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制造业人才,高素质的技术工作。但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镇共有职工1.4亿人,其中只有50%是技术工人,而且技术工人中初级工所占的比例超过60%,中级工比例为35%,高级工仅为5%,特别是在我国现有的技术工人中,有近70%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这表明我国企业的技能人才不仅素质低,而且十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不缺人力,但缺人才,尤其是技能型人才。国际劳工组织调查显示: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为40%左右,而中国高级技工只占技术工人的4%;发达国家的中级技工和初级技工分别占技术工人的50%和15%,而中国技术工人中有60%是初级工。  相似文献   

3.
一、实用人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我国农村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劳动力比重高达80%,文盲半文盲占15.6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6.64%。在农业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仅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5%。劳动者素质低下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正> 现代化大生产要求每一个生产者都掌握技术,成为有知识的劳动者,就在国外不约而同地将员工开发视为经营竞争的秘密武器时,我国员工素质却急剧下降,前景堪忧。 员工素质,跨世纪忧患 职工技术等级低。全国1.2亿职工,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70%,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职工约8000万,他们之中初级工占80%,中级工不足20%,高级工  相似文献   

5.
我国技术工人短缺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技术工人现状 虽然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但真正懂得技术、用脑做事的技术型工人严重缺乏,具体表现在:1、总量低:我国城镇企业有职工1.4亿,其中技术工人约有7000万.技术工人中绝大多数为初级工人,中级工人占35%左右,高级工人仅占3.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高级技术工人占技术工人总量的40%左右.来自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信息表明,我国高级技术人才严重短缺,企业实际需求比现有高级技术工人总量高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曾怡 《商务周刊》2011,(7):12-12
春节后不断有媒体报道各地的用工荒。在各地的大型人才交流会中,虽然用人单位大都提高待遇20%-30%,求职者仍观望较多。这表面上看起来是用工荒问题,实际是“技工荒”的严峻现实。社会保障部的一项调查表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占35%以上;而在我国城镇企业1.4亿职工中,技术工人只有7000万人,这其中60%是初级工,  相似文献   

7.
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有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一批新型人才。但由于长期形成的村干部的产生办法和渠道,使得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现象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据统计,2001年底,全市农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51.5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7.3%。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市未充分就业大学毕业生有3000人左右。人才资源的闲置与农村基层组织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了极大反差。  相似文献   

8.
袁月 《中国市场》2002,(8):58-58
<正> 我国目前培训工作现状及其原因。 根据国家有关机构对全国职工教育情况的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参加各类学习培训的员工不断减少,全员学习培训率连续几年呈下降趋势。而且全国成人技术培训学校数量缩减的事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近几年员工在职技术培训未引起应有的重视。通过对国有企业对员工教育培训投入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20%左右的企业教育培训费年人均仅有10~30元之间,30%的企业只是象征性地拨一点教育培训费,绝大多数也已放弃或准备放弃岗后培训。至于民营企业、私人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里,其人力资源开发更不容乐观。这直接导致我国技术人员欠缺,素质偏低。例如目前北京市的技术工人中高级工及以上人员仅占10%,中级工占15%,而初级工却占到  相似文献   

9.
据最新统计表明 ,截至2 0 0 1年底 ,我国劳动力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高新技术人才更缺乏 ,全国企业技术工人只占企业职工总数 4 6 % ,而发达国家高达 6 5 %左右。我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托达罗模型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重要内容。托达罗模型对解决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有一些与我国的实际不适应。应根据我国的国情选择城乡统筹发展、共同吸纳的方式,进行户籍改革及制度创新,建立适应农民需要的培训体系及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从农村向城镇流动人口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英 《中国经贸导刊》2002,(5):18-18,20
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城镇人口达到了45594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6.09%,同1999年人口普查城镇人口比重26.23%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9.86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迁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促进了城镇经济发展,同时也给城镇发展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与经济活动能力相关性不高,不少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比较高但经济活动能力并不高,有些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比较低但经济活动能力比较高,这说明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经济活动能力高低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并不完全取决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与经济活动能力相关性不高的影响因子还包括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我国内地的总人口近十三亿。占全世界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其中。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8%。由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过,而且近年来农村生育水平又大大高于城市。因此。我国新增的庞大人口主要聚集在农村,农村劳动力未来供给的潜力很大。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财富,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是很有利有。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资金、人均资源却相对贫乏。所以,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剧增对有限的耕地、脆弱的农业、稀缺的资源和资金都是一个极其沉重、难以承受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河南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2003年全省总人口9667人.其中.农村人口7037万人.占全省人口的72,8%。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规模达到1300多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近30%。农民外出务工的总收入达500多亿元.这些有力地支撑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农村经济建设。近几年,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一些新特点。面对这些新特  相似文献   

15.
<正>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劣势”分析 1.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现状堪忧,就业手段缺乏从2002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统计来看,农村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6岁以上农村人口总数比例只有6.57%,而城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到城镇总人口的31.83%;农村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到6岁以上农村人口总数的70.56%,而城镇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占到了56.83%;农村的文盲率为12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需求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河南省农村人力总量大,职业技能低,适应不了市场的需求,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此,分析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职业教育需求现状及职业教育的供给存在的问题,并寻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7.
《商》2015,(21)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严重超过了农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偏低;农村生活质量差,医疗卫生事业不发达,农民健康不能得到保障。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人力资本投资匮乏。  相似文献   

18.
车油书荐     
《油品储运》 本书以中级工为重点对象,兼顾了初级工和高级工的培训内容,也可作为油品储运管理人员的技术指 南。本书在编写中力求构思新颖,通俗易懂,适合我国目前及未来几年的油品储运设施的情况和人工技术 水平。在使用本书过程中可以进行选择性阅读。初级工可选书中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操作要求和安全常识 等内容,中级工可选择除带"*"外的全部内容,高级工则应掌握全书内容。 本书共分为十章,依次为储油罐、输油管道、油库用泵、油库用阀、油品的装卸设施及作业、油库工 艺与油库调度常识、散装油品人工计量、流量计计量、油品损耗及其管理、油库安全技术知识等,基本涵 盖了油品储运工应知理论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加入WTO后,对我国的人才会产生怎样影响?如何更好地把握加入WTO后的发展机遇,是我们企业领导人和人力资源开发部门工作人员必须考虑和研究的一大问题。一、我国人才现状1.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却不是一个人才资源大国。中国有13亿人口,农民就占80%以上,有10多个亿。1999年我国就业人口有7.06亿,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仅占3.8%,而初中以下的占80%以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人才数量特别是高素质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而这些高素质人才,又大多数在领导机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而企业很少,…  相似文献   

20.
程莉薇 《中国市场》2007,(35):60-61
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广大农民。由于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科学文化知识比较匮乏,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要建设新农村,就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队伍,为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