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企业”走出去”是走向天堂.有人说企业“走出去”是跌向地狱。其实,企业“走出去”是一种发展的”蜕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渗透,世界各国的企业在技术、成本、效益等方面开始用全球化的眼光去判断,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2.
赵志凌 《浙江经济》2005,(17):42-43
“走出去”。还是“引进来”?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走出去”的呼声正日渐响亮,从把产品卖到国外到在国外办厂设机构,从行销层面的简单“国际化”,到资本层面的“跨国并购”,走出去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发展战略。但是,外面的世界真的那么精彩吗?走出去能站得稳脚跟吗?  相似文献   

3.
[英国《金融时报》7月13日]与中国国有大型企业“走出去”并瞄准世界资源性公司的战略相比,中国民企今年以来也开始密集“走出去”。这个“走出去”,却是一条迥异的道路——它们盯上了具有历史但有些“年老色衰”的国外品牌。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外向型经济模式正在兴起,企业“走出去”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国企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通过“走出去”重组国际经济资源,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5.
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优质产能走出去,实行职业教育“走出去”办学。以湖南某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为例,结合该校参与“走出去”办学的情况和办学优势,通过制定本土化专业教学标准,将“专业教学+文化输出”融入“走出去”办学、打造“双语双师型”国际化教师队伍、编制“双语”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库,深化产教融合、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建立健全保障制度等举措建设“走出去”办学品牌,并取得显著的成效。通过以上研究给职业教育“走出去”办学品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焱 《首都经济》2006,(9):58-59
投资与贸易。“走出去”与“请进来”是对外开放对外经济贸易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战略,第七届北京CBD国际商务节商务板块中的重头戏——“联合国采购洽谈推介会”。“中外商务参赞金桥峰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定于9月23目——24日在北京星河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它奉献给中外商界的将是一份投资与贸易并举、“走出去”与“请进来”并重的商务大餐。  相似文献   

7.
“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实现从“市场换技术、换资金”到“市场换市场”的战略转折点。近年来,我国海外投资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正走出国门,融入世界经济。但是也要看到,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致使很多国内企业在海外投资失败,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在对国内企业境外投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国内一些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1月9日首届青年华商峰会“走出去——中国的全球整合”圆桌论坛上,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局长李奕贤介绍说,有咨询公司曾对729家企业作过一个调查,发现“走出去”的企业在5年后只有1/6还能继续盈利。丰佳国际集团董事长耿健认为,很多企业选择“走出去”战略往往不是自己的意愿,而是响应政府提出的号召,甚至上升到了“为国增光”的层次,这是一种理解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9.
11月8日,广东省政府召开全省实施“走出去”战略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部署,总结交流广东省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新形势下“走出去”工作。汤炳权常务副省长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0.
黄蕾 《中国经贸》2011,(13):22-22
一提起“走出去”,我们立刻联想到国际化和全球化。在“走出去”以后如何发展,这需要的是真正的本地化过程。回顾改革开放30年,各种各样跨国公司在中国能够成功地发展下来的原因,应该归功于他们实施了非常成功的本地化战略。在中国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北京,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一份由11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的提案,再次搅动了有关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一池春水,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映射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某种焦虑——在去年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至今它并未真正获得独立出海的“船票”。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再次提出“走出去”战略,旨在把“引进来”和“走出去”肾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市场、两种资源。目前我国“引进来”已取得巨大的成就;“走出去”虽已初见成效,但由于我国企业实力尚弱,在海外投资方向、定位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认为现阶段东盟各国应该是我国企业“走出去”首先选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关利欣 《中国经贸》2011,(17):64-65
我国商贸企业“走出去”多处于自发状态,没有形成关系较为密切的产业集群,也没有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走出去”战略形成紧密的衔接。因此,我国商贸企业亟需创新“走出去”的方式,提升产业国际竞争能力,加快商贸行业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深化实施我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14.
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是加快福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竞争的加剧与升级,迫切需要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使之与“引进来”逐步协调,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轮子并转。  相似文献   

15.
黄佳玫 《浙江经济》2006,(20):34-35
农业“走出去”是浙江“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日益严峻的省内资源瓶颈、农民就业和收入压力等,有必要加快浙江农业“走出去”的战略步伐。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报道》2014,(10):12-15
从1979年8月国务院提出“出国办企业”,到2001年“走出去”战略正式写入“十五”计划,再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促进中国与国际社会沟通合作的重要渠道。毋庸置疑,“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正成为承载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国际行为体。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贸》2011,(13):14-17
王开前《中国经贸》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2011年是贯彻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开局之年。为了帮助企业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分析新形势下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形式、任务,以及下一步应对的路径策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走出去”——看似简简单单的口号,却是一座城市努力向上,誓要成为现代化国际都市的决心和行动。  相似文献   

19.
刘拓 《中国经贸》2011,(24):17-17
分析了“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走出去”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中央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国际形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央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98年,面临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中共中央提出了“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新战略。此后,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走出去的波澜,而作为实现“走出去”战略的先发力量,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浙江企业在对外投资上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在浙江企业的对外投资中,目标区域可以明显的分为两块——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与之相对应的目标模式和进入模式也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