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3 毫秒
1.
制度变迁理论对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能 《改革与战略》2009,25(5):10-13
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从制度变迁的诱因、潜在利润或预期收益、制度变迁的成本和路径依赖等几方面,对我国农村保障制度的改革进行了分析,得出对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动因是制度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了非均衡、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依赖”阻碍了制度的变迁进程等结论。文章最后给出加快我国农村保障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确立社会公平的建制理念、合理界定政府责任等。  相似文献   

2.
人口信息统计功能始终伴随着新中国户籍制度的演变过程,是户籍制度的本原功能;居民身份定格功能存在于中国二元户籍制度演变的各个阶段,是其二元户籍制度基本功能;限制人口流动的辅助工具、政治斗争的辅助工具、思想教育的辅助工具、促进城市(区域)发展的辅助工具等功能,分别存在于中国二元户籍制度演变的某个特定阶段,是居民身份定格功能同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相结合而产生的二元户籍制度的派生功能。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应革除二元户籍制度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回归人口信息统计之本原功能。  相似文献   

3.
刘红燕  宋惠敏 《改革与战略》2007,23(11):23-26,30
"和谐社会"的提出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为新时期社会发展提供了价值取向和制度背景,并成为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的基本依据.在"和谐社会"视角下,重新解读户籍制度--主要围绕户籍制度与权利、利益分配,户籍制度与社会流动,户籍制度与城市融入三个方面,透视户籍制度与"和谐社会"内在要求的差距,明确以"和谐社会"价值观为制度伦理原则,提出户籍改革的目标.这对改革中制度选择和创新具有普遍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已出现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声音,也的确推行过相应的措施。然而,改革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户籍制度依然存在。户籍制度不仅简单的理解用于人口登记,而已经成为社会资源分配的一种标准。正由于户籍制度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益,覆盖了医疗教育养老等诸多方面,才使得户籍制度改革困难重重。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户籍制度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碍。  相似文献   

5.
户籍制度在我国逻辑地演化为限制国民自由流动的制度。改革开放以后,户籍制度异化为一种商品,国民流动的选择权以个人的财富多少来确定,客观上形成了对穷人的阶层性歧视和利益侵害。户籍制度改革,核心在于首先解决城市社保制度中国民待遇全国统一的问题,否则难有实质性推进。  相似文献   

6.
中国二元社会难题的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建国初期建立的户籍管理制度,把我国的人口划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客观上造成了我国城乡二元社会格局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成为时代的需要。与计划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户籍管理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我国很多地区已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本文分析了我国户籍制度的形成历程、消极影响以及渐进改革的可行性.并介绍了江苏省在户籍改革方面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就业歧视原因一直为学术界所探讨,在描述农民工就业歧视具体表现的基础上,将这一原因归结为:城乡二元制度、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三个方面.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包括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公平的就业体制、完善就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在内的策略有利于缓解农民工就业受歧视问题.  相似文献   

8.
改革二元户籍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长期实行的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二元"户籍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严重阻碍了社会的正常流动,形成了城市与农村、城市居民与农民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要从改革二元户籍制度着手,逐步建立城乡标准统一的管理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杨风寿 《改革与战略》2011,27(12):29-32
较长时期内,我国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成为社会持续关注且饱受诟病的根本制度之一。为何户籍是其他社会政策、制度的“固定器”?户籍制度的改革为何进展缓慢?文章尝试对我国户籍制度之上的社会福利及其它具体社会权益做深入分析,提出了改革户籍制度的基本思路:理清户籍制度上的各种经济、社会等权益的政策规定、措施,按照其社会权益的重要性、实现的可行性以及户籍政策供给主体的权责性质以及财政能力等,对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提出分步骤、分阶段、阶梯式的户籍制度改革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从路径依赖理论看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认为.一种经济制度由于某些历史性事件的发生而形成,在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往往付出了高额的成本,即使其他的经济制度更具有经济的合理性或更有效率,要废除这一由历史性事件的先行发生而形成的经济制度,选择一种新的经济制度是非常困难的,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往往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用诺斯的话来讲:历史确实是起作用的。所谓路径依赖是指“制度变迁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一旦走上了某一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从制度变迁来看农村建设的滞后,会发现制度变迁缓慢。缺乏制度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举措就是突破路径依赖,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增长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部分,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福利和一个国家的地位。文章运用广义价值论研究经济增长问题,以分工为切入点,把分工产生的新增利益和该利益的公平分配统一起来,论述了递增性假设之外另一条增长的可能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交换可以持续地产生比较利益即超过自给自足收益的净收益,这一收益不依赖于技术的递增或递减变化,具有普遍持久稳定性;(2)由分工交换产生的净收益构成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既促进了生产规模和分工范围的扩大,又支持了研发和技术进步;(3)劳动生产力任何提高的效应都通过分工交换产生的比较利益加以放大,在一个分工交换系统中,行为主体提高比较优势产品和比较劣势产品的生产力分别具有正的和负的外部性;(4)基于广义价值论的内生经济增长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一个好的制度是能够保证在交易中各方的比较利益率相等,掠夺性制度不仅直接损害经济增长,也不具备长期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特征、问题与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妨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中,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影响城乡平等发展的最重要制度安排。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城乡二元的土地权利体系;城乡土地拥有不同的配置方式;土地增值收益在城乡之间分配严重不公;土地管制缺陷造成城乡不平等发展。由此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农地转用一律实行征地,城乡一体化形成土地国有化;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不匹配;集体建设用地合法市场通道基本关闭,农村发展空间压缩;宅基地法律规定滞后于现实,既不利于农民实现宅基地财产权,也不利于土地管理;农民土地权利受损,由土地问题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增加;土地增值收益城乡分配不合理程度加剧。改革二元土地制度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需从以下方面着手:改革权利不平等的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切实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制度;建立公平共享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土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分析了我国工业用地供给制度的形成及演进,进而讨论其创新的新模式。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用地供给制度对建国初期的工业用地供给方式和经营性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存在强烈的"路径依赖"。工业用地供给制度的初始成本效应、学习效应、协调效应和适应性预期效应使得该制度在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不断得到强化。为避免工业用地低效利用,摆脱路径依赖,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业用地供给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提炼出了路径依赖形成的基本原理,其基本要素包括多样化的可选路径集合、历史小事件和各种各样的自我强化机制。其次,根据因果关系,将路径依赖的各形成原因或自我强化机制划分三个层级,这是创新点之一。再次,以这些层次化的原因为基础,分别系统地论述了某一经济变迁过程中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形成原因的分析框架。最后,以时间为轴,论述了该经济变迁过程中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形成阶段的划分,以及二者在总的路径依赖效应中主导权的交换,这是创新点之二。  相似文献   

15.
浅议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利益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社会经济背景下产生的中国户籍制度具有利益分配这一异化功能,由此也导致了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只能是户口利益的均等化。改革涉及多方利益和多方行为,地方政府是改革的主要执行者。地区之间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存在巨大落差的现状以及现有的政绩观使得地方政府倾向于以户籍改革刺激经济发展,因此,地方政府的改革选择往往呈现出过分注重发展和淡化民生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王伟 《魅力中国》2011,(14):317-318
中国的户籍制度源远流长。在古代中国,户籍制度由其多重的功能性成为专制王权政治社会控制和经济管理的重要制度;建国以来,户籍制度经历了强制性制度变迁到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转变,二元户籍制度也成为了当前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重要制度“壁垒”。以历史的维度考察中国的户籍制度,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逐步剥离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综合作用,回归其基本价值本位,应该成为未来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民工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王哲 《乡镇经济》2005,(6):24-26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就了城市农民工的特殊身份和社会心理,二元结构更使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解决的根本对策是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和农地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适合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农民工的住房普遍存在住房环境差,配套设施不完善、居住面积小等现状,其产生原因主要是城镇化水平低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湖南省农民工的城市住房问题,除了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外,还需要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已经不适应目前的政治与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人口的自由流动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延缓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因此,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已成为国家争人民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阐释了户籍改革历程,分析了目前我国户籍改革所面临的困境,如缺乏户籍立法,城市公共资源分配不均,没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机制以及农民对土地的过分依赖等问题.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郑艳 《新西部(上)》2007,(10X):242-242
作为社会次级制度,户籍制度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形成于新中国初期,其功能一开始并非是严格控制城乡人口流动,实现城乡隔绝,在经历了一系列功能演变,才形成了现今二元制的城乡隔离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