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薛福成(1838—1894)是晚清著名的思想家、外交家。其外交功绩受时人赞益:“数十年来称使才者,并推薛曾云”。薛福成出身幕僚,入曾国藩、李鸿章幕,后步入政界,任浙江宁、绍、台道。1889年,又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独立从事外交活动。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的外交理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薛福成的外交  相似文献   

2.
薛福成(1838—1894年),江苏无锡人。他的一生虽则是短暂的,但在中国外交史上、近代思想史上,却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兹就薛福成社会改革的思想与实践——改革理论、改革方案、改革目的等三个方面,述论如下。 一、历史发展观与社会进化观 薛福成的社会改革思想是建立在历史发展观与社会进化观的基础之上的。这是薛福成改革的理论基础或曰  相似文献   

3.
薛福成出生在无锡。他的足迹从家乡无锡走向世界,是我国一位开拓性人物。他源于洋务派又高于洋务派。洋务派只学西方物质文明,薛福成却注意吸收西方的精神文明。薛福成虽然生活在外患频仍、国弱民贫的近代社会,但他并未为之消沉。而是怀着一股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顽强地探索着拯救祖国于危亡之中、改变中华民族落后挨打的历史命运的救国方案,并在当时极端困难的历史条件下,建立不少为国家争光、为民族争气的历史功绩。薛福成是沿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道路开拓前进的爱国者。  相似文献   

4.
郁见东 《江南论坛》2007,(11):54-55
在无锡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孕育出不少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忧国忧民的爱国人士,无论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东林党人,还是力主振兴近代民族工商业,希望以实业救国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荣宗敬、荣德生,抑或是推翻三座大山,为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革命志士秦邦宪、秦起、严朴等人,都给后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近日笔者拜读了有关晚清无锡邑人薛福成的有关文献,深为薛福成先知先觉的精辟论述所折服.  相似文献   

5.
《江南论坛》2009,(5):I0008-I0008
学校位于太湖之滨,东毗东林书院,西邻薛福成故居、钱钟书故居,南面无锡学宫旧址。学校前身系无锡竞志女学,是无锡教育史上最早的中学,1905年由无锡教育家侯鸿鉴出资兴办。国学大师钱基博、国画大师钱松品等名师曾在此执教,二十世纪著名女作家菡于、中科院院士王补宣、著名国画家方召麟等大批贤达都在此负笈求学。  相似文献   

6.
薛福成作为清廷的重要使臣.多年从事外交事务.因而他关于财政问题的论述,较多涉及对外关系.较多地从讨论对外约章、对外谈判.以及处理对外事务的角度提出问题,加以阐发。这构成他财政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7.
吕庆广 《江南论坛》2001,(12):37-38
舆地,本指地图或疆土,在19世纪随着西方天文学与地理学的传入而逐渐演变为对天文地理的泛称,故舆地观即对天地宇宙的看法。薛福成是中国近代思想和文化启蒙的一座灯塔,是康梁之前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最高标志,对其后的思想家影响深远。而在薛福成的启蒙思想谱系中,他晚年奉节使欧期间有关天地宇宙的诠释占有显著位置,是全面理解薛氏思想不可忽略的方面。一、对舆地之学的高度重视与推崇近代地理学是西学东渐的排头兵,因此也是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认识世界的桥梁,是思想上破旧立新、实现变革的利器。自鸦片战争以来,林则徐的《四洲…  相似文献   

8.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晚清,在中国如何走向世界的艰难探索中,早期著名外交家薛福成以其变法图强、振兴工商业思想,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忽视的一笔.这个曾任曾国藩和李鸿章两任幕僚,出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的人,一生共著书40多万字,探索国家改良、变法的自强之路,表达救亡图存、富强中华之心."中国地博物阜,甲于五大洲.欲图自治,先谋自强;欲谋自强,先谋致富.致富之术,莫如兴利除弊."(马忠文,任青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薛福成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417.)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侯玉 《江南论坛》2010,(12):59-61
薛福成站在国家民族利益之上,以外交为手段,最大限度地御外侮、收利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以一颗拳拳爱国之心,做出了自己可贵的探索和努力,但由于受历史和自身条件的局限,其外交思想也有一些局限。  相似文献   

10.
无锡市东林中学是一所承载了百年历史,培育过无数精英的江南名校。学校位于太湖之滨,东毗东林书院,西邻薛福成故居、钱钟书故居,南面无锡学宫旧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东林中学是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江苏省艺术特色学校、无锡市外语特色学校、无锡市双语实验学校。如今的东林中学正以她独特的魅力在国内、国际教育界享有盛誉和良好的社会口...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早期资产阶级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是重商,其中以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等为主要代表,他们的经济伦理观反映了要求发展工商业和倡导富国利民以抵御外侮的进步思想。中国近代早期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承继中国传统经济伦理观的基础上,还立足于近代中国国情,建构起具有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特点的经济伦理思想,有着突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2.
人才租赁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才租赁又称人才派遣,源于美国,成长于欧美、日本,是人才市场化的产物。在国内,1998年南京市就出台了《南京市人才租赁暂行办法》,率先开展了人才租赁业务。近年来上海、北京、深圳、宁波等地也都先后开展了人才租赁业务。所谓人才租赁,是指人才租赁机构将与之建立雇佣关系的人才租赁给用人单位使用。租赁时人才租赁机构与用人单位签订《人事租赁合同书》,租赁机构与被租赁的人才签  相似文献   

13.
张述文 《经济师》2008,(3):160-161
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所必需的,而人才作用的发挥如何,是决定企业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只有明确了什么是人才、才能找准人才,进而对人才进行全方位的激励,并围绕其进行组织结构的优化,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14.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资源管理与开发事关企业的兴衰成败,抓住了人才就抓住了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开发人才,重用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是实现企业高速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煤炭企业则更不例外。本文试就煤炭企业人才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5.
“任仕达上海派遣人才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上海市人事局人才服务中心。2002年将人事局人才服务中心进行改制,改制成立了一家公司叫上海人才有限公司。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业务多元化,又在2003年的时候,将上海人才有限公司的人才派遣业务独立出来,成立了一家公司叫上海派遣人才公司。”任仕达上海派遣人才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卢军这样对《管理@人》介绍。 成立之初,就以金融、电信服务业的人才派遣作为自身主要客户服务对象的上海派遣人才公司,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就成为了上海地区第三大的人才派遣机构。每年的业绩增长率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其增长速度是上海地区人才派遣行业平均增速的三倍。就因为这么高的增长速度、以及上海人才公司在全国的品牌影响力和上海人才有限公司拥有的全面提供人才服务的资质,欲进军中国市场的世界排名前三的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任仕达公司一眼就看上了上海人才有限公司。终于在2006年的时候任仕达控股上海人才有限公司,同时也就控股了上海派遣人才公司,而任仕达上海派遣人才有限公司随之也就孕育而生了,卢军回忆道。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已经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该文论述了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将是一个企业腾飞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17.
城市是人才资源高度集聚的地方,城市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活力是城市活力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人才活力的重要性,接着在分析了影响城市人才活力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城市人才活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朱晋伟  张璐 《时代经贸》2014,(6):28-28,31
人才引进工作是实现科教兴国的重要保证,其中科技绩效评价是保障人才引进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本文从人才引进工作入手,分析我国人才引进的现状,着重分析人才引进过程中的科技绩效评价问题,并对人日一科技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估方法进行了澡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陈荫州 《时代经贸》2010,(8):233-234
“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核心理念,包含了以人为本的人才引进机制、人才配置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其实质是一种尊重人才、利用人才的方式。人力资源管理中践行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从组织机构、培训机制、激励制度和组织文化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为职业技术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职业技术学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新一代技工人才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一、新型技工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力量 正确认识人才的特征和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他们的工作特点,根据他们的成长规律,按照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制定人才培养、选拔、使用的政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才,就总体而言,是一个多序列、多层次、多变动的有机结构。科学家、文学家是人才,政治家、军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