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商》2015,(35)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手机应用软件平台的快速发展,打车软件随之以迅猛之势进入出租车市场,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一时间备受争议。本文则以三亚为例,从打车软件对出租车市场带来的双面影响出发,分析其存在的积极性和消极性,从而为打车软件理性使用、科学监管及行业合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无须路边拦车,在屋里动动手指头,出租车就会"服务到家"。"打车难"正催生一类新型App应用市场——手机打车。既有嘀嘀打车、摇摇招车等手机应用程序招徕全城出租车司机,又有大众、强生等出租车公司推出各自的打车软件。手机打车市场正风生水起。与团购网站一样,打车软件APP并非国内首创。英国有Hailo,美国有Uber,而且都在过去两三年中获得风投的青睐,融资规模达数千万美元。其中,Uber在2011年底更获得3,200万美元的融资,投资方来自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和高盛  相似文献   

3.
《商》2015,(34)
在经济发展,交通紧张的背景下,一种新兴的出行方式——网络打车应运而生,并广受欢迎与认可。但是,网络打车软件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本文试图从法律视角,探讨网络打车软件预约出租车所引发的一些法律问题,以便更好地完善法律,规范与解决网络打车软件预约出租车秩序。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细介绍了电子商务新领域的出租车订车应用软件(俗称“打车软件”)的概念、盈利模式、奖励政策等,列举了国外出租车订车应用软件的发展概况和国内打车软件的市场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并提出对该产业的政策、监管、标准和资金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鸿江 《商》2014,(2):125-125
随着近两年打车软件的兴起,打车一族的手机里都装载着各不相同的打车软件,经过几个月的市场整合,原先40多款打车软件的百花齐放演变成现在的嘀嘀、快的的双雄争霸,市场竞争也趋于白热化。但是,打车软件的炙手可热是否就代表着出租车市场供需双方的良性互动呢?  相似文献   

6.
立足互联网时代,以"互联网+"的视角,综合考虑了诸多影响因素对居民出行需求的影响,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引入匹配度等概念,利用不同地区的交通高峰时段和低谷时段的出行总量来作为衡量不同时空的概念,从而对不同时空的挂单出租车供求匹配程度进行了直观的比对分析。从现有公司的补贴方案中,选择了打车软件中市场占有率最大的打车软件的补贴方案进行研究,并以大连地区为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引进补贴金额这项影响因素,以匹配度作为衡量出租车供求匹配的指标,计算得出四种补贴方案的匹配度,同不使用打车软件时的匹配度进行比较,可以明显地看出打车软件的使用对出租车供求匹配的影响。通过对模型的改进,深入探讨了打车软件提供商所支付的补贴对乘客及司机两方面产生的影响,通过补贴方案对匹配度的影响程度缓解打车难的问题给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出租车汽车行业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建立了打车软件,不仅使出租汽车乘客和司机之间实现了实时在线沟通,而且对提升出租汽车运行效率、缩减交通调度成本等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打车软件应用逐渐频繁的过程中,其存在的问题也相继暴露。在此背景下,文章针对我国打车软件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展开研究,为推动国内打车软件持续发展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8.
《商》2015,(43)
为了分析"打车难"根本因素,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借助SPSS等软件构建了出租车资源供求匹配评价模型,对北京市当地打车难现状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分析发现,影响出租车供求平衡的主要因素是乘客等候时间及空驶率。其次从时空方面分析发现,一般在每天的上下班高峰期间,打车较难,且在交通流量大的交通路段"打车难"现象严重。最后,针对研究所发现的问题,对缓解"打车难"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打车APP知多少打车APP是一种可以利用移动设备召唤出租车的手机应用,是继电话后的另一种叫车方式。最早的打车软件是来自英国的Hailo和美国Uber。国内常见的打车软件有摇摇招车、嘀嘀打车、96106等。记者打开手机应用搜索,搜到几十种打车APP,真是眼花缭乱,不过应用方式各有不同,我们在此选取几个下载次数最多的打车软件程序,和大家分一起尝鲜。  相似文献   

10.
《商》2016,(11)
继2013年年底热议的打车软件抢占出租车市场现象后,近年来,由打车软件推出的专车服务再次遭到各方讨论。专车作为新兴事物,以个性化的服务、无底线的补贴等优势在市场中迅速占有一席之地。尽管乘客对此喜闻乐见,但专车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1.
《商》2016,(2):292-293
为了评估现有打车补贴方案的有效性,以出租车运价、乘车时间、等待时间为指标,运用微分方程,借助EXCEL、MATLAB等软件建立打车难易度评估模型,以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发现,对比补贴方案实施前后的打车难易度,得到结论为:打车公司的补贴方案只能很小程度的缓解"打车难"问题,但在现象宏观上并没有明显帮助。最后,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对补贴方案的改进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创业家》2013,(6):15-15
从5月中旬起,深圳多家出租车公司通知司机卸载手机上的打车软件。其原因在于,深圳交通运输委下发通知,要求各企业对已经安装手机召车软件的驾驶员必须责令卸载,不得继续使用。如果有继续安装使用的,将按不诚信经营记入驾驶员档案。这一消息对推出打车软件的创业公司无异于当头一棒。据《南方都市报》5月22日报道,北  相似文献   

13.
正当一切似乎正朝着出租车运营模式又将正式接纳移动打车这项新生事物时.广大还没有实现移动支付.或者还不熟悉使用移动应用APP打车的民众开始感觉到移动打车应用的“来势凶猛”。似乎移动打车的应用不仅没有缓解打车难的问题.反而使某些特定人群.或特定时段打车难的问题进一步加重了。于是乎本来就处于被动接受的出租车公司马上做出了回应,提出要在上下班高峰时间禁用移动打车应用……  相似文献   

14.
"科技改变生活"这事儿最近辐射到出租车行业了,嘀嘀打车等一批手机打车应用的兴起,让人们看到了出租车行业未来的诸多可能。中关村E世界9楼,小桔科技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客服人员耐心地解答着电话那边的咨询与投诉,这其中,大部分是那些刚开始用"嘀嘀打车"软件,还不熟悉的司机。"师傅,您要打开GPS,应用才能使用…""请告知您的联系方式,核实您反映的情况后,我们会和您取得联系…"  相似文献   

15.
"打车难"一直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建立在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基础上的打车服务平台实现了乘客与出租车之间信息互通,也影响着广大人民的打车问题。"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人们思想理念的转换,无疑给出租车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出租车行业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该如何去应对?  相似文献   

16.
“太疯狂了!一定是因为用打车软件的人太多,造成系统瘫痪了。”近日,北京的王女士下班后使用“嘀嘀”打车,但手机页面上一直显示“系统繁忙”,于是又打开“快的”打车,惊讶地发现也出现了一样的情况。王女士无奈地向记者表示:“我工作的公司位置比较偏,出租车很少过来,看新闻上说打车能减免10来块钱,而且司机还能上门接我,所以很想体验一把,  相似文献   

17.
打车软件市场的兴起是建立在移动支付与地理信息定位基础之上的。2014年年初的打车软件"烧钱"大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两大打车软件分别得到财力支持,最终"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大软件几乎完全占据打车软件市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本文运用博弈论的相关原理对目前我国打车软件市场进行分析,为其提高自身竞争力给予理论依据,并对打车软件的竞争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宣喆  何敏 《价格月刊》2016,(6):33-37
“公司制”、“份子钱”的存在,必然使出租车数量管制趋于“呆板”,只有严格限制出租车数量,让打车变得稀缺,才能凸显高运价的合理性,才能保证畸高份子钱收得上来.近年来,无论中国一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城市化扩容加快,城区成倍扩大,常住人口大量增加,但出租车数量没有发生同步增长,打车难、司机欺客宰客等现象层出不穷,根本原因就在于现有的出租车准入制和公司制.从经济法学视角入手,分析现行行政许可制度和总量控制制度的不合理性,探讨出租车行业的市场化可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信息交流的出租车补贴大战成为社会的热点。本文将探索通过合理的补贴方案来实现城市交通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笔者首先构建打车排队的随机服务模型来测算某一时间地点的供需匹配程度,接下来使用最小二乘法和时间序列分析的协整方法,对出租车的需求弹性与劳动时间供给弹性进行一致估计,并通过测算打车公司对于乘客与司机进行补贴所带来的供需变化来探索补贴方案对于缓解打车难的有限影响。  相似文献   

20.
《商》2015,(36)
本文通过对市民"打车难"与出租车资源配置调度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配难问题,建立了不同时空段对出租车的分配与补贴两个指标方案得出了出租车资源"供求匹配"程度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区域出租车万人拥有量指标,出租车的空驶率,出租车的空驶时间,空车率,乘客的等待时间与对比分析法对模型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