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白丽萍 《经济师》2010,(2):23-24
灾害救助社会化意味着政府虽然是救灾应有主体,但并非唯一主体,企业、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众等也有承担救灾的责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灾害救助社会化改革逐步加快,2008年抗震救灾中,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救灾,从捐赠救灾款物、人员搜救、医疗、心理援助到灾后重建、社会监督,中华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也为中国政府和人民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印象,这表明我国灾害救助社会化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情系灾民,积极捐赠。数百亿元捐赠软和不计其数的捐赠物资能否及时到达灾民手中并有效发挥作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外赈灾款物监督机制的相关经验,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赈灾款物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应从建立救灾款物独立运行机制、清晰管理费用、充分运用民间监督、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构建高效赈灾款物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尚存在慈善捐赠主体缺乏,慈善组织自身缺陷以及政府机构立法和管理职能不到位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立足于慈善捐赠的理论基础,提出提高全民慈善意识、加强慈善组织建设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年来连续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包括2008年1月南方九省的大暴风雪,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2010年的西南旱情乃至刚刚发生的青海玉树大地震,中小企业慈善捐赠活动都在救灾及重建中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当商界、理论界、媒体和非政府组织在讨论企业慈善捐赠的有关问题时,中小企业的相关问题常被忽略。  相似文献   

5.
我国防洪救灾、减灾制度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府是救灾的行为主体,但不应该是唯一主体,救灾工作既应依靠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又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积极推行农业保险、洪水保险等政策性保险或商业保险,建立政府、社会捐赠、灾害保险合理分工,彼此配合的防洪救灾、减灾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慈善事业是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2007年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迅速,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我国对公益救济性捐赠的税收激励政策有捐赠范围的限制、退免税程序复杂等局限性,因此加大公益捐赠的扣除范围、提高扣除比例、允许超额捐赠递延结转、改进捐赠免税制度等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公益捐赠的积极性,加快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广西金嗓子集团心系灾区人民,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5月17日,该公司通过柳州市红十字会向灾区捐赠了一批价值100多万元的“金嗓子”、板兰根、罗汉果玉竹、百步止咳冲剂等救灾药品,这批救灾药品已及时到达四川灾区,受到了灾区群众及广大战士的普遍欢迎,他们纷纷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捐赠涉及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不管是政府、组织还是人民,在遇到一些财政及个人负担特别困难的意外事故时,比如自然灾害、重大疾病乃至扶助贫困等,都希望通过接收社会捐赠来解决。对政府来说,接收和支付捐赠都是财政资金的问题,不会出现税收问题,本文不进行探讨。对企业和个人来说,对外捐赠产生了净资产的流出,会涉及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问题,规定不合理会影响税收的公平与国家财政收入;接收捐赠  相似文献   

9.
《经济月刊》2010,(5):75-75
继4月3日苏宁电器向西南五省市捐赠1000万用于爱心抗旱救灾十天后,4月14日,在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的当天下午,苏宁电器又率先启动重大灾害救助响应程序,紧急向青海省民政厅捐赠500万元,用于购买帐篷、食品等救灾物资。  相似文献   

10.
钟琳 《经济师》2007,(9):251-251,259
文章通过分析公益、救济性捐赠所得税减免政策,对我国税法规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所得税前扣除比例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的慈善捐赠体系中,企业税收激励制度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所得税法》中的一些规定对于企业开展慈善捐赠工作起到了一些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企业如果选择非货币性捐赠方式,那么该企业则无法享受税收减免政策,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状况遏制了企业慈善捐赠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有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慈善捐赠激励制度的不足,并探讨了有效的改进策略,旨在促进企业公益慈善捐赠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2.
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军 《经济师》2006,(4):212-213
通过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出现的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对非正常损失存货等核算问题,提出相关的原因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气象灾害频发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学术界对气象灾害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关注.特别的,对企业而言气象灾害可能会带来经营中断及业绩波动.在灾后恢复中,社会捐赠对应急救灾有着积极作用,投资者对灾害捐赠的市场反应如何,也吸引了许多学者的研究.本文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梳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目前捐赠资金的管理情况,从法律制度、会计处理及管理等方面,结合捐赠目的,人员配置,监督管理规范,捐赠制度的完善等做了系统分析总结.针对捐赠资金管理出现的主要问题、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办法,推进国家民间慈善捐赠制度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公司慈善捐赠信息披露问题在国内外存在很大争议。是否要求公司强制披露慈善捐赠信息要考虑公司慈善捐赠对理性投资者的影响以及公司保护自身商业秘密的需求,而公司慈善捐赠信息披露对伦理投资者的投资选择也有重大影响。公司具有自愿披露慈善捐赠信息的动机,但在我国建立以强制性信息披露为主的慈善捐赠信息披露制度。是为了保护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规制公司经营者在慈善捐赠中可能出现的自利行为和不负责行为。当前我国公司慈善捐赠信息披露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不一致性,我国《公司法》、《征券法l-》应明确规定公司慈善捐赠信息披露的形式、内容,要求公司强制披露重大慈善捐赠的决策主体、决议程序、捐赠数额、捐赠对象、受赠人与公司经营层的关系等信息,并建立信息披露豁免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6.
鼓励多元化投入基础研究的国家政策频繁出台,使社会捐赠作为基础研究投入来源引起学者普遍关注。美国运用社会资本进行科研捐赠具有多年发展经验,在支持生命科学、数学、物理学等前沿基础研究领域取得较好成效。为考察我国基础研究社会捐赠现状,对中美两国社会捐赠框架、科研投入多元化格局、捐赠激励政策、非营利机构布局及社会捐赠瓶颈等内容进行对比,从增设基础研究捐赠类目、成立基础研究专项基金会、完善基础研究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和积极吸收社会小额捐款4个方面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基础研究社会捐赠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大地震以来,国内众多企业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救灾及重建工作,充分体现了全国人民心系灾区,全国一家亲的精神。但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公益性捐赠的财税处理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本文进行简要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8.
谭静  胡真真 《时代经贸》2013,(4):148-148
慈善基金会起源于欧洲,于20世纪初兴盛于美国,关于欧美国家慈善基金会的研究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在我国关于慈善事业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本文运用文献检索、内容分析等方法,从慈善基金会、企业捐赠、对慈善机构的监督三个方面,对我国慈善基金会及其捐赠问题进行相关文献综述,并提出未来我国慈善基金会需要研究的问题,为我国深入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美国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于社会捐赠,这与美国的捐赠传统和社会文化息息相关。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与高等教育筹资渠道的多元化是分不开的,然而,我国高校社会捐赠收入发展却相当缓慢。关于影响社会捐赠的因素有很多,经济因素,法律因素,制度因素等。文章试图从文化视角探究影响中美两国社会捐赠差异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5·12汶川大地震的社会捐赠,因其捐赠主体范围广、捐赠额度大,受到社会各界的空前关注,也对我国现行社会捐赠制度设计进行了整体透视.在慈善事业相关立法、慈善组织管理体制、税收政策等诸多制度性缺陷充分显现的同时,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也面临着严峻考验.本文从完善社会捐赠相关立法、改变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主导地位、建立慈善组织的评价、监督与信息披露机制,以及规范社会捐赠的税收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激励与保护社会捐赠,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