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当前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必须要立足于中部地区的实际,选择跨越式发展的模式,采取以发展中心城市为主的城市群战略,加快中部六省城市化进程步伐,并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中部地区跨越式发展,最终实现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2.
农业上市公司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以我国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通过界定农业上市公司的概念,依据中部六省在沪深证劵交易所正式挂牌的农业上市公司,对中部六省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中部六省农业上市公司背农现象严重、违法违规事件频发、对政府扶持政策依赖性强等问题,并从加强市场监管、制定法律法规和引导政府政策实现农业市场化改革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部崛起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借鉴长三角地区成功发展的启示,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必须在发挥六省各自优势的同时,充分进行区域协作,实行区域联动。在目前六省竞争有余,协作不足的情况下,有必要利用六省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带动作用明显、区域协作性强的产业持质,以旅游业为中部六省联动的首选行业,进行六省区的协作,实现六省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共享,域内各级政府与旅游企业间的联动。并以此为范例,带动其他产业的协作与联动,开创六省上下一条心、紧抓机遇共谋崛起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4.
中部崛起的突破口: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部六省如何抓住21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实现中部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中部崛起的突破口.文章分析了中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中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2001年江西省明确提出"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而奋斗"的战略目标以来,江西崛起指数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由2002年的第5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4位,再到2005年的第3位,初步实现了江西在中部六省中快速"崛起"态势。从崛起指标的时序分析来看,"江西在中部崛起"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2000年江西绝大多数指标均低于中部平均水平,到2006年,江西进入中部前3位的指标明显增多,GDP增幅靠前,直接利用外资和农村住户人均纯收入排名第1;2002年以后,江西经济增长速度显著快于2001年,连续5年实现12%以上增长,崛起阶段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6.0%,比2001年增长率高出近1倍。毫无疑问,近5年是江西历年来增长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时代的发展促使中部六省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发挥优势,实现产业创新与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构建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六省工业化水平实证研究得出六省工业化质量排名: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山西、江西。构建各省区工业现代化必须注重资源优势、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资源利用效率与环境保护能力等对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时代的发展促使中部六省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发挥优势,实现产业创新与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构建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六省工业化水平实证研究得出六省工业化质量排名: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山西、江西.构建各省区工业现代化必须注重资源优势、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资源利用效率与环境保护能力等对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区域科技创新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回顾,构建了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指标进行详细分析,建立了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模型。依据四个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情况进行评价,解释了中部六省科技创新具有的优势及不足。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提升各省科技创新效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是当前处在"中部崛起"战略大背景下的中部地区实现产业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如果只是简单地按照梯度转移理论进行产业转移,将有可能会导致中部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有必要对反梯度理论进行相应的研究。文章对反梯度转移相关理论及适用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编制了中部六省改进的产业梯度系数表,确定了中部各省的优势行业;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针对中部地区产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承接产业反梯度转移的引导政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中部各省都在谋求发展。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核心,本文通过中部六省城市群的比较,分析中原城市群在中部崛起中的优、劣势分析及目标定位,进而提出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部六省农村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因子分析法,选取了十个指标,对中部六省农村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农村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集团:第一集团有山西和江西,其农村服务业发展为上游水平,领先其他省份;第二集团有河南、湖北、安徽,其农村服务业发展为中游水平,第三集团是湖南,其农村服务业发展为下游水平。  相似文献   

12.
区域旅游发展力是旅游发展潜力和旅游发展创新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以旅游发展潜力为基础,以旅游发展创新力为引领,通过构建区域旅游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区旅游业发展力的差异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中国东部省区具有较强的旅游发展力,一部分省区虽然旅游发展潜力不足,但旅游发展创新力较强,属于"创新力拉动型",另一部分省区属于旅游发展潜力和旅游发展创新力叠加共振所形成的"双力拉动型";中部地区旅游发展力相对较弱,旅游发展多数属于"潜力拉动型",旅游发展创新力不足;西部地区部分省区旅游发展力较强,旅游发展属于"潜力拉动型",但大部分省区旅游发展力较弱,属于旅游发展潜力和旅游发展创新力的"弱同步区"。  相似文献   

13.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推进管理方式创新以及转变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中具有重要意义。以1995—2010年间我国中部六省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对中部六省FDI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并对省际间的FDI流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由于中部六省在经济状况、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消费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FDI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提高FDI必须针对各省实际采取差别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服务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与趋势,对中国服务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布情况进行研究意义重大。方法/过程选取我国除港澳台地区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为样本,利用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及31个研究样本统计年鉴的数据,对中国服务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中国总体上已于2013年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但样本中仅有32.3%的省市自治区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各地区服务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20世纪90年代初和2016年是中国服务经济发展的关键时间点;在31个样本中,地区服务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西北地区,且东部沿海地区服务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大部分样本的就业结构变动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区县旅游规划的目的性核心理念和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区县旅游发展规划基本处于开发性规划阶段,并正进入到关键的整合与规范化时期。区县旅游规划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要求,决定了在其编制及实施过程中,必须树立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品牌化经营旅游目的地两大目的性核心理念。核心理念及其原则的确立,对推动我国区县旅游业的合理有序发展乃至各省市旅游发展总体战略的实现、提升具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部省份处于快速崛起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而能源需求特征使得碳减排相对困难。基于中部六省1996—2008的数据,引入出口、城市化等因素,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出口和城市化率对碳排放具有正效应,人均收入和能源价格为负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控制出口和延缓城市化速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东部地区社会管理实践活动对全国具有示范效应。文章首先构建了包括社会保障、社会安全、公共服务和社会参与4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的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为东部地区社会管理水平测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标准;其次,基于2011年东部11个省份的横截面数据,对东部地区社会管理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将其划分为社会管理水平较高、社会管理水平一般和社会管理水平较低三个等级区域;最后,依据社会管理水平及子系统的协调度,进一步将东部地区社会管理水平划分为6种类型,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检验社会管理水平及子系统水平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东部地区社会管理水平及子系统水平较低,省际间差异明显,且子系统水平呈现非均衡发展特征;社会管理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实力,能够为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供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