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加工业:增长的永恒主题 食品消费的经济效益比房子、汽车大 目前,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在“八五”期间完成了由小康型向富裕型的转变过程,农村居民基本实现了温饱型的消费,并向小康型迈进。在城乡居民生活的渐进变化过程中,人均收入提高、物价下调,居民食品消费的比例在恩格尔系数上呈下降  相似文献   

2.
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414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3.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数据说明我们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  相似文献   

3.
城市人贫富差距有多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镇居民总体生活水平,已从温饱向小康水平迈进。到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728.5美元,每人每天消费接近2美元。从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来看,城镇居民家庭从1978年的57.5%降为37.7%,已从小康向富裕水平迈进。但与此同时,城镇职工、居民家庭收入差距迅速扩大,贫富差距急剧拉开,这种收入差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产业》2006,(11):79-79
居民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值,困际上通常用它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状况,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则达到最富裕水平。  相似文献   

5.
《上海经济》2014,(10):59-6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东部沿海地区消费需求呈现新的发展特点,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无论是从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还是衡量居民富裕程度发展系数指标都表明,东部沿海居民处于小康向富裕水平过度的阶段,与之相适应,东部沿海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享受型、发展型、服务性消费在城乡居民支出中的比重逐步增加,住房、医疗、保健、教育、文化、旅游、娱乐等个性化的服务性消费支出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6.
消费结构显示富有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随着收入的增加,购买食品支出的将逐渐减少,即恩格尔系数趋低。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用恩格尔系数衡量生活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30—39%的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1997年广东省富裕户的恩格尔系数为35.6%,说明富裕户生活总体  相似文献   

7.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止跌趋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对全国6.7万个农村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2000年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7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初步扭转前两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绝对下降的不利局面,显示出恢复性增长趋势。一、2000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特点1.食品消费支出下降,但质量改善。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支出820元,比上年下降7元,下降1.0%。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为50.1%,是改革以来的最低点,也是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消费质量逐步提高的重要标志。尽管2000年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下降,但调查数据表明,农村居民当年食品消费的质量仍有较为明显的改善,这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8.
据测算:1994年上海居民全部生活费支出中用于住房租金的比重约为1.1%,即每千元消费支出中用于支付房租的约有11元左右,若1995年租金提高50%,则将影响1995年上海居民消费价值总水平上升0.55个百分点,若1995年住房租金提高100%,则将影响1995年上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我国将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新阶段,其指数标志为人均GDP从3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下降至50%以下。按照国际惯例,这一时期国民消费水平会上一个台阶,即由温饱型消费转入小康型消费,从温饱阶段的满足基本需要转向小康阶段的追求生活质量。因此,优化消费结构,扩大服务消费,是当前亟需重视的热点问题。一如同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产业发展道路一样,我国目前正处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初城乡居民将处于消费结构变动的关键时期,扩大消费内需主要要通过消费结构升级来实现。就城镇居民而言,其消费升级的主题是以居住、交通通讯、教育等新消费热点逐步成熟带动消费走向较为宽裕的小康阶段;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题是由温饱型向小康型消费阶段迈进,恩格尔系数下降,教育文化、耐用消费品等新消费热点将升温。  相似文献   

11.
一、从需求方面分析1、城乡居民生活消费。1986年,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占全社会用电的比重为5.23%,其中:城市居民为3.03%,乡村居民为2.20%,到1993年这个比重分别上升到8.89%、5.08%和3.81%,这种上升的势头可以从两方面分析:(1)住宅建设。建国以来,尤其  相似文献   

12.
据珠海市统计局城调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珠海市居民的文化消费结构呈现以下特征: 一、居民对娱乐型文化消费兴趣有增无减,支出连年增加,在文化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为64.8% 1992年珠海市居民在文化消费方面的总支出为人均397.7元,其中娱乐型文化消费,包括购买文娱用品及文娱费,其支出为257.8元,所占比重为64.8%,占绝对优势;与此相反,知识型的的文化消费,包括教育费支出  相似文献   

13.
一兵 《浙江经济》2002,(24):28-29
小康、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界定小康,是一个衡量国民生活水平状况的概念,属于经济范畴。国民生活水平的状况,通常又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对于国民生活水平状况的衡量,目前主要有两种参照标准:一个是以消费结构为参照系数的标准,即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在整个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经济学中称之为“恩格尔系数”。另一个是以人均 GDP(国民生  相似文献   

14.
恩格尔系数主要反应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提高而逐渐变小的一种趋势。然而,这一西方国家屡试不爽的经济指标在中国却遭遇了尴尬:因居民消费观念及消费习惯不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与各地统计数据水分太重,恩格尔系数出现严重"失真"。文章认为,为防止失真,需多措施并举,即建立健全居民生活水平评价指标和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实行官员政绩与恩格尔系数脱钩和合理进行纵横比较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财政卫生支出路在何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卫生总费用也持续增长,2003年卫生总费用达6623.3亿元,占当年GDP比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左右上升到当年的5.65%。从结构变化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上升很快,从1980年占卫生总费用的1/5一直攀升到目前的3/5左右。居民人均医疗费占其消费支出比重也呈上升趋势,成为仅次于食品、住房的第三大开支。同一时期,政府的卫生支出却从36.2%下降到17.2%,平均每年降低约1个百分点。从这种结构变化里,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呈现出过度市场化的特征。现状在过去20年里,中国卫生总费用可谓飞速增…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特点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现状及特征。 1. 消费质量提高,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 衡量居民消费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它基本反映了经济发展及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说明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一般而言,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将逐步减小。通过统计资料分析和计算,河北省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98年的41.4%下降到2002年的35.4%;人均粮食消费粮油由92.34公斤下降到72.29公斤;肉禽类、蛋类、水产品的消费近几  相似文献   

17.
荀遂山 《改革先声》2000,(12):50-51
什么是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是德国统计学家,他对德国分地区深入地研究了他们的消费统计资料,得出了如下的结论:人们收入越高,食物支出在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小。恩格系数是用于食物的支出与全部支出的比。一般来说生活水平越高恩格尔系数越小,生活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越大。国际上通常的标准认为60%以上为贫困,40%以下为富裕,40%至60%处于富裕贫困之间。欧洲一些国家多在40%以下,非洲一些国家多在60%以上。恩格尔系数大体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家庭或个人的贫富程度与生活水平。为什么呢?因为食物是人的生理所…  相似文献   

18.
谷话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房条件的改善程度是人们迈向小康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小康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小康生活的标准是人均GDP超过8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超过10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超过20平方米,按照国家建设部副部长宁春华的看法,到2000年底,我国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截至1999年底,我国城镇居民的居住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仅为9.8%,尚比国际平均水平偏低约8个百分点;而且,我国居民距离人均GDP15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30平方米的更加宽裕的小康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住房消费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外房地产导报》2001年第3期),从现在起到2010年,我国将致力于建设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10年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比现在再翻上一番,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迅速增加将大大改变家庭消费结构,同时也会促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很大变化。对住宅消费而言,从生存型,温饱型的居住空间向更加宽裕的温暖型的居住条件转变,消费对住宅产品的消费诉求和以往相比将会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9.
达明先生日前撰文就现阶段我国利率一再下调却并未刺激起消费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有限。到目前为止,全国居民存款总额近5万亿元,数目虽大,但其中约20%为公款私存和少数人的灰黑色收入,约40%为富裕群体的资产,因此,占总人数90%左右的城乡居民拥有的存款仅有2万亿元,人均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文化消费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强 《理论观察》2006,(3):44-45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精神文化娱乐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显著提高。但在我国不同地区、城乡及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消费差异,其主要表现在文化消费水平、文化消费结构及文化消费层次等方面。导致这些差异的因素主要有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大、居民文化素质差异大以及社会文化氛围不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