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地产新政后,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房地产企业的主要因素。自2003年以来,国内银行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规模不断紧缩,贷款门槛不断提高,使得房地产开发商越来越难以从银行取得贷款支持。在此背景下,国内房地产开发商不断拓展融资渠道,进一步呈现多元化趋向。其中境外资本日益受到房地产开发商的青睐。通过境外上市、与境外房  相似文献   

2.
眼下大多数开发商在银行借不到钱,正好给予相对灵活的房地产基金良机。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济新常态"下进入存量时代,房地产市场而临成交低迷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仅两三年里迅速成长起来的房地产私募基金业将随着地产行业大势发生裂变。中国房地产私募基金在2015年将何去何从?钜派投资副董事长兼CEO、钜洲资产董事长姚伟示存接受《中国房地产金融》采访时表示,"房地产行业在2015年呈现稳健型发展,房地产基金最好的年份将在未来三到无年。"  相似文献   

3.
不断挖掘“附加值”,不仅可以体现地产PEA9专业性,更能在竞争中为自己加分。随着“大资管时代”的启幕,2014年再去探究开发商基金与非开发商基金孰优孰劣似乎显得过于落伍了。开发商做基金已然成为国内地产基金最主流的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海外经验及在中国的适用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提高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门槛,众多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的情况下,引进海外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模式,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解决融资问题,降低银行金融风险,拓展国内信托投资公司业务空间提供了良好了渠道。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存量时代,与扑朔迷离的房地产市场紧密相连的房地产基金也将迎来行业整合。近目,河山资本董事长曹少山就房地产基金市场接受《中国房地产金融》专访时发表观点认为,房地产市场正在“下台阶”,房地产基金已无趋势性机会,只能在结构中寻找机会。地产基金管理人应该具备“走钢丝”的专业能力和胆识,地产投资已经不再是业余选手的游戏。  相似文献   

6.
《证券导刊》2011,(30):26-27
公募基金进军欧美地产 美欧债务危机再次爆发之际,国内房地产投资信托(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基金正式破局,将借道QDII基金率先在海外试水。据悉,鹏华美国房地产证券投资基金和诺安收益不动产基金已正式获得批文。所谓REITS,简单地说就是投资房地产的信托凭证。  相似文献   

7.
由于常规的银行融资方式受限,房地产开发商不得不寻求新的融资途径,房地产信托便成为开发商们的新宠,“信托+银行”模式由此成为中国当前房地产企业的主流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8.
徐平 《中国外资》2003,(8):14-16
<正> 在国内地产企业纷纷觅途借壳或海外上市以解资金困境之时,跨国地产巨头却正在添银加饷地继续朝着中国市场浩荡进发。中国地产业——这个“财富英雄的最大制造场”,将因此发生怎样的改变呢?即使有一千条理由能够说明中国  相似文献   

9.
(本刊记者:王士荣)第七届中国房地产投资世界峰会于2012年3月19~22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隆重举行。超过300位行业高层人士,包括国内外地产开发商、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者共赴盛会。峰会重点探讨了以下议题: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城市与行业中,探索与发掘地产开发与投资机  相似文献   

10.
基金化银行理财产品,又被称为类基金产品.和开放式基金相比,它的优劣势在哪里? 基金化银行理财产品甫一面世,就受到格外关注.原因在于,银行理财产品采用基金方式运作,为其本身增添了诸多亮点.可是,这些亮点能否成为吸引投资者的理由呢?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房地产市场亦进入了调整期,房地产企业纷纷面临着转型升级。对于行业来说,这是危机还是转机?未来的机会如何把握?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如何解读国家政策?如何适应现行市场?对于房地产投资商来说,如何选择投资区域和领域?如伺悯整投资策略?2014年12月9日,众多房地产业界精英云集上海滩,与您共同探讨房地产市场"白银十年"的投资与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由中国规模最大的独立房地产基金管理机构——中城投资承办的外滩金融论坛麾下房地产投资分论坛,受到各界人士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国际地产金融权威、美国纽约大学房地产学院劳伦斯·朗瓦教授明确表示:“在中国,CMBS可能会比REITs更容易推行。”在地产融资范围不断收紧、国外地产新融资方式不断被引入中国的情形下,朗瓦教授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众多地产开发商对“CMBS”这个新概念的极大关注和无限兴趣。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城市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协会等共同举办的“环球地产·2007全国区域房地产创新与品牌发展高峰论坛”即将在全国部分省市召开。本次论坛将从“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城市发展、园区规划、招商引资、安居民生”六个方面,纵横剖析,整体解构区域地产。第一站是天津,  相似文献   

14.
蔡恩泽 《云南金融》2011,(11):50-51
日前,从刚刚拉下帷幕的2011博鳌房地产论坛传出令人欣喜的信息:当开发商与严控政策僵持对峙之时,地产私募基金恰如天使一般粉墨登场,给扑朔迷离的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越来越火爆,开发商和银行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面对疯涨的楼价,银行总是愿意大把大把地把款贷给开发商,有了银行撑腰的开发商,更是在房价上大做文章。开发商与银行之间“蜜月般”的合作关系令公众望楼兴叹,却丝毫不影响他们“共赢”关系的加深。或许正因为此,银行越来越认为房地产贷款风险低回报高,越来越  相似文献   

16.
前两年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日渐强硬之际,精明的地产商便开始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时至今日,虽然中国内地地产商在海外的不动产投资总体上仍呈现零散化、个案化的特征,但“走出去”的趋势日益明显。世邦魏理仕中国企业海外业务服务副董事长陈希说:“中国地产军团投资境外房地产市场的空间会越来越大,肯定还会有更多开发商走出去。”  相似文献   

17.
为期五年的中国银行业开放时间表被划上了一个句号。种种迹象表明,房地产已成为外资银行抢占先机的切入点。这对早就处于银根紧缩限制、融资乏力的国内房地产开发商来说,能否是一根开通融资渠道的救命稻草呢?  相似文献   

18.
洪伟 《财政监督》2007,(2):52-52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越来越,火爆,开发商和银行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面对疯涨的楼价。银行总是愿意大把大把地把款贷给开发商,有了银行撑腰的开发商,更是在房价上大做章。开发商与银行之间“蜜月般”的合作关系令公众望楼兴叹,却丝毫不影响他们“共赢”关系的加深。或许正因为此,银行越来越认为房地产贷款风险低回报高,越来越疏于对房地产贷款风险的防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问:你如何看当前国内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与股票、基金等理财方式相比,银行理财居于什么地位?杨荣燊:银行理财产品目前主要的特点和优势还是在于产品挂钩标的的多样性,涵盖了股票、商品、债券、房地产、对冲基金等,能帮助国内投资者在  相似文献   

20.
李琳 《中国外资》2004,(9):72-73
以前一提起外资地产,人们更多想到的是香港和新加坡的资本,但是现在真正的巨鳄——欧美资本终于成批进来了:大摩基金继成功登陆上海,又携手天津顺驰;法国地产巨头深入武汉摸底,有意投资武汉CBD项目;德国五大基金借“中国国际房地产商务论坛及博览会”之机探路申城;荷兰国际集团(ING)收购霸菱投资旗下的中国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