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6 毫秒
1.
商务部将与天津市合作共建天津国家会展项目,该项目是天津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集聚先进生产要素、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伴随着天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和利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区域优势,不断创新职业教育新模式,紧紧围绕天津区域经济发展,滨海新区建设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国家战略需求,特别是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以国  相似文献   

3.
未来一年半到两年半期间,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全国最好用的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将全部建成启动,将打破大型展馆和主办单位之间单一的"甲乙方"模式,将打造真正的会展服务一站式平台,还将筹划组建天津会展股权投资基金,希望借助资本的力量助力天津会展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呈现的是天津自贸区的建设现状,分别从它的建设的基础条件、区域划分、功能定位、发展模式及海关监管来叙述,北方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两个国家发展战略为天津自贸区建设带来的机遇进行了分析。但是由于天津自贸区还在稳步的建设发展中,而上海自贸区已经成立了有一段时间,呈现出完整的体系,所以文章最后对天津自贸区基于上海自贸区的建设进行了战略性对比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2016年国家新设立了5个自主创新示范区,至此我国自主创新示范区总数达到了16个,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而天津国家自主创新区建设也到了关键时期。本文通过对天津不同层面区域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思路、取得经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以期为天津自主创新示范区后续建设及其他新设立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9年对国家会展中心(天津)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年,3月29日,国家会展中心(天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崭新的开始。6月26日,中津防务车辆装备展举办,首创项目未完工既办展的先河。7月29日,钢构首吊成功,项目施工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一个又一个的里程碑见证着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乘风破浪扬帆启航。  相似文献   

7.
赵革 《中国海关》2018,(12):32-34
改革开放40年来,天津海关始终着眼国家发展大局,坚持“因天津而立,依天津而兴”的理念,秉承在事业发展和生动实践中熔铸而成的职业精神,不断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深化改革、勇于担当,在履行法定职责、维护国门安全、服务国家外贸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值得深入回顾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只有创新内需型和创新外需型发展战略,才能保证一个国家持续、长久的发展文章指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文化落点,一是围绕创新文化的构建,培育全民族创新精神;二是立足创新环境的建设,弘扬以"和"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三是依靠文化产业的承载,提升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在不断增高,低碳产业园区发展模式虽然还处于项目的起步阶段,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已经有成型园区可以作为参考。本文针对低碳产业园区内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且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模式、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模式、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电谷"模式、天津南港工业区模式等为例,对中国低碳产业园区发展模式进行阐释,并对其选择路径展开讨论,旨在为项目研究人员提供有效的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10.
12月28日下午,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价格体系发布暨项目交流会结束之后,参与2019会展产业展洽会的领导和嘉宾分两批实地参观考察了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的建设情况。记者跟随着第一批考察团乘车前往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施工工地,还未进大门,就能看见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气势恢宏的建筑框架.  相似文献   

11.
<正>据统计,截至目前,天津市被国家认定的"中国名牌产品"24个,"中国驰名商标"33个;被评为"天津名牌产品"242个。目前,已有13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天津,从而加快了天津品牌企业、名牌产品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2.
刘伟  喻鹏 《信息与经营》2011,(8X):151-161
天津,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渤海湾的中心,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明永乐初年,燕王朱棣将他到京城夺取王位时的渡口命名为"天津",意为天子渡河的地方,天津因此得名。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的天津,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大陆三大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这里拥有中国第四大的工业基地、第三大的外贸港口,居住着超过1000万的人口。解放前,天津曾为亚洲第二大城市,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的天津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天津逐渐背上了过去的包袱,没有及时实现发展的转型,在经济上一度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其他城市。自从2006年滨海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天津重新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天津人的传统风格多为务实、低调、能干且还有一些恋家,如今多数"走出津门,闯荡四海"的"海河儿女"已经事业有成,随着天津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房地产发展突飞猛进以及京沪高铁的开通等多重利好,使得他们有了更加充足的回津置业的理由。  相似文献   

13.
李欣  刘红云 《中国市场》2008,(45):67-68
廊坊位于环渤海经济圈腹地——首都北京和港口城市天津之间,其独特的区位,使其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物流经济"特色。廊坊市贯彻实施"打造开放创新之城、打造信息产业之城、打造和谐宜居之城"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引进高科技项目,发展会展经济、园区经济,使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4.
《化工科技市场》2006,29(6):62-62
从天津市发改委获悉,中石化天津100万t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将于2006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截至目前,为大乙烯项目配套的铁路扩能改造工程、30万t原油码头工程已经开工建设;与新加坡合资10万t/日海水淡化项目已经启动;地方化学工业与大乙烯工程对接的12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年内陆续开工。2005年11月份,国家有关部门核准中石化天津100万t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并同意天津大乙烯项目开工建设。这个项目将建设近20套世界级水平、国内领先的装置,总投资达到250亿元,是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后,国家批复天津市的第一个特大型项目。  相似文献   

15.
天津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在发展区域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再次拉近了两个直辖市的距离,天津经济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天津经济的发展给天津会展业带来了哪些机会?本刊记者采访了天津市商务委副巡视员高纪熙。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而基础设施建设是该战略的优先领域。国家审计作为"免疫系统",在"一带一路"倡议实现过程中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障碍和风险。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基础设施项目的特征,以国家审计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导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下基础设施项目审计路径,以期助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结合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国家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定位要求以及天津滨海新区自身的发展基础和临港产业区区位优势,认为大型重型装备制造业将成为天津滨海新区临港产业区今后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天津自贸试验区成立两周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全力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在金融开放创新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加快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实体经济开展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需要。为切实加快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与改革进程,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需要优化资本项目渐进开放的次序设计;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构筑"境内关外"资本项目"防火墙";加快推进内外分离型自由贸易账户管理体系的建立;探索功能性监管新体制、推进监管模式创新;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资金流动的监测和风险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2000-2006年位于北京、河北地区的出口企业的海关数据,构建内生异质性企业和天津"出海口"效应的微观引力模型,定量分析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天津对北京和河北出口企业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天津发挥良好的"出海口"效应,极大地促进了北京、河北出口企业出口贸易额的大幅度提升,显著提高了京冀地区出口企业的集约边际,从出口层面推动了京津冀三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对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化,天津自贸区是使天津发挥更大更强"出海口"效应的"强心剂",随着自贸区一系列贸易促进措施的实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可以预见天津自贸区将会发挥更好的"出海口"效应,成为京津冀企业对外出口的重要渠道,并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为天津自贸区的建设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天津未来的发展一定还是很快的,作为国家战略,滨海新区的工业体系、骨架能起来,但问题是小企业如果发展不起来,服务业发展不起来,老百姓富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