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振翔 《中国储运》2010,(11):90-92
动产融资监管业务概念、意义:动产融资监管业务分类:动产融资监管业务风险及防控措施:动产融资监管业务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动产抵质押担保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代露 《交通财会》2004,(11):26-30,33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动产融资状况,对动产质押与动产抵押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动产质押担保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担保机构现有动产抵押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质押监管,特别是动产质押监管的兴起和发展,让人比以往更加关注作为担保物权制度之一的动产质押。有法学家断言,动产质押已经衰落了。情况果真如此吗?间接占有制度在动产质押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方介入后,又是如何实现其相关职能的?一、动产质押的占有和间接占有民法学家王利明  相似文献   

4.
银行作为经营“信用”的高风险企业,存在着金融企业的固有风险,通常要采用担保方式来有效地规避风险,动产的质押和抵押担保就是其中的两种主要形式。由于银行没有物流经营资质和缺乏对动产管理的经验,于是便委托物流公司对动产进行监管,将风险予以分散。那么对于物流公司而言,动产(质押、抵押)监管的风险是什么呢?将如何对风险进行防控,又如何分散呢?下面以动产质押监管为主要形式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监管责任,是动产质押监管业务中的焦点问题,十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论物流公司应该承担怎样的监管责任。笔者以动产质押监管的委托关系为出发点,拆分保管责任,把质物的担保属性和物流公司的本身职能相结合,按照不同的业务模式,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来探讨物流公司的监管责任。  相似文献   

6.
《中国储运》2013,(8):39
动产质押,作为物流金融的一种产品,近十年来风生水起,已经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开展此项业务时,无论是银行、仓储企业,都面临着高风险。由于行业规定和法律的滞后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近年来动产质押中屡有案件发生。本刊的这一期"特别策划",邀请业内人士先从动产质押案件说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的金融物流业务中,同一标的物上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种或者不同种类的担保物权时,存在优先受偿问题,哪种优先效力更强,或更优先受偿?融资人违约,作为担保物的动产能否及时变现以获取优先受偿?  相似文献   

8.
对物流园区动产质押联盟发展模式进行探析,有利于释放园区中沉没的资本信用,充分利用园区中物流企业闲置资源,缓解动产质押物流监管企业各自为政的失信风险,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在阐述共享经济与动产质押联盟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动产质押联盟内可共享的资源,构建物流园区中动产质押联盟的发展模式,提出加强动产质押联盟间的协同与融合、促进联盟与成员的信息共享、优化联盟成员选择与联盟收益分配、完善信用评估与监督体系等建议,以期对动产质押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9.
万明 《中国储运》2010,(10):81-83
动产质押授信业务作为银行的金融业创新产品受到中、小企业的欢迎,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行业规范,动产质押贷款业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动产质物权凭证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经营网点多、仓储设施好以及主办众多的现货交易市场等有利条件,通过动产质押监管的方式为企业构建融资平台,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创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对于动产监管的担保物,物权法对抵押担保物(简称抵押物)品种有明确的规定,其包括现有和将有的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对于质押担保物(简称质物)品种物权法没有明确规定,实际上与抵押物品种相同,所不同的其是现有的,而不含将有的。对于质物和抵押物统称为监管物,在这里以质押为主加以论述,监管物除需特殊说明的以外暂称为质物。  相似文献   

12.
动产质押业务近几年的发展,可谓是如火如荼,大批物流企业趋之若鹜,但不容置疑,动产质押属于高风险的业务,各种隐忧始终相伴,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损失惨重。2012年,动产质押融资监管业务在这一年遭遇了自该业务产生以来的最大打击,由于重复质押、虚假仓单的泛滥,钢贸行业的信贷危机在长三角集中爆发,引发了一股钢贸老板跑路潮,在中物联评出的十件大事中,第十件大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项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都是获取利润,当某一行业利润高于社会平均利润时,很多企业就会转到这个行业,进入这个行业的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低价竞争,直到把这个行业的利润压到社会平均利润,与低价格相伴的是低成本、低标准、低品质和高风险,动产监管行业也在走同样的路。  相似文献   

14.
银行作为经营"信用"的高风险企业,存在着金融企业的固有风险,通常要采用担保方式来有效地规避风险,动产的质押和抵押担保就是其中的两种主要形式.由于银行没有物流经营资质和缺乏对动产管理的经验,于是便委托物流公司对动产进行监管,将风险予以分散.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动产和权利担保融资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现作出如下决定: 一、自2021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 二、纳入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范围的担保类型包括: (一)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 (二)应收账款质押; (三)存款单、仓单、提单质押; (四)融资租赁; (五)保理; (六)所有权保留; (七)其他可以登记的动产和权利担保,但机动车抵押、船舶抵押、航空器抵押、债券质押、基金份额质押、股权质押、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质押除外.  相似文献   

16.
吴亚斌 《中国储运》2009,(10):85-87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向银行贷款,可以采用法人或自然人信用担保形式,亦可采用不动产,以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或机器设备等作为抵押来取得资金。而供应链金融业务打破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传统思维,创新引用处于流通领域中的动产来质押融资。物流融资业务是一种在国外首先出现的新型的融资服务,是属于金融新工具的一种,是银行授信贷款业务的扩张和延伸,物流融资业务是银行与物流公司共同合作,为拥有在库、在途货物所有权的企业提供以货物或代表货物权利的凭证为质押的新型融资授信服务。  相似文献   

17.
质押是担保物权的主要形式之一,分为权利质押与动产质押两种。按照《物权法》规定,权利质押又分为七大类,其中第三大类是提单质押和仓单质押,属于提货权利质押,前者是针对进口企业的到港货物,后者是针对仓库内的存储货物,  相似文献   

18.
贾凌莹 《中国储运》2014,(4):114-115
作为物流质押监管的企业,应该主动学会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规律,在质押风险和流通效率上做出必要的选择,因为此项业务,实际上是在承担风险的同时获取利润。如何提高利润,更有效地降低风险,似乎是一对矛盾体,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两者之间寻求最限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物流金融业务发展迅速,这种以仓单(舱单)作为物权凭证的贷款方式成为中小物流企业融资的又一崭新途径。然而,随着业务模式的不断创新和业务范围的急剧扩张,其中的风险因素也日益显现,案件频发,业内哗然,一些物流企业甚至打算缩减业务甚至退出这一领域,我们不禁要问,仓单质押融资模式怎么了?还能发展下去吗?出质人、质权人、监管人三方该如何在目前的乱局中找到各自正确的方向?本次话题,我们邀请三位嘉宾,他们根据自身所处的位置和立场,阐述自己的观点,共话物流金融的今天与明天。  相似文献   

20.
顾建明 《中国储运》2012,(9):113-115
动产质押属于高风险的业务,各种隐忧始终相伴,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灾难。如何有效规避风险成为质押业务能走多远的关键所在.对于控制风险.见仁见智,而强化业务评审管理,控制系统性风险则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