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北京休闲农业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初具规模,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前景广阔。通过分析北京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厘清北京休闲农业发展态势,梳理出北京休闲农业高质量新业态,包括农业特色主题公园、农业文化品牌节庆、农业嘉年华、创意农业工艺品体验、森林公园综合体5种发展模式,提出聚焦数字赋能休闲农业新业态、培养素质较高的休闲农业旅游人才、打造文化IP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精品化、优化休闲农业营销宣传策划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卢婕 《广西经济》2012,(11):54-55
2012年7月21日至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首次组织政府决策咨询团,笔者随广西经贸文化代表团参访台湾,零距离地体验了台湾休闲农业,其发展水平之高给人印象十分深刻,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值得广西学习和借鉴。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个新兴业态。它以发展绿色农业为起点,以生产新、奇、特、优农产品为特色,依托高新科技开发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园区,  相似文献   

3.
发展农业休闲旅游以促进新农村建设探讨——以江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业休闲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本文通过分析发展农业休闲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在调查江西省农业休闲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江西农业休闲旅游的若干举措,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甘肃省永靖县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的优势,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然而,与全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平均水平相比,永靖县库区休闲农业的发展速度依然缓慢,生态问题日益凸显。文章从生态经济入手,对刘、盐、八水库移民休闲农业发展做全局性分析,提出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废物循环利用;加大环保宣传力度等合理化建议,实现刘、盐、八水库移民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乌明 《广西经济》2015,(3):48-49
"十二五"期间,柳州以建设"旅游名城"为目标,加强统筹协调,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加快推进旅游重点项目规划和建设,务实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和多区域合作,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营造旅游名城氛围,大力提升市场人气,树立"休闲宜居时尚都市,民族风情文化之都"旅游形象,把柳州建成以都市休闲、民族风情为特色的广西乃至国内的知名旅游目的地,促进柳州"经济升级,城市转型"。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切实创新思维,优化柳州市旅游产业布局,加快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6.
正江北近年来大力促进农旅融合,发展绿色都市农业、休闲观光体验农业和乡村旅游,提供了望山看水忆乡愁的休闲旅游好去处,日前荣获"2017年浙江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区县。荪湖花海、洪陈蓝莓……吸引着游客前来。江北利用特色的乡村景观、农事体验,引导企业、村民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积极打造特色  相似文献   

7.
赵方忠 《首都经济》2012,(10):70-71
引人社会资本,利用沟域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等资源优势,发展休闲文化旅游等“绿色”产业,实现经济发展和百姓增收,几乎是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一致追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绿色农业技术集成与发展中心"是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与国内相关企业和其他创新单元的"绿色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心定位于服务国家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发展战略。各分中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开展绿色农业技术的孵化、集成和产业示范,促进以绿色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为主要产出形式的实质性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9.
赵文江 《发展》2014,(2):28-28,32
正一、着力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农业农村工作思路必须把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推进农产品安全大市建设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突破口,正确处理好产品开发与基地建设的关系,不断做强基地,扩张绿色有机农产品规模,推行标准化生产,解决好如何种、如何养的问题,切实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正确处理好品牌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以主导产业为依托,通过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产业集群,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竞争力;正确处理好政府  相似文献   

10.
发展现代粮食物流对于发展粮食经济、服务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从粮源、物流活动主体和载体以及资金吸纳等环节找准切入点,通过积极推进订单农业,建设粮食批发市场,丰富物流载体,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来搞活粮食流通,大力发展现代粮食物流等基础性工作,才能真正实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之民生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福建省陈大镇休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认为陈大镇发展休闲农业具有生态条件良好、农林生产基础扎实等多方面的优势条件,同时,在当前休闲农业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也面临人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以此分析为基础,文章提出了陈大镇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定位为"生态绿谷,养生慢城",并从政策、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休闲农业是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式,文章通过对海南发展休闲农业环境的分析,对海南休闲农业经济圈的建设提出了初步构想,包括战略目标定位、功能定位、发展形式与布局、保障措施等,并分析了海南休闲农业的市场前景,得出了发展休闲农业有助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合肥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翠侠 《特区经济》2008,228(1):188-189
文章探讨了休闲农业的概念,分析了合肥市发展休闲农业的背景和机遇,指出合肥市作为中等城市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不同之处,分析了合肥市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绿色发展指数构建与测度:2005—2018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巩前文  李学敏 《改革》2020,(1):133-145
农业绿色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科学界定农业绿色发展内涵,定量评价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探求现阶段农业绿色发展短板,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迫切需求。在界定农业绿色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低碳生产、经济增收、安全供给3个维度选择10个三级指标,构建了评价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并对2005—2018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以及2018年省域农业绿色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8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上升趋势生成,2018年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我国推进农业低碳生产取得了初步成效,农业经营增收能力和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有待提升。推进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应推进农业用地规模化经营,加大农业生产源头化治理,促进农产品消费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5.
说起密云,大凡居住在北京的人都会想起群山环抱、风光旖旎的密云水库,而且正是因为有了她的存在,密云也就成了北京首都当之无愧的重要水源基地,与此同时,一道既要保护和改善水源基地的环境,也要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难题也摆在了密云县的决策者面前。根据密云县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以及建设农村小康的总体目标,县委书记王洪钟指出一定要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实现主导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有机衔接。他们主动调整农业发展战略规划,重点培育绿色养殖、特色果林、无公害蔬菜、休闲旅游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具有首都水源区特色的生态环保型农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这也许正是决策者们解开难题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边远落后地区,特别是江河源头地区和地理上相对独立的盆地环境洁净,建立绿色农业不仅可以回避农业污染发展的路径依赖,直接推动边远落后地区的农业进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而且具有发展潜力大、技术可靠、投资少、政策配置简单和容易建设等多方面的优势,并有利于逐步向农业发达地区推进、分批建设我国绿色农业体系,是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最优途径。本文以青海门源盆地绿色农业基地为例,分析建设绿色农业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主要障碍因素,提出建设高原绿色农业基地的途径和主要体系。  相似文献   

17.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齐齐哈尔市在全力推进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现了农村经济的跨越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无论是推进城市化,还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城市经济其重心都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加强农牧业品牌化发展,是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内蒙古农牧业品牌产品数量较少、覆盖产业链条偏短以及持久性不足等是阻碍自治区农牧业品牌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内蒙古应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以推动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工作重点,提高科技和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创造和建设,有计划地推进"蒙字标"评价体系建设,实现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助推内蒙古农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9.
李焱 《首都经济》2008,(8):62-65
据统计,中国内地去年旅游业总收入达1540亿美元,其中有400亿美元是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的收入。“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黄金周,城市居民选择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约占70%。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满足了消费者回归自然的需求,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城乡统筹发展。在北京,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京郊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借着当前发展郊区经济.建设新农村的有利时机,北京观光休闲农业已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20.
休闲农业在福建省沿海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国亮 《科技和产业》2009,9(12):10-12,49
阐述了休闲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涵义,通过对休闲农业的功能以及福建省东南沿海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休闲农业在福建省东南沿海新农村建设中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