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WTO《反倾销协议》和各国反倾销法对于反倾销实践中的损害确定标准在大多数情况下所适用的都是第一条标准,即"实质性损害"标准;而对第二条标准"实质性损害威胁"标准却鲜有适用;至于第三条标准,即"实质性阻碍一国产业建立"的标准更是很少提及。但是,随着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以及中国国内新兴产业的日益发展,无论是在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反倾销案件中,还是在中国国内产业对外提起诉讼的反倾销案件中,适用"实质性阻碍一国产业建立"标准的情况均不断发生。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以下简称反倾销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依据反倾销条例进行的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相关活动,适用本规定。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以下简称商务部)负责反倾销产业损害的调查。涉及农产品的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由商务部会同农业部进行。第二章损害的认定第四条损害,是指倾销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实质损害是指对国内产业已经造成的、不可忽略的损害。实质损害威胁是指对国内产业尚未造成实…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的反倾销案例中,有关当局大都是采用确定倾销损害的第一条标准,即实质性损害的存在来确定倾销损害的成立,而对判定倾销损害存在的第二标准和第三标准却鲜有援引.文章试图通过对有关反倾销案例的观察与分析,阐明判定倾销损害存在的第二条标准即实质性损害威胁在反倾销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预警     
《进出口经理人》2011,(12):13-13
加拿大·石油管材 加拿大对华石油管材短节作出双反初裁 11月14日,加拿大对原产于中国的石油管材短节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初裁:涉案产品的倾销行为和补贴行为给加拿大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阻碍,或者实质性损害威胁。2011年9月,加拿大对原产于中国的石油管材短节进行了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  相似文献   

5.
据粗略估计,美国政府近几年进行的反倾销调查案件中大约有一半左右针对中国产品,并且逐年呈日益上升的趋势,日益成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随着中美之间贸易的继续增长,理论上两国应当遵守WTO的反倾销协议,但实际上两国又有各自的反倾销方面的国内立法,尤其是美国在执行过程中,常将国内法置于反倾销协议之上,而且反倾销协议原则性较强,操作方面常通过国内立法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6.
崔征 《WTO经济导刊》2004,(12):71-72
自2003年5月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接受申诉方申诉,立案开始对我国出口美国的21英寸以上彩电进行反倾销调查以来,该案就一直受到了我国政府和企业等多方关注,因为我们已经意识到在中国加入WTO后发展国际贸易的前进道路上,应对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是我国必将面临和解决的难题、关键。日前,笔者参加清华大学法学院举办的讲座,长虹代理律师并在产业损害调查中出任中国彩电全行业首席辩护律师的王晓麟(美国adwalader,Wickersham & Taft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介绍了该案的一些基本情况。本文为王晓麟在讲座中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目前印度已成为世界上发起对华反倾销案件最多的国家,并且打击力度不断增强。1992年以来,印度对中国产品频繁使用反倾销措施,且手段越来越严酷,具有涉案产品多、确认损害比例高、最终税率高的特点。印度对华反倾销案件涉及的产业较为集中,且对不同行业裁定的最终税率具有显著差异。使用Probit方法及行业数据考察印度对华反倾销案件裁定结果的影响因素,经验结果表明,印度当局在进行反倾销裁定时,综合考虑了政治、经济因素和中国特定因素,3类因素在裁定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裁定结果也受到国内利益集团的影响,并且对中国产品有很强的歧视性。  相似文献   

8.
“国内产业”是反倾销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国内产业”的界定也是有关反倾销当局对反倾销立案调查的前提。同时,“国内产业”范围的界定对倾销损害的确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决定了倾销损害是否存在以及损害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遭遇反倾销的因素 (一)遭遇反倾销的法律因素 1.反倾销实体法含糊不清 1994GATT及其相关协议中关于反倾销的确定(包括出口价格、正常贸易过程、结构价值、同类产品、正常价值、出口价格与正常价值的比较、生产成本、管理、销售和一般费用的确定、汇率的计算等)、损害的确定(包括倾销进口产品的数量和倾销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相关指标的考虑、同类产品的国内生产、实质损害、实质损害威胁、损害与倾销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国内产业的定义(国内生产者全体、地区市场等)、临时措施和价格承诺(临时措施的适用条件、价格承诺的条件等)、反倾销税的征收(包括征收的条件和方法、追溯税、轻税原则以及退还等)、反倾销税和价格承诺的期限和复审等关键法律名词。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新动向:2002—2008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国入世后至2008年,美国反倾销呈现出"总体上减少,对中国激增;总体上分散,对中国集中"的局面,对华反倾销呈现出强烈的严酷性和歧视性特征。在这一时期内,美国对华反倾销的行业分布十分集中,涉及化工业、钢铁业和机电业的案件占案件总数的比例接近80%,针对这三个行业的反倾销案件数、裁定损害状况和被征税率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美国反倾销税率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升级的态势,而针对中国的案件升级幅度显著高于全部案件的升级幅度。  相似文献   

11.
VOA探秘     
魏群 《国际市场》2008,(1):44-45
如果不是朋友出来接我,无论如何我也不能把大名鼎鼎的“美国之音”和华盛顿这栋不起眼的楼房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再论中国体育制度改革的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以对传统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作为前提。由于体育事业在社会生活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及其本身的多功能、多属性特征 ,决定了它的改革取向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并呈现出层次区分。同时 ,应坚持体育事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带着雨后的清新空气.我们在慈溪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了著名的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步入方太办公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方太的精品厨具展示厅。我们的目光刹那间被展示厅内一组组整体厨房设备和方太发展历程展板所吸引。一直以来.有一个误区.以为方太是香港的品牌.来到慈溪方太的厂区.看到这一幕幕方太的发展史.才深刻了解了这是我们民营企业的自主品牌。那么,创立这个品牌的主人是谁?它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茅理翔为我们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4.
褚虹 《国际市场》2009,(6):46-47
梁某与陈某均系上海某电器有限公司股东,梁某持有50.51%的股权,陈某持有8.744%的股权。2006年12月,梁某与陈桌签订《公司内部股权转让合同》,陈某将其持有的全部股权转让给梁某,转让价格为25万。梁某另外承担税金3万元。同月,梁某付清了全部款项。其后,梁某要求陈某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但陈某此时拒绝办理变更登记,要求撤销《公司内部股权转让合同》。梁某不同意,故以陈某与上海某电器有限公司为被告诉至法院,要求确认与陈某签订的合同合法有效,并要求陈某办理股权变更手续。  相似文献   

15.
16.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bleaching efficiency of activated sodium perborate at low washing temperatures and the resulting energy saving. The comparison of the washing efficiency of basic and activated detergent was based on practical washing tests. The types of dirt used were coffee, fruit juice, tea, blood and a soot-oil mixture. The washing temperatures were 50, 60, 70 and 80°C. The cleanness of the washing was determined by a whiteness measurement. The consumpt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was measured with a kWh-meter. 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 the more effectively all the types of dirt were removed from the textiles. With activated detergent a cleanness was obtained at 50°C and 60°C that was almost as good as with basic detergent at 80°C. The coloured types of dirt washed out more easily than blood or the soot and oil mixture. An average saving of 20% in the consumption of energy was obtained when the washing temperature was lowered by 10°C. With activated detergent, 45% of the energy consumed using basic detergent was saved with no reduction in the final cleanness.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形态。文章阐述了知识经济条件下 ,全球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 ,分析了中国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发展服务业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8.
吕琨 《北方经贸》2007,(4):96-97
我国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中存在盲目兴建旅游基础设施、盲目追求游客数量增加,对文物建筑和遗产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保护世界遗产不受旅游开发和经营服务活动的损害,需要从管理体制、人才培养、坚持功能分区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ibre content and method of application of selected interfacing fabrics on appearance of garments after repeated laundering. Experimental fabrics were three interfacings of 100% polyester sew-in, 100% rayon and 100% polyester fusible, and two white fashion fabrics of polyester/cotton durable press treated and 100% cotton. Thirty blouses were constructed and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representing six combinations of fashion and interfacing fabrics. Evaluation methods included appearance, dimensional stability and stiffness.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sed using t tests and Pearson rank ord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esults showed that method of applying interfacing fabric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appearance of the combined fashion and interfacing fabrics. Sew-in method resulted in satisfactory appearance throughout repeated laundering for polyester/cotton DP fabric. Deterioration of adhesive resin of fusible interfacings in the laundering proces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shrinkage and poor appearance. Also,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per cent shrinkage and appearance ratings indicating that as per cent shrinkage increased, appearance ratings decreased. Effect of fibre content of interfacings on appearance was not significant. However, interfacing fabrics were found to be the major contributor to shrinkage of composite fabric and not the fashion fabrics. Poor appearance of fusible interfacings was related also to per cent loss of stiffness.  相似文献   

20.
本刊第四期刊发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能否对部分股权行使“有限购买权”?》一文,颇受读者关注,有读者反映读了此文很受启发。近来,我国证券市场十分活跃,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继承,较一般的股权转让更为复杂,部分股民对此的“认知度”往往高,有的甚至模糊不清。本期“经济与法”特刊发施剑蓉《股东资格可以依法继承吗?》一文,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