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月28日至29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在华盛顿举行。在经历了5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ED)和6次中美战略对话(SD)之后诞生的S&ED,显然不是仅仅名称变动那样简单。加之此次对话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尚未退潮,世界各国正努力寻找提振经济良方的背景下展开的,国际社会对于此次对话可谓空前关注。  相似文献   

2.
数字     
《中国传媒科技》2009,(1):14-14
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是中美面临的最紧迫任务。 ——2008年12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第5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开幕辞中指出,当务之急是要共同推动落实G20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的共识,尽快恢复市场信心,遏制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避免发生全球性经济衰退,尤其要减缓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美籍德裔经济学家拉鲁什夫人不久前就东南亚金融危机发表了与一般学界观点不同的看法。她认为,今年底、明年初有可能爆发一次世界性金融危机,中美应在危机的防范和应变方面加强合作。东南亚金融危机只是世界金融危机这只“洋葱”的最外一层。目前东南亚金融危机尚未达到高峰。由于东南亚国家都发生了危机,因此这是一次比墨西哥  相似文献   

4.
纵观本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背景,我们发现,除了正渐渐散去的金融危机阴霾外,国际金融舞台上,又发生了几件不得不提的事情:由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了欧元区乃至全球的经济金融动荡,中美之间关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争议,关于美国乃至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的大讨论,等等。  相似文献   

5.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一系列救市政策,以期减轻金融危机的危害,防止经济衰退。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翘楚,其经济政策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运用IS-LM-BP模型,对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货币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具体分析了两国货币政策的实施以及政策实施的效果,并指出在开放经济的情况下,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田江山 《理财》2011,(7):41-42
在5月10日落幕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战略对话中,中美两国讨论了双边、地区及全球层面的重大问题,取得了48项具体成果,其清单涉及能源、科技、环境、交通、气候变化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中美虽远隔千里,但两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此次对话又发生在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步入复苏的过程中,加上这次对话本身所涉及的内容相当丰富,因而不仅对两国,乃至对世界经济都产生深远的意义。具体到对中国经济影响,可以从这次达成的成果中具体分析。股市是经济的晴  相似文献   

7.
反危机是当前最大的政治。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和接下来的经济危机,将主导今后很长一个时期的议事日程。不仅如此,如何改造国际金融体系,建立新的全球协调机制?世界各国正在面临历史性的抉择。  相似文献   

8.
吴湧超 《金融与市场》2009,(9):30-33,3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也对两岸经济造成很大冲击。本文在对金融危机中实施扩张性政策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基础上.总结两岸各自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并进行比较,最后提出两岸加强金融合作、产业对接、双向投资及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立足全球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的大局,切实加强赞币政策国际的协调,共同承担风险才有可能度过难关,实现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恢复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这是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根本所在。但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在货币政策协调的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应对金融危机的协调与人们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独立的矛盾也进一步显现出来。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缓解和全球经济形势变数增多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孙庆刚 《新疆金融》2010,(2):104-108
<正>一、金融危机在全球的传导自1929年大萧条以后,世界经历过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如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这些危机给相关国家经济沉重的打击,但总的来说都是局部的。这次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危机世界各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世界经济大国都受到沉重打击,世界各国政府也从未像这次危机中那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各国的经济已经密切地连结在一起,2008年9月美国华尔街危机的爆发瞬间演化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经济连锁反应已经波及世界各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企业为实现生存与发展,须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在关注外部环境的同时加强企业自省、自审与自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涛 《金融博览》2010,(18):72-73
从2007年开始,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然而在这次危机中却有一个人赚得盘满钵满。  相似文献   

13.
于燚 《中国金融家》2011,(6):135-137
5月10日下午,为期两天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闭幕。中美双方在首轮对话中认识到加强经济、金融议题合作对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在第二轮对话中围绕“确保持续发展、互利共赢的中美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这一主题讨论了四个议题:一是促进贸易与投资合作;二是完善金融系统和加强金融监管;三是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四是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相似文献   

14.
最近二十年来,经济,货币和金融危机在全球频繁发生。事实已经证明,在危机面前,世界各国除了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经济素质外,借助外力,进行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也是最有效的应对手段之一。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一些国家存在搭便车的现象,只想获取收益,  相似文献   

15.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从美国迅速扩散到世界主要开放国家,影响范围也从虚拟经济深入到实体经济,成为自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金融危机。面对危机,各国纷纷出台各种刺激经济的财税方案,大规模地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如何保持经济的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两年多,曾受危机严重影响的国家经过调整逐渐开始走出危机的阴影,经济开始复苏。但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之广,对危机各国甚至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之大,至今仍使人有谈危机而色变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投资》2008,(11):3-3
一个多月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向世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不断蔓延,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股指连续多日大幅下挫。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这场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各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相似文献   

18.
欧洲中央银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债务危机与金融危机交织在一起业已跌入流动性陷阱的南欧各国经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追溯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大萧条、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2年阿根廷债务危机可以发现,僵化的汇率制度只是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失衡的财政支出和经济结构才是危机根源。当前,欧元区各国经济复苏只能在紧缩财政支出、改革经济结构和财政预算的基础上,通过货币财政政策合作解决。  相似文献   

19.
周锦程 《中国外资》2011,(12):221-221
世界各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在表面上看各不相同,但历次危机通常都会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规律。本文旨在梳理历次主权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的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0.
美国金融危机大致经历了风险积累阶段、在金融市场传导放大阶段、向实体经济和世界各国扩散等三个阶段.在金融危机的风险积累阶段,通过风险积累的自我加速机制、金融机构间的捆绑机制积聚了大量风险.在金融市场的传导放大阶段,通过损失加剧的集体行动悖论效应、去杠杆化机制、危机的心理预期超调机制使得危机爆发并在短时间内造成了巨大损失.在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和世界各国扩散阶段,通过流动性紧缩机制、财富效应机制、乘数机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损失回馈机制、危机在国际间传导的债务危机机制,使得危机不断蔓延,形成了世界性的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