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7 毫秒
1.
日本推动东亚国际循环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本致力于推动东亚国际循环型社会建设的背景是循环资源的跨国移动;目标是促进东亚国际循环型社会的形成和构建东亚国际资源循环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实现东亚地区循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处置,强化防止循环资源非法输出入的对策,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循环资源跨国移动的机制等。日本推动东亚循环型社会建设的经验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我国有必要积极开展宏观层次上的国际循环型社会的建设,这是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的需要,是解决我国循环资源跨国移动问题的需要,也是发挥我国应有作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依法行政的日本式循环型社会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高速增长后的日本社会曾是一个“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浪费型社会.为摆脱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获取21世纪经济的持续发展。日本转变发展模式。努力建设循环型社会.日本立法先行、依法行政地建设循环型社会的经验。无疑对经济高速增长着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着重介绍了日本现行的循环型社会法律框架和依法处置废弃物的方式。并就借鉴日本经验,推进中国的循环型社会建设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最重要的法律是《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这一法律于2000年6月出台,该法是日本向循环型社会进军的宣言。此后,日本又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法律,包括《家电循环法》、《汽车循环法案》和《建设循环法》。通过立法回收垃圾,建设循环型社会是很有意义的。政府  相似文献   

4.
《改革与开放》2005,(7):1-1
<正>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最近,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通知》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五个方面提出了今明两年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并提出了加快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七个方面的措施。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部署  相似文献   

5.
论环境教育构筑日本循环型社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2000年,日本颁布《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把建设循环型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作为日本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目标.环境教育对提高日本国民意识、构筑日本循环型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学校、企业、社会领域的环境教育,充实环境保护宣传,日本循环型社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节约型社会与循环物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越来越严厉的环境和资源约束,我国政府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节约型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出了完整的循环物流概念,并从循环物流的角度,探索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宝兰 《乡镇经济》2005,(12):32-3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突破我国目前在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资源、环境瓶颈,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理论上论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徐良峰 《杭州研究》2006,(2):7-11,32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央应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生态环境负荷日益加重的新形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认真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对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宋违军  王健 《山东建设》2005,(23):40-41
我国人均资源和能源相对贫乏,所以,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国策。建设节约型社会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建筑业作为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大户,其节约型的发展模式无疑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十分重要的环节。节约型建筑业的内涵包括“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环保”等内容,建筑节能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2月24日,《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历经半年多的酝酿和反复修改,终于获得国务院的正式批复,该《规划》是我国由国务院正式批复的第一个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实现了循环经济由理论到实践的重大突破。《总体规划》围绕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和循环型社会建设,提出了着力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探索循环型农业模式,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日韩废弃物处理制度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韩等亚洲国家人口密度高,共同面临着急进的产业化所带来的深刻的环境问题,虽然存在着环境意识、政策水平和制度上的差异,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阶段、着眼点和具体举措各不相同,但在国际化、区域化趋势和地缘关系、风俗习惯等方面,内在的和外在的制度彼此趋同。废弃物处理是循环经济的核心问题之一,为了解决经济高速增长以及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所带来的大量废弃、资源浪费、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本和韩国较早开始了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事业,建立和实施了减少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必然发生的废弃物、安全处理等相应的制度,结果废弃物的再利用率持续提高,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日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尤其是作为其主导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汽车的整车物质循环、传统能源的节约、新能源的开发、新材料的使用等方面,都体现了循环经济特色,也为日本构建循环性社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日本汽车产业循环型发展的经验,对干要致力于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我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主体责任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周实 《现代日本经济》2007,153(3):30-33
循环经济是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把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循环社会作为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本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基本手段是立法,而在推动循环经济的各种法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日本循环经济社会推进基本法》,该法分别明确了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地方政府)、企业与公民个人的责任,其责任的分担与协作解决了环保与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这个方法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经济学家们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具体到城市建设中就是要建设生态城市。那么,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如何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来指导生态城市的建设,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日本发展静脉产业的措施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静脉产业作为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的重点领域和切入点,目前已经成为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的核心产业,在扩大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基于日本静脉产业发展的现状,对日本推进静脉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核心内容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中国静脉产业或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把家用电器回收处理和废弃物资回收资源化系统作为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6.
李伟 《特区经济》2007,(2):120-122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发展模式和理念的一场革命。发展循环经济,在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入手,阐述了广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广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是最新、最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理应确立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通过基本法和单行法相结合的立法思路将循环经济的基本制度法律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不断加快,居民收入和贫富差距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准确把握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找出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并积极加以解决,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证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蔡卓芸 《特区经济》2009,(5):288-291
主体间性虽是西方哲学中的概念,但自引入我国理论界之后倍受关注,这个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意义重大的"主体间性"本身隐藏和彰显着主体在交往实践中的生存论关系。本文试图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任务的当前境遇中,撇开了主体间性其他关系,只从主体(人)的交往关系中探讨主体间关系,旨在说明主体间从对抗、冲突、矛盾的不协调关系走向融合、平等、和谐的关系,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从理论到实践中的和谐人际关系路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福利经济学的分析工具,阐述了农村劳动力非永久乡城迁移是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的一种理性选择。比较了不迁移、非永久迁移和永久迁移之间的福利差别,从而明确非永久迁移比不迁移的福利大,而从长远来看,应引导农村劳动力向永久性迁移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