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欧洲金融市场一体化目前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对欧洲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中的金融中心的研究表明,金融市场一体化并不会导致欧洲只存在一个(或少数几个)金融中心,尽管欧洲金融中心体系内各层次金融中心的功能和作用有了调整,但欧洲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削弱。中国各区域之间同样正经历着一个金融市场日益融合的过程,因而欧洲的经验对于中国金融中心建设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欧洲金融中心结构 1.欧洲金融中心层级结构 欧洲金融中心层级结构是由若干不同层级的金融中心共同组成的一个金融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了37个金融中心:1个处于主导地位的全球金融中心、17个次一级的国际金融中心和12个更低层级的国家金融中心、4个区域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3.
欧洲金融中心布局结构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婷 《中国外资》2011,(14):53-53
<正>一、欧洲金融中心结构1.欧洲金融中心层级结构欧洲金融中心层级结构是由若干不同层级的金融中心共同组成的一个金融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了37个金融中心:1个处于主导地位的全球金融中心、17个次一级的国际金融中心和12个更低层级的国家金融中心、4个区域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4.
本文定义了金融中心层级体系的概念,将金融中心划分为四个层级,并通过实证的方法,建立金融中心层级和金融辐射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认为,中国金融中心的建设应该遵循金融中心层级论,形成点状散布型的金融中心层级体系,并对中国7个城市的金融中心定级定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金融辐射力与金融中心层级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定义了金融中心层级体系的概念,将金融中心划分为四个层级,并通过实证的方法,建立金融中心层级和金融辐射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认为,中国金融中心的建设应该遵循金融中心层级论,形成点状散布型的金融中心层级体系,并对中国7个城市的金融中心定级定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正> 1992年欧洲金融市场一体化问题是目前欧洲、美国、日本等地人们议论的中心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初步归纳和展望,着重阐述1992金融市场一体化计划的困难、影响以及此未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欧共体委员会对金融市场一体化计划的展望许多欧洲人单纯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强烈支持金融市场一体化计划,他们认为欧洲金融一体化本身富有价值并且不需要任何经济代价。不过,欧共体委员会则把1992金融一体化计划归结为经济上的需要和改善福利的措施,并大加宣扬。除了资本市场自由化改善国际资源配置的规范理论之外,委员会还列举了金融市场一体化之所以  相似文献   

7.
邓敏 《海南金融》2013,(11):32-37
本文研究了影响离岸金融中心形成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伦敦等欧洲主要金融中心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的最新进展及竞争优势,并提出在欧洲形成“一个中心(伦敦)、多个枢纽(法兰克福、巴黎和卢森堡)”的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竞争格局,以及扩大欧洲人民币资金池、建立欧洲人民币清算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影响一个金融中心金融集聚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创新投入、人力资本、基础要素等.我国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产业发展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地区差异较显著.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要素水平、创新投入水平、人力资本对该区域金融中心的金融集聚促进作用显著.本文在分析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构建区域金融中心体系,更好地推进中国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9.
向东明 《银行家》2011,(11):73-76
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密集、金融市场发达、金融服务高效、金融信息灵敏、资金流动自由的集聚地。作为区域金融的腹地和核心,金融中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有效需求,从而对区域经济产生强大的拉动效应。因此,金融中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如何加快我国金融中心的发展,提高金融中心的竞争力是促进经济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我国当前金融中心的发展实际,拟对这一课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运用SWOT方法具体分析表明,重庆构建长江上游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和机会均大于劣势和外部威胁,是可行的。根据客观条件,该金融中心建设应选择政府引导模式,并加强重庆市的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拓宽金融业务、推动金融创新、加快金融开放和提高监管水平,增强经济金融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1.
金融一体化是欧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当代欧洲金融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征。本文考察欧洲金融业一体化的状态与效应,以及伴随着一体化进程逐步形成的金融稳定性框架。本文的分析显示,实行单一货币制以来,欧洲金融一体化不断深入,推动金融业市场的集中度与竞争性和效率提高,但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缺乏联合统一行动机制的欧洲金融稳定性安排暴露出了明显的内在缺陷,需要有深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开放已经到了外国资本在中国银行业市场上举足轻重的时候。对外开放在引进外部竞争的同时,也会带来金融稳定问题。东道国政府必须在金融开放与金融稳定之间做出权衡。在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的背景中,金融监管成为保证金融稳定的主要途径。以激励为基础的金融监管体系是金融稳定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3.
关于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金融产业出现高度集聚的现象,形成了具有不同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与实体产业集聚的研究相比,金融产业集聚具有自己的特征,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金融产业集聚的高度发展形成了金融中心。金融中心建设的成败在于总部金融建设。国外金融中心建设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董彦岭  刘青 《海南金融》2011,(1):12-15,2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和金融部门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和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放缓,不少国家陷入衰退.为防止危机进一步蔓延,对实体经济造成更严重的影响.金融保护主义成为一些国家的重要救市工具.本文对当前金融保护主义的形式、国内外影响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应对金...  相似文献   

15.
李敏波  梁爽 《金融研究》2021,492(6):21-38
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日益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核心关切。囿于数据频率,基于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性评估的金融系统性风险监测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利于中央银行及时进行风险应对,利用金融市场交易数据进行风险监测可极大程度克服滞后性问题。本文根据中国金融市场特点,选取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17个有代表性的指标,运用经验累积分布函数法分别构造了各子市场的压力指数,以各子市场之间时变的相关关系刻画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跨市场传染特征,合成金融市场压力指数,并通过建立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对金融市场压力状态进行识别。金融市场压力指数能有效反映样本域内的压力事件,并兼具稳健性、能逐日监测等优点,为监测评估系统性金融风险、选择政策实施窗口和评估政策实施效果等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6.
完善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税制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税收现状,比较了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税收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从三方面完善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税制: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金融衍生产品税收制度;降低签发和交易环节税负;完善所得环节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17.
2020年成渝两地加快打造重要增长极、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市场一体化建设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2010-2019年重庆市和四川省16个主要城市组成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相关数据,利用威尔逊模型和F-H模型分别分析中心城市金融辐射力和金融一体化的情况。研究发现,重庆和成都两大金融中心辐射半径接近,但仍有少数城市不完全在辐射范围中,未来建设须考虑重要节点区域中心城市的金融效应;同时经济周期和财政政策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市场一体化建设的影响较大,未来建设须赋予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监管局更多的金融政策,实施一系列逆周期措施。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European Monetary Union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within European using data on the announcements of M&A's within the industry. We find some evidence that EMU has helped financial integration within the euro area. In additi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EMU countries became more active in initiating integration between EMU and non‐EMU partners, which also contributed to overall regional integration within European. The more active role of EMU institutions suggests that institutions residing in the eurozone became stronger players in the corporate control market. However, EMU does not facilitate the entry of non‐European institutions into European.  相似文献   

19.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表明,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金融中介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复杂问题。本文从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视角出发,对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与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进行了国际比较,并从融资关系、风险管理、信息生产、公司治理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中国现实的环境下中介与市场发挥着不同作用,但金融中介的优势明显。因此,我国应选择以金融中介为主、资本市场为辅的金融体系,并加紧推出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0.
We contribute to the literature by providing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the euro has had on financial market integration with economies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utside and within the European market via inclusion of market conditions influence on the level of financial integration. Our paper employs the recently developed cross-quantilogram (Han et al., 2016) approach to examine quantile dependence between the conditional stock return distributions of Germany and the UK with that of three common currency groups within EMU (Finland, France, and Italy), two global leading markets (the US and Japan), and two of the most promising emerging markets (China and India). We find three key results. First, both the EU membership and the common currency union affect the degree of financial market integration. Nevertheless, disentangling the effects of EU membership from the common currency shows that the common currency group has an additional impact on financial integration, as the degree of dependence is stronger in the common currency group than in the sovereign currency group and other groups. Second, there is a heterogeneous dependence structure, which is strongly observed for the UK and German stock returns with that of developed (the US and Japan) and emerging markets (India and China). Third, cross-quantile correlations change over time, especially in low and high quantiles, indicating that they are prone to jumps and discontinuities in the dependence structure. As far as we are aware,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in this field employing a cross-quantilogram method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market conditions on the correlations, making our study a pioneer in the field of stock market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