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基础设施水平在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里不断提高,较大的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以拉动经济增长,而各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水平怎样,该如何合理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来达到最大化的推动经阿济,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所以本文基于对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情况作出分析,对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把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支出放入到理论模型中进行分析,得出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假定,来判断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是否存在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挤出效应",以及这个"挤出效应"是否阻碍经济持续有效增长;利用1980~2010年的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挤出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显示出比基础设施投资更强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应使基础设施投资的主体从政府与国企向民企与社会公众转换,并实行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全面开放,以投资主体换位助推融资模式与融资方式的创新投资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增长发挥了重大作用。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中央国务院推出了4万亿人民币刺激经济增长的政府投资计划。在当下经济增长乏力与经济转型找不到新增长点的形势下,投资拉动还能不能发挥作用?分析当下我国经济运行特征与一旦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基础设施在区域经济差异中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实质性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的分析可以看出,基础设施投资的区域差异是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政府加强落后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属于投资的一部分,也服从于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共性关系,即经济增长水平决定投资水平。本期的经济增长情况直接影响了下一期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而公路投资建设又会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国民经济的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企业海外竞争优势、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维系基础设施对外投资主导权,日本于2015年开始实施"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该计划强调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性、安全性、灾害抵御及环境与社会友好、与东道国建立长期投资伙伴关系等原则,并进行一系列金融体系创新改革加以推进。我国应积极利用不断增多的中日基础设施对外投资合作因素,不断深化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内的基础设施投资合作。  相似文献   

7.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近年我国关于洲际经济合作一体化提出的伟大构想,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提出的新的经济领域。甘肃省处于这条经济带的黄金地段,应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基于该省1996~2015年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数据,建立了VAR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格兰杰检验,得出甘肃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双向互惠的关系。最后针对这一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四川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产函数法和四川省1993-2009年度宏观经济数据,估计四川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以此分析基础设施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四川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础设施投资与GDP:模型、关系与结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滞后变量模型和CES生产函数模型,对基础设施投资与GDP增长的推拉效应和各投入要素对GDP增长的产出弹性进行了测度,得出基础设施投资以乘数作用推动本期以及以后各期的GDP增长,同时GDP增长又会引致各期基础设施更多的供给;相对于劳动的产出弹性,资本投入对GDP增长的贡献更加显著。因此,应适度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以乘数效应更好的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新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发展灰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新疆地区的经济基础,农业经济发展是新疆"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是推动新疆农业经济的前提条件。因此,正确认识不同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新疆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促进新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分析了新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结果表明新疆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水利、水电、交通运输、通信和教育等基础设施投资的关联度较高,其中水利设施投资和交通运输投资的关联度是最高。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的人均GDP从1981年的492元上升到2008年的22698元,剔除物价因素真实增长12倍多。快速的经济增长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大大提高,也为基础设施数量的增加和状况的改善提供了可靠保证。1979-2007年,全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累计近30万亿元,年均增长19.9%,比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幅高4.2个百分点。其中,2003-2007年间完成投资18万亿元,年均增幅达到25%,比同期国民经济增幅高9.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梁婧 《金融博览》2021,(21):46-47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恢复,推动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我国产业将继续保持向好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有利因素也在增多,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一系列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政府专项债发行进度加快,有利于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自2009年中央实施4万亿投资计划以来,地方政府为配合中央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加大了铁路、公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2009年我国通过政府投资带动经济增长,从而实现经济企稳.  相似文献   

14.
1998年,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我国增发了1000亿元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财政政策则更以积极的姿态和前所未有的力度扩大开支,增加投资。全年安排了财政赤字1503亿元,赤字规模为建国以来之最。然而,由于缺乏民间投资的跟进和呼应,政府投资孤掌难鸣。199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5%,其中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  相似文献   

15.
1999年,我国确定国民生产总值增长7%的经济增长目标,面对出口增长回落、国内消费需求持续低迷,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投资需求,启动经济增长。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建立社...  相似文献   

16.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后,美欧等发达国家进入低增长、高失业率、金融市场高风险的新常态。我国的新常态则是从2014年开始,表现为经济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转型。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由于人均GDP相比发达国家仍然较低、产业升级潜力巨大,仍有十年到十五年保持8%增长的潜力。要使潜在增长变成现实,政府应该要用好政策,适时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各种配套设施,为民营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自2009年中央实施4万亿投资计划以来,地方政府为配合中央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加大了铁路、公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2009年我国通过政府投资带动经济增长,从而实现经济企稳,完成保八任务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与  相似文献   

18.
根据凯恩斯对短期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进行回归分析。基于回归结果,利用邹突变点检验以及虚拟变量法确定"三驾马车"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发生结构性突变的年份是2002年。在2002年之后,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率有所增强,尽管投资是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拉力,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率已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中期,目前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理应进入高潮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2011年人均GDP达到34999元人民币,约合5469美元,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占比达到51.27%。这表明,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中后期阶段。在这样的阶段上,投资必然呈现出相应的特点。一、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投资处于增长高峰期从与人们生产生活关系的角度看,实物投资可大体划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20.
1-2月投资增速与去年同期相当,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较低,房地产业投资增长好于预期,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继续向好一、增速与去年同期相当,能够满足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投资增长要求2013年1-2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1.2%,低于去年同期0.3个百分点,为2012年以来的次高累计增速(参见图1)。当前投资增长状况满足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要求。2013年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