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峡两岸金融合作若干问题的探讨徐冬根一、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自1979年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大陆与台湾两岸之间经济、贸易、投资合作关系得到迅猛发展。在贸易方面,两岸经香港的转口贸易达到2767亿美元,比1987年增长18倍,其中,台湾方面获得...  相似文献   

2.
大陆与台湾间的贸易关系是两岸交往最基本的关系,此种关系的产生和拓展,促进了两地经济的发展。清代(1644年至1911年)是两岸贸易发展的重要时期,其间台湾先后经历了荷兰占领、郑氏治台、清政府治理、日本占领四个时期。受两地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海峡两岸间的贸易关系呈现出阶段性。本文拟就这267年间,两岸贸易发展变化及表现出的特点等问题进行探讨。1645至1682年是大陆台湾贸易不稳定发展阶段。海峡两岸贸易关系的出现,始于大陆东南沿海渔民和商人的活动,正是他们的活动使来代仍处于原始经济形态的台湾原住民有了进行物品交…  相似文献   

3.
一、两岸贸易现状与问题由于自然资源秉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海峡两岸之间的经济一直具有很大的互补性。但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这种互补关系在本世纪扣年代到肥年代,几乎无法加以利用,两岸贸易基本处于停顿状态。据统计,1978年,两岸经香港的转口贸易仅4679万美元。其中台湾从大陆的进口4674万美元,占99.9%,大陆从台湾的进口不到5万美元,仅占0.1%左右。1979年,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两岸的贸易有所发展。1988年,台湾方面也回应台湾民众的要求,放松了有关的规定,这使两岸贸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后,两岸关系风风雨雨,时…  相似文献   

4.
大陆与台湾一水相隔,海峡两岸的贸易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这种贸易起源于隋朝,至清代达到高峰。清季甲午战争失败,台湾沦入日本侵略者之手,但大陆对台贸易并未停止。一九四五年,台湾回归祖国,随之因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台湾与大陆再次中断来往,两岸  相似文献   

5.
<正>台湾自2010年与大陆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后,即将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列为两岸经济互通交流的重要谈判议题,历经2年多谈判,2013年6月21日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正式签订。由于协议范围牵涉甚广,再加上服务业占台湾岛内生产总额(GDP)将近70%,因此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签署,成为近来岛内最受瞩  相似文献   

6.
<正>一、序言海峡两岸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放探亲至今热络的通商、通航、通邮不过30余年,仅以两岸的双边贸易方面来看,2012年台湾对中国大陆出口为1187亿美元,进口436亿美元,顺差达751亿美元,大陆早已取代当年美日贸易伙伴,而成为近期以来台湾的最大贸易出口和顺差地区,占了台湾全年贸易出口总值约40%。  相似文献   

7.
2007年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一年来,台商对大陆投资或台资企业在大陆的经营活动,受大陆经济环境变化与一系列重大经贸政策出台影响出现重大变化与调整,台商在大陆发展进入新一波转型期。海峡两岸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两岸贸易磨擦与经贸纠纷问题变得更为突出,两岸经贸格局正在出现新的变化。2008年,两岸经贸关系将继续呈现结构性调整与变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计算中国大陆加入WTO以来中国大陆出口的垂直专业化比率,以及东亚各经济体的中间产品的来料比率及其贡献,本文发现,无论是在出口总量上,还是在台湾地区出口到中国大陆的主要产品,其对中国大陆垂直专业化的贡献程度从2002年以来一直在下降。这表明中国大陆不断深化的开放并没有促进海峡两岸产业链的进一步深化,相反,受此前台湾的"戒急用忍"政策所至,海峡两岸产业互补性垂直分工减弱。进一步采用GTAP模型模拟中国大陆参与东亚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各种不同场景,结果显示,通过ECFA参与中国大陆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三种模式均有利于提高台湾来料对大陆出口垂直专业化的贡献度,有利于台湾走出在东亚分工体系中被边缘化的困境,优化海峡两岸产业垂直分工体系。反之,如果中国大陆率先与其他东亚国家实现全面贸易自由化,会给两岸产业垂直分工模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台湾入世对岛内整体经济和长期发展具有正面影响,无论对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还是产业结构、就业人口等,均钭明显提高或改善。但短时期内,原先受保护程序的较高的、生产成本较高的产业,如农业、部分工业产品及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的服务部门,将面临强大的外来竞争压力。入世后,两岸贸易障碍的逐渐解除,使得两岸市场扩大开放,规模持续扩大。台湾将放宽进口大陆产品的限制,对大陆贸易顺并现象将会改变。另一方面,大陆因入世削减关税和其它市场开放措施,有助于台湾产品出口大陆,但同时也面临其它国家相同产品的竞争。两岸贸易关系将与其它外商趋于一致,两岸贸易纠纷增多,应在不违反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按照WTO精神协商解决。台商赴大陆投资规模也将扩大,进而带动两岸贸易的加速发展。贸易及投资的相互作用,使台湾对大陆市场的依赖进一步提高,更可促成两岸直接贸易。但两岸直接投资问题无法藉两岸入世解决,大陆资本流入台湾将会有限度开放。  相似文献   

10.
海峡两岸创业风险投资的比较分析表明,大陆与台湾创投发展各具特色、各有优劣,在新的形势下两岸创投在相互竞争的同时,更需要相互的交流与合作。然而,目前台湾和大陆都还存在较多制约两岸创投合作的因素,因此,应采取积极的对策,促进两岸创投实现深层次合作。  相似文献   

11.
两岸加入WTO后,有关服务贸易的承诺,台湾开放力度比大陆更胜一筹。ECFA签订后,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有所推进,大陆比台湾更加积极。本文结合一些服务行业的指标评估了目前福建与台湾服务业合作现状和未来ECFA可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黄建忠  袁姗 《亚太经济》2011,(4):130-136
两岸加入WTO后,有关服务贸易的承诺,台湾开放力度比大陆更胜一筹。ECFA签订后,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有所推进,大陆比台湾更加积极。本文结合一些服务行业的指标评估了目前福建与台湾服务业合作现状和未来ECFA可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两岸贸易总体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HS分类数据,对两岸水果贸易的竞争力进行测算和分析。本文认为,两岸水果贸易受政策影响较大,台湾当局对大陆水果的设限严重制约了两岸的水果贸易发展;两岸水果贸易严重不对等,大陆是台湾水果重要的出口市场,但在台湾的水果进口市场上,大陆市场的地位较低;未来大陆在台湾水果出口市场中的地位还将继续上升,但"马政府"为兑现选举承诺,坚持不谈有关农产品开放或关税降低的议题,大陆水果仍将难以进入台湾市场。  相似文献   

14.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将对两岸经济合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大陆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保持高度增长的态势,台湾是极具潜力的投资目的地。ECFA对于大陆企业投资台湾有着积极的影响,大陆企业应该抓住机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进军台湾市场,促进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分析了台湾总体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台湾对大陆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台湾的贸易要发展,必须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因此,本文还就发展台湾总体贸易和发展海峡两岸贸易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而言,中国大陆和台湾服务贸易门类发展很不充分,高端服务业发展滞后,但台湾服务贸易竞争力强于大陆。分部门看,大陆在旅游和建筑行业竞争力较强,而台湾在运输服务行业竞争力较强。同时,两地出口相似性指数较低,说明两岸服务贸易互补性较强,有开展合作的广泛空间。为了促进两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需要重视经济发展在服务贸易竞争力中的基础性作用,有针对性的选择贸易政策,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加强经贸往来和加快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贸交流朝着制度化、机制化方向发展,为两岸经贸交流开创了新的局面。1~10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8364亿美元,其中.我对台湾出口160.1亿美元.自台湾进口676.3亿美元。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1974个,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4.2亿美元。台湾是我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五大投资来源地。但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两岸贸易投资有所下降。对此.大陆紧紧抓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动态     
第二届两岸台湾优良农产品洽商大会开幕 12月1日,由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和台湾优良农产品发展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台湾优良农产品洽商大会暨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洽谈会”在北京开幕。台湾优良农产品发展协会50余家台湾农产NT企业参加展会。  相似文献   

19.
“积极主动、发挥优势、互补互利、共同发展”是中国政府发展对台湾经贸关系的总方针。到目前已形成以间接贸易和台商到大陆投资为主体,涉及产业和科技交流、劳务合作、金融往来及产品展销等多种形式的格局。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发展到今已达相当规模。据海关统计,1994年两岸间接贸易额为16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大陆  相似文献   

20.
<正>两岸企业共享"和平红利"2011年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正式实施的第一年。检视ECFA元年成绩单,表现亮眼,显示ECFA确已为两岸企业界带来显著的实时经济效益。主要的观察指标是这一年来的相关贸易表现。根据中国大陆海关统计,2011年1至12月自台湾进口总额为1,248.95亿美元(约合新台币37,4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大陆方面给予台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