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很荣幸能够进入熊猫做销售,也非常珍惜这个工作机会。作为营销人员,学会如何与客户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什么产品或服务,与客户有效沟通是销售的基础,也可以说销售的过程是与客户持续沟通的过程。如何才能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呢?根据我的工作经历,我觉得与客户沟通前应该考虑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2.
翟志华 《财会通讯》2008,(10):124-125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沟通主要包括:上行沟通、平行沟通和下行沟通3种。本文仅探讨平行沟通,即财务部门与各系(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因开展财务管理、贯彻财会制度等而进行的沟通。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全程沟通  相似文献   

3.
《中外管理》2009,(9):124-125
与孩子沟通远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就如同你与客户的谈话:不仅要听他说了什么,还要关注他这番话背后的含义。当你按孩子的逻辑去与他对话时,你会发现你们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  相似文献   

4.
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分为三大体系:一是客户营销体系;二是客户服务体系;三是管理体系。这三大体系有如人的心、脑与肢体,缺一不可,必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才能持续高效发展。有些同行经常跟我交流:“听说你那里营销做得好,到你那里去学学营销”或是“听说你那里服务做得好,上你那里去学学服务”。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如果不能正确把握证券经纪业务三大体系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内在联系,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实施,很容易走弯路。比如说,没有良好的服务做支撑,客户营销很难成功,即便营销成功,也很难保持其忠诚度,迟早有流失的风险;服务如果不能够依靠高效的营销推销出去,那么“酒香也怕巷子深”,服务只能是孤芳自赏;管理体系更为重要,“万丈高楼平地起,靠得是扎实的根基”,离开了坚实的基础,首先大楼盖不起来,盖起来了也会有坍塌的危险。在证券经纪业务中,管理体系就是根基,要保障经纪业务三大体系高效运转,建立先进的管理体系是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找到了与潜在客户的共同点,他们就会喜欢你,信任你,并且购买你的产品。”记得一位销售大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的确,只有那些能引起客户兴趣的话题才可能使整个销售沟通充满生机。客户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马上就对你的产品或企业产生兴趣的,这需要销售人员在最短时间之内找到客户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再伺机引出自己的销售目的。比如,销售人员可以首先从客户的工作、孩子和家庭以及重大新闻时事等谈起,以此活跃沟通气氛、增加客户对你的好感。  相似文献   

6.
保险营销中的沟通艺术是指以保险营销员为沟通主体,在保险营销过程中,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促成成功营销为目的的运用沟通知识和策略的总称。有关满意度理论认为,客户满意度是客户期望和客观实际之差异的知觉。  相似文献   

7.
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包装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合营销传播是一种全新的市场营销沟通观念,它通过对不同的沟通形式,如一般性广告、包装等的战略地位作出估计,并对分散的信息加以整合,将这些形式结合起来,以提供明确、一致和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事实证明,包装作为营销传播中的重要因素,作用越来越大。在营销传播中,产品包装是企业营销活动中真正的“终端”,因为它是厂商与消费者“面对面接触”的地方,是能诱发消费者“掏钱”的地方。包装心理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适当的包装能使消费者产生“六感”:(1)新鲜感。包装应力求新颖别致,不流俗模仿,使人耳目一新。(2)高贵感。贵重商品或礼品包装应华丽高雅,并与产品身价一致,切忌名不符实。(3)便利感。包装应便利消费者选择和使用,适应不同的消费需要,要有不同的规格和份量。(4)艺术感。包装设计应力求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5)直观感。挑选性强的产品应使消费者透过包装看到花色、款式、质地等特点。(6)信任感。包装的形状、尺寸等应符合产品实际,使购买者不至于产生误解,并且还应在包装上注明产品成分、使用方法、份量、生产日期及有效期限等。要使包装在整合营销传播中发挥作用,根据以上原理,对包装的形状、色彩、文字与其他传播要素进行有效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如果你找到了与潜在客户的共同点,他们就会喜欢你,信任你,并且购买你的产品。”记得一位销售大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的确,只有那些能引起客户兴趣的话题才可能使整个销售沟通充满生机。客户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马上就对你的产品或企业产生兴趣的,这需要销售人员在最短时间之内找到客户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再伺机引出自己的销售目的。比如,销售人员可以首先从客户的工作、孩子和家庭以及重大新闻时事等谈起,以此活跃沟通气氛、增加客户对你的好感。  相似文献   

9.
作为职场凡人,你没有能力也不太可能去结交无限的“人脉”,只能强调“有效“。美国华盛顿州的职场教练安德森建议,要集中精力同10位潜在的“朋友”(也是客户)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对这些人,要经常联系和沟通,切忌不可现用现交。  相似文献   

10.
前克莱斯勒GEO李·艾柯卡说:“你可能有很多好主意,但若无人理解,再好的主意也无济于事。”这反映了企业经营中沟通的重要性。企业中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是企业沟通体系中的重要两条沟通线。虽然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众多,沟通技巧不胜枚举,但通过沟通规范培养沟通习惯是建立管理者和员工沟通的有效途径,下面提出了一些管理沟通中对管理者和员工的普遍规定,这些规定既可以作为沟通制度广泛传播,也可以作为沟通方法参考学习。  相似文献   

11.
“你是××保险公司的吧,我知道那家公司,不久前还听朋友说这家公司的服务工作做的很差劲,理赔时问题迟迟不能解决。”“虽然你的口才不错,但是我可不想上当受骗,所以还是请你趁早离开吧。”“我一直在××保险公司买保险,挺好的,不想考虑你们公司。”“今年没钱,明年再说吧。”客户无来由的拒绝、情绪化的怨气、无理的指责就是我们营销中所遇到的“噪音”。很多时候,正是因为不喜欢被打扰,或者对营销人员存有戒备心理,客户才会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有限的时间、金钱、等待完成的事情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缺点上,表现得缺乏耐心或者百般挑剔,所以这个时候客户会释放出大量非建设性、无道理的“噪音”,它极大地影响着营销员的判断和情绪,甚至对其信心会产生致命打击。很多的营销新手就是因为无法忍受这些噪音而最终放弃了美好的营销生涯。  相似文献   

12.
在业务活动中,营销员常常遇到因客户退保而纠缠不清的事。尤其是当客户问及“为什么退保不但没有利息,反而连本金也退不回来”的时候,许多业务员尽管跟客户说“你违约了,所以要扣你的违约金。”但总觉得语言乏味,苍白无力。如果能把保险比作银行保险箱,通过右图中保险与银行保险箱代管这个比较方法,向客户通俗易懂的解释,那么原先极力反驳的那位客户就会欣然接受,说:“你早这样说,我就不会跟你吵了。”  相似文献   

13.
最近的各种专业调查表明:平均起来,达成一笔销售的沟通次数需要12次之多!别灰心。希望在于,同样的调查也揭示出,大多数的营销人员在“12次”之前就放弃了,这就是你的机会所在!本文向你推荐一套高效的、层层推进的“种子”催化邮件营销方案。  相似文献   

14.
郑直 《企业文化》2010,(7):78-78
作为销售人员,你知道与客户沟通时需要记住哪几种禁忌吗?忌据理力争 有些销售人员以自己是专家、技术能手自居,  相似文献   

15.
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围绕着客户的需求展开营销活动,似乎我们处于绝对的被动地位。可是,在客户看来却不尽然,他们常常感到营销人员就像在对自己展开进攻,因此,他们经常将自己置于一种严密防守的被动状态当中。  相似文献   

16.
对于营销来说,这是一个消费者“注意力”、“信任感”和“时间”越来越稀缺的年代。任何广告运动或营销活动,要引起目标客户的兴趣并充分调动其神经,越来越考验营销传播发起者和执行者的创意和心思。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种新生媒介的兴起,基于“新的广告形式”、“新的创意表现”的营销(传播)创新更是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7.
“请三思而后行!不要轻易下结论”,一切皆有可能! 有一天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庞帝雅克(Pontiac)部门收到一封客户抱怨信,上面是这样写的:这是我为了同一件事第二次写信给你,我不会怪你们为什么没有回信给我,因为我也觉得这样别人会认为我疯了,但这的确是一个事实。  相似文献   

18.
沟通(communication)是管理学的一个主要原则,对促进相互协调、决策和控制具有积极意义。沟通涉及组织的内部和外部。与外部的沟通在商务活动中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获得信息并适时作出正确决策。客户是组织实现目标的要素,与客户有效的沟通可以产生竞争优势。文章着重探讨有效沟通的形式和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外企业文化》2011,(8):86-88
核心问题:如何让客户喜欢你? 当事人档案:谢志华,某保险公司湖南分公司长沙中心支公司营销员。 疑难陈述:我是保险业的一名新人,刚进入这个行业便发现保险营销就是自我营销,重要的不是你话术背得有多熟,而是如何让客户认可你喜欢你。客户也只有在“喜欢”你以后,才会去认可你的产品和服务。有时候和一些同事闲聊,也经常会有人问:面对客户时我们如何才能打动他们?  相似文献   

20.
保险营销是一份用激情和汗水堆积起来的工作,面对各种竞争和压力,营销员通常需要激励才能进发出更大的干劲。但是少有人知,其实,在保险营销中客户也是需要激励的,那么你拿什么来激励你的客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