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經濟学人     
<正>张俊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思想史学会理事。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现代资本主义国  相似文献   

2.
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分析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明确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句话是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的经典表述。我们可以将马克思这一经典表述解读为: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形成的生产力基础的生产组织或劳动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研究,发现了这种经济形态的特殊运动规律。这就是说,《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在《资本论》的宏大的理论体系的展开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个根本的方法论原则,具体化为经济学分析的一系列规范:(1)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2)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3)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制约中分析人的经济行为;(4)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政治和法律的制度以及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3.
信用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集中论述了这一理论.马克思信用理论主要基于经济角度,动态分析了信用的内涵及特点、信用的演进与表现形式,并对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双重作用进行剖析.通过分析马克思信用理论,对照我国信用体系现存问题,我们可以得到有益启示,并用其指导我国信用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把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创立了<资本论>的方法论体系.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
《资本论》和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论》为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的指导思想,不仅是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特征的论述,更为重要的是其一般经济理论。其一般经济理论最重要析是市场经济理论。尽管《资本论》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中阐述市场经济理论的。其中的许多理论在抽去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规定性后,对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指导作用也非常明显。《资本论》中所概括的与资本一般和市场经济一般相关的经济范畴及其规律仍然可以分析当前的经济关系。虽然我  相似文献   

6.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是《资本论》的最基本的方法,决定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理论体系。历史唯物主义确定了《资本论》研究对象是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三位一体;辩证法确定了内部矛盾的展开推动范畴的运动和范畴形式(态)的变化,这种运动和变化形成了《资本论》的理论体系。《资本论》的科学方法论,对于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是科学的,对于研究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及其发展,也必须使用这些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资本论》中工厂管理协作职能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在峰 《当代经济》2008,(5):148-149
《资本论》不单单是一部论述资本主义政治和经济关系的著作.还包含了丰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内容。本文就《资本论》中的管理协作职能进行了初步分析,着重分析了书中资本主义经济管理性质和管理协作职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逻辑体系的各个概念范畴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发展的主观反映.因此,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仅仅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商品,必然无法清楚地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来龙去脉,《资本论》这一光辉的巨著也将变成一个不完备的体系;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归于商品一般,会否定范畴是变化和运动的属性;而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仅仅看作是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会弱化或忽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的重要性.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既可看成是历史上存在的作为资本主义历史前提的简单商品,又可看作是资本主义商品舍弃了资本主义关系的一般商品,这既是唯物史观的要求,也是辩证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论“生产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方式"一词在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的基本用法有两种:第一,指社会生产的类型或型式,第二,指社会生产的劳动方式。在讨论《资本论》研究对象时对"生产方式"一词的理解争论极大。根据马克思"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一贯分析原理并结合《资本论》第一卷的实际内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似应理解为"资本主义劳动方式"。"劳动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中介体。特定的劳动方式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同时受到特定生产关系的制约,具有显著的社会历史特征。马克思在《资本论》研究对象中首先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意味着他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时将直接生产过程中经济关系的考察放在了基础位置,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置于首位。我们应以《资本论》为范例,把劳动过程和劳动方式纳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0.
从2018 年10 月到2019 年1 月, 日本著名理论家不破哲三在日本共产党中央机关刊物 《 前卫》 上连续4 期刊载文章, 对马克思在 《 资本论》 中对于未来社会论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 不破哲三发表的 《 < 资本论> 中的未来社会论》 作为日本共产党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为21 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了理论智慧。 不破哲三在厘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界限的基础上, 准确把握了未来社会的样态和特征, 体现出日本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研究的鲜明风格, 树立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一面独特的旗帜。 当然, 不破哲三发表的 《 < 资本论>中的未来社会论》 也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 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资本论》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从内容来说,就是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但同时也讲社会生产的一般规律。我把经济科学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经济理论,另一类是应用经济技术理论。政治经济学就是基础经济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今天我何学习和研究《资本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就国内看,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把我们国家建设好;从国际上看,在理论上把《资本论》研究好,也是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总之,学《资本论》,要想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学《资本论》,要想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学《资本论》,要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如果学《资本论》,只是想《资本论》,那就不能学好,只会变成经院式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和必然发展,其代表作是《资本论》,它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发展和灭亡.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基础上,《资本论》的创作与展开层层递进,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首先是基本范畴的物质内容与表现形式的二重性分析,不仅找到了叙事起点,也始终贯彻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研究逻辑;其次是中间过程研究为理论深化和现实批判提供了坚实保障;再次是制度变迁的原因,从内部规律和外部因素探索为全面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趋势提供论证;最后是政治经济学从狭义向广义体系转化.严谨而开放的体系使《资本论》对旧哲学思维、资本主义制度和空想社会主义给予了有说服力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在历史逻辑上表现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并对其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其典型是《资本论》的俄国化与《资本论》的中国化.《资本论》俄国化和中国化,最重要的是运用《资本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分析俄国和中国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环境,得出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道路的结论.《资本论》俄国化和中国化取得巨大成就,就在于坚持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道路.《资本论》俄国化出现曲折和失败,在于没有很好地坚持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道路.因此,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要继续坚持《资本论》中国化,坚持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在历史逻辑上表现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并对其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其典型是《资本论》的俄国化与《资本论》的中国化.《资本论》俄国化和中国化,最重要的是运用《资本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分析俄国和中国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环境,得出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道路的结论.《资本论》俄国化和中国化取得巨大成就,就在于坚持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道路.《资本论》俄国化出现曲折和失败,在于没有很好地坚持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道路.因此,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要继续坚持《资本论》中国化,坚持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经济研究》2017,(5):10-14
<正>一、从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说起2014年以来,全世界都在谈论一位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的专著《21世纪资本论》。从书名与《资本论》刻意关联以及全书的结论来看,作者显然是用300年来资本主义历史上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新材料,在做马克思在百余年前所做的同样的事。我们不想妄断作者的立场,但从国内外的反应来看,大家公认,这部著作是近几十年来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成果中最有说服力的一个。在讨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之前讨论一部外国人的著作,是想借此提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在历史逻辑上表现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并对其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其典型是《资本论》的俄国化与《资本论》的中国化.《资本论》俄国化和中国化,最重要的是运用《资本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分析俄国和中国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环境,得出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道路的结论.《资本论》俄国化和中国化取得巨大成就,就在于坚持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道路.《资本论》俄国化出现曲折和失败,在于没有很好地坚持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道路.因此,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要继续坚持《资本论》中国化,坚持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经济利益关系,物质利益的具体内容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不同的经济结构就有不同的经济利益关系,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规定人们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在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8.
<正>书名:《帝国主义经济与政治概论》编著者:陈其人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9-10080-8出版时间:2013-12定价:33.00元内容简介:全书共分为六篇,第一至第三篇专门研究帝国主义经济,研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垄断资本主义殖民地的经济关系以及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和国外殖民地之间的经济关系等;第四篇专门研究帝国主义政治,不仅将帝国主义宗主国的政治上层建筑,而且将殖民帝国本身都包括在帝国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1版序言中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围绕着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词,展开了关于《资本论》研究对象的争论。  相似文献   

20.
一“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当作“资本论”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是广义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其中包括狭义的生产关系、流通关系、分配关系与消费关系。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从来没有没有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也没有没有生产关系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二者总是互相矛盾、互相对立而又互相结合、互相统一在生产之中。我们将生产分析看来,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