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粮食进口快速增长背景下粮食贸易格局转变视角,利用中国和国际大豆、玉米、小麦和大米的月度价格数据,采用VAR-BEKK-GARCH模型剖析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和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协整关系,而国内外玉米、小麦和大米价格间不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国内外粮食价格传递效应上存在差异,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双向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国内外玉米价格间存在单向的均值效应和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国际小麦和大米价格波动传递效应较弱,而中国大米和小麦市场对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贸易格局转变形势下,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效应有所强化,但是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协整研究方法,通过Eviews计量工具,从统计学角度对国内主要大米(粳米、籼米)市场近年来的协整状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内主要粳米和籼米市场大部分都有协整关系,价格变化表现出“销区市场影响着产区市场”的状态,其中,粳米市场的价格中心在浙江,而籼米市场价格中心在广东。  相似文献   

3.
玉米、豆粕与饲料市场的价格联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配合饲料两种主要原料玉米和豆粕价格的波动对育肥猪饲料、肉鸡配合饲料和蛋鸡配合饲料价格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表明,玉米和豆粕价格对3种饲料价格的影响存在差异;玉米和豆粕价格同3种饲料价格存在协整关系;原料价格波动是3种饲料价格波动的原因;从短期看,原料市场价格波动对饲料产品价格的引导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4.
我国北方小麦收购市场与面粉零售市场的整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我国北方主要小麦收购市场和面粉零售市场之间的整合程度.结果表明,小麦收购市场和面粉零售市场之间存在长期整合关系;随着小麦购销市场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市场价格信号传递速度加快,小麦市场与面粉市场之间也存在短期协整关系.就因果关系而言,既存在上游(小麦)价格引起下游(面粉)价格的变化,也存在下游价格引起上游价格的变化,价格信息传递并没有固定走向.  相似文献   

5.
粮价,人们习惯称之为“百价之基”,它无时不刻地牵动着人们的心。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粮价的上涨,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一系列食品价格的不断上涨。据新华社报道,由于受粮价上涨较快的影响,我国的CPI同比涨幅从去年11月份开始加快。粮食价格以及受其影响的食品价格在CPI中的权重在1/3左右,因此,粮价波动对CPI至关重要,人们会更加关注粮食价格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选取1978—2011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对中国粮价波动的成因进行实证。结果表明:粮食生产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粮食消费量、国际粮食价格、广义货币量和粮食库存量对粮食生产价格影响显著;粮食生产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粮食净进口量对粮食零售价格影响显著。而粮价波动的经济效应:2种粮食价格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不同;粮价上涨农民得到的很少;不能确定物价与2种粮食价格是否有关。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继大蒜、绿豆等出现价格疯涨之后,近期粳米、玉米、小麦等主要大宗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也呈现少有的上涨态势。如果说“蒜你狠”、“豆你玩”等人造热词的流行表明人们对于一定范围内的农副产品的价格波动尚可容忍的话,那么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价格的波动则加剧了国人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心。那么,如何看待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粮价的走势?我们又该如何有效应对呢?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实证分析了在用途上具有一定替代性的小麦期货交易品种(强筋小麦和硬冬白麦)每日连续(nearby)期货合约价格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强筋小麦与硬冬白麦期货合约价格之间存在着较弱的长期协整关系。该协整关系对两个小麦品种价格波动的短期失衡都有显著的系统调节作用,其中对硬冬白麦价格波动的修正作用要强于对强筋小麦价格波动的修正作用。在短期内,强筋小麦和硬冬白麦的价格波动同时受到自身和对方滞后期价格波动的影响。另外,CBOT小麦价格波动对硬冬白麦价格有显著影响,而对强筋小麦价格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玉米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协整分析,检验了各影响因素与玉米产量之间的长期均衡以及短期动态均衡关系.研究表明,玉米产量与玉米种植面积以及玉米出口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玉米种植面积每增加1%,玉米产量增加1.606635%.最后,根据协整分析结果,提出增加玉米产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目前国内关于粮食价格、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机制的研究.选取2001年7月至2012年12月的月度数据,通过VAR进行了粮食冲击效应分析,采用Johansen检验进行了三者因果的验证,合理解释了食品价格和粮食价格、CPI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论:在研究的时间段中,粮食价格和食品价格的增长都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增长;物价水平的上涨也会影响到粮食价格.但是,物价水平对食品价格、粮食价格对食品价格的变化却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该文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粮食价格与通货膨胀的相互关系.认为粮食价格指数与通货膨胀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二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粮食价格波动受其自身影响持续的时间较长,而通货膨胀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其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小于粮食价格对其自身的影响.仅存在通货膨胀到粮食价格指数单向的Grange原因.最后作者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中国玉米、稻谷、小麦、大豆、棉花、白糖、猪肉7种主要农产品之间的长期价格均衡与价格传导路径。考虑到单次回归结果对样本期的敏感性,本文在总样本期内通过滚动窗口抽选了多个子样本期重复进行协整检验并回归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玉米、棉花和白糖处于价格传导链的基础地位,小麦和大豆处于中间环节,稻谷和猪肉处于末端环节。其中,玉米价格与其它农产品价格之间通过协整检验的次数最多,且玉米价格在协整系统中被识别为弱外生变量的频率也最高。考虑到玉米种植区域广泛、总产量高、用途丰富、产业链深度与广度都较高,且玉米价格与原油价格的联系紧密,本文认为玉米是中国农产品价格稳定中的"锚"产品。政府应当加强对玉米市场的重视,在对农产品制定价格调控政策时要充分利用玉米作为"锚"产品的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13.
最近,俄罗斯等主要小麦出口国遭遇严重干旱,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国内市场粮食价格会不会受到国际市场粮价走势的影响?国内粮价形势如何?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请他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一季度,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升,二季度大米价格冲高回落,小麦、玉米价格继续走高。下半年,全球粮食产需关系有所改善,小麦、大米市场供应增加,价格可能高位有所回落;玉米市场产量下降、需求旺盛,预计价格将继续上扬,国际粮价总水平可能稳中略有下降,但整体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自去年下半年麦收开始,我国粮食市场走出自1998年以来长达6年的低迷态势,粮食价格出现全面上涨.这次粮价上涨首先表现在粮食产区,很快传递到粮食销区,引发全国范围内包括玉米、小麦、稻谷等主要粮食品种市场价格全面上扬.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会对国内粮食价格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和途径一直是农产品价格领域的研究热点。[方法]基于2002年1月至2017年6月的月度数据,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国际大米价格与国内大米价格的长期均衡与短期输入关系,在考虑国内大米价格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大米价格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检验了大米与其他粮食品种价格间的整合关系。[结果](1)国内大米价格与国际大米价格保持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国内大米价格对国际大米价格波动的弹性为00226。(2)国际大米价格对国内大米价格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前提下,国际大米价格每上涨1%,国内大米价格会上升约01%。(3)Johansen协整检验表明大米会与其他粮食品种价格保持长期整合关系,国际大米价格上涨可能会通过间接渠道传递至国内大米市场。[结论]因此不仅需要关注国际大米价格对国内大米价格的影响,还需要关注其他粮食品种对大米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分析了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利用BEKK模型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未表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但随着粮食市场开放程度提高,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的协整程度逐渐增强;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影响效果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中国粮食市场开放强化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协整分析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大米、小麦和玉米三种产品的农户收购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以及国际价格相互之间的价格传导,以及不同省份批发价格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贸易政策限制,三种谷物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国内外价格传导不充分;谷物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谷物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的整合程度较高,价格传导比较充分;谷物批发价格与农户收购价格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价格传导不充分;不同省份小麦和玉米的批发市场整合性较高,而大米的批发市场整合性较低。  相似文献   

19.
粮价与CPI     
<正>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2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分类数据显示,粮价同比上涨了3%,将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推高了约0.09个百分点。据此推算,粮食价格上行对居民消费价格的直接影响只有约6%。笔者由此联想到三点。一是粮价变化对CPI的影响减弱,如12月份蛋价上涨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2个百分点,居然是粮价影响的1.3倍。一个"小鸡蛋"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大米价格一路飚升,国内大米价格却出现了相对回落的走势。由于CPI一直在高位运行,政府面对高CPI压力,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个:一是释放库存,压低粮食价格;二是提高银行准备金率,收紧流动性。虽然政府压低市场粮价非常成功,但CPI并没有因为粮价下降而回落。为什么政府唯独压低市场粮价取得成功、而其他商品价格却一路疯涨呢?其实答案很简单:政府要低CPI,粮食企业要低价收购农民丰收的夏粮。换句话说,政府和粮食企业现阶段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