有的外来务工者中,新生代农民工对"农民工"的称呼较为排斥,对过去的农村生活,他们也不愿提及。其实在他们心中,早不把自己当做是农民。他们有着更为强烈的融入城市的愿望。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融入城市的渠道和不断高涨的房价,让他们对于城市的梦想只能望而却步。现如今,农民工并不能和城市很好的进行相融,这一群体的大部分人没有身份认同感。由于我国的户籍制度存在一定限制,农民工的生活存在着很多有待改善的问题,例如,工资水平较低、社保不健全、子女的教育受到一定的限制等。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不只是位置、空间的变换,更重要的是他们如何逐步地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从心理和文化上认同城市的过程。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其融入城市所产生的诸多问题需要被重视,更需要运用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在此背景下,本文重点研究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现实状况及产生的问题,并为相应问题的缓解与应对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