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用企业家的血统来思考根据麦肯锡研究数据,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只有约3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到第二代。将集团交给儿子掌控的方太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茅理翔,就曾说“接班不利,比金融危机还厉害”,并表示民营企业发展面临交接问题,200万家企业将被淘汰。  相似文献   

2.
张武军 《经济界》2003,(2):28-31
家族企业的职业化管理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家讨论和关心的问题,在二月十五日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三届年会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教授、联想集团柳传志董事长、慧聪集团郭凡生董事长、红豆集团周海江董事长就此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的家族企业中,家族必须 绝对控股,家族企业的股权安全系数在 70%到90%之间。”在位于浙江省慈溪 市经济开发区的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总部 接受采访时,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语 出惊人。 在多数论者看来,家族企业要想做 大做强,股权的不断稀释当是题中应有 之意。就此来讲,茅理翔无疑属于保守 一派。前者结论的得出,缘于西方国家 家族企业航母的发展轨迹;而茅理翔的 结论,则是基于方太在中国的成功。 革命与改革孰是孰非,答案因企业 具体情况而异。方太集团作为样本所能 给我们提供的,只是中国家族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9—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比较了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所履行的环境责任差异,研究了控股家族涉入对企业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家族企业比非家族企业更少地履行环境责任;在家族企业中,所有权比例的增加会显著降低环境责任水平,家族成员出任董事长会象征性地披露更多环境责任信息,家族涉入时间与环境责任之间总体上呈现出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家族企业会有选择地履行环境责任以维护家族声誉同时减少经济利益损失,控股家族涉入对环境责任的影响在创业型和非创业型家族企业中有所不同,在强制披露的企业中所有权比例对企业环境责任的消极影响会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5.
罗声 《英才》2010,(1):132-134
这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科氏工业集团现任董事长查尔斯·科克说.“除非我死了,科氏才能上市”。  相似文献   

6.
经理人在家族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很重要,这是很多家族企业的老板一致认可的问题,但是,实际上作为经理人,在家族企业的工作中也体现出很多的无奈与困境,经理人在家族企业管理中有哪些困境?  相似文献   

7.
家族化是我国民营企业的特征,家族企业控制模式差异对公司绩效是否产生影响及其路径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利用沪深A股家族上市公司2007-2014年数据,研究发现,董事长或总经理在集团企业担任高管以及借壳上市的家族企业具有更高的市场业绩,而实际控制人出任上市公司高管和集团管控有损于市场业绩;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上市公司控制模式通过最优资本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公司绩效。家族企业控制模式差异对公司绩效的不同影响丰富了家族企业治理机制的研究文献,路径分析扩展了家族企业控制的研究内容,为家族企业治理机制的改进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家族企业传承问题是家族企业发展中最敏感又最易发生障碍之所在,家族企业传承问题涉及到企业的所有权分配、兄弟姐妹接班、家族企业财产保护、家族企业财产规划、家族企业成员的冲突解决、家族企业从业人员职业发展、家族企业股东以及家族企业的所有权转移等各种问题。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直接关系到家族企业的生命延续是否顺畅。  相似文献   

9.
范德维德显然忘了一点:在让渡控制权方面,家族企业的绝大部分家族都很“顽固”家乐福“突如其来”的内部冲突最终以董事长范德维德的辞职而告一段落。这是一场典型而又具有非典型特征的冲突。表面看,这是不少家族企业的常态——控股家族与公司管理层翻脸,但家乐福的情况似乎没这么简单。与菲亚特、新闻集团等家族企业不同的是.家乐福并非传统的家族企业,即其控股家族(哈雷家族)并非家乐福创始人。1998年,范德维德投奔  相似文献   

10.
去年末,第六届创业与家族企业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开幕,国内外专家学者、家族企业掌门人及创业精英济济一堂,共同探讨家族企业的管理与传承问题。研讨会上,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陈绛平老师的一项研究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纯女孩家庭家族企业如何继承?  相似文献   

11.
“占中国经济总量70%~80%的民营企业中,有90%以上是家族企业。”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披露了这样的数字。但是,我国家族企业的经营年限平均为8.8年,一半以上的(59%)企业成立于2001年之后,相比欧美发达国家那些已经传承到了第四代甚至第五代的家族企业,我国很多的家族企业还处于婴幼儿时期,在管理手段和制度建设上存在很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特别是员工激励方面,问题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12.
家族企业是魔鬼还是天使?是企业资源还是企业障碍?家族企业的旧瓶能否装进新酒?为什么说家族企业权力交接之时,就是家族企业最为脆弱之际?家族企业经历怎样的分娩阵痛和曲折之路?家族企业是任人惟亲还是惟贤是举?入世给中国家族企业带来了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中国家族企业与西方家族企业有哪些不同?制约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瓶颈是什么?中国家族企业究竟向何处去……由北京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策划,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家族企业》将对这些问题一一给予回答。  相似文献   

13.
家族企业接班人选择问题是近年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要话题。选取2008—2018年沪深两市上市的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审计成本角度出发,分析了职业经理人对审计费用的作用机制,检验家族企业聘用职业经理人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表明:聘用职业经理人的家族企业支付的审计费用更高;在两者之间同时存在代理成本效应与声誉效应,但代理成本起主导作用,声誉效应可抑制审计费用的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聘用职业经理人的家族企业,其代理问题更为严重,内部控制较差,但这与高管的任职年限有关,职业经理人任职年限更长,内部控制状况更好,但同时代理冲突也在增加。因此,家族企业在选任职业经理人作为继任者时,应多关注其带来的代理问题,进行利益权衡,同时应该关注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与治理。  相似文献   

14.
职业经理人在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如何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职业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管理经营的专业能力已经成为规模化家族企业进一步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文章分析构建我国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的必要性,并对当前家族企业在对职业经理人进行激励约束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内部监督与外部约束结合的较为科学合理的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从而为推动家族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和永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从家族企业文化的视角,分析了目前我国家族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家族企业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为研究家族企业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分析框架.本文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出发,结合社会学中的信任理论,对家族企业的问题作了深入探讨,以此来论证家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美国家族企业存续中的职业生涯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族企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革”期间曾被转让和取缔,改革开放以后再度兴起,近几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有关家族企业今后的发展问题,诸如家族企业的发展战略、融资渠道、社会化信誉机制、社会化人力资源条件等等,在理论界已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本文以美国为例,对家族企业继承的人力资源规划问题作一些粗浅分析,希望对促进我国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家族企业存续中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提出家族企业构成了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估计,家族企业在世界各国所占的企业数量比例高达65%--90%。75…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中国几百万的家族企、№而言,在未来10年至10年,将会出现交接班的高潮。为了亿万财富主人的变更,为了中国家族企业的长久传承,中国的家族企业需要探寻更多的解决中国家族企业未来继承之路的方法。当初,因“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曾借助他国的经验实现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同样,国外大量家族企业成功与失败接班与继承的经验,或许也能为中国的家族企业解决继承问题带来一些值得借鉴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对于家族企业,目前国内的专家学们是褒贬不一。有的人针对家族企业存在的弊端,关注如何改革的问题;有的人关注家族企业的优势,认为家族企业的管理成本低、效率高。  相似文献   

20.
家族企业是我国改革的新生力量,也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长期以来,民营经济的社会地位所得到的社会和政府的支持与其在社会经济中的贡献十分不符,最为严重的是融资问题。家族企业的资金短缺已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家族企业融资问题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