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静  丁勇义 《价值工程》2010,29(15):241-241
"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市场营销方向)"专业是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于2005年开办的。培养目标明确的专业设置;特色鲜明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结构合理的师资梯队;保障有力的教学条件,使"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市场营销方向)"专业教育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2.
杨云桃 《企业导报》2014,(8):151-151
为适应中国会展业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趋势和提高中国会展行业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需重点培养复合型的涉外会展人才,本文提出了高职会展英语教学应以职业英语为原则,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突出课程的时效性、职业性、实践性、实用性和技能性,强调以M-learning为辅助,把PBL教学法应用于会展英语教学,使该课程分为"会议服务和展览服务"两个部分,并进一步将会展工作人员的英语服务技能细化为若干教学项目,旨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的涉外会展人才。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6,(36):177-178
"工商融和"是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而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能工会商的复合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应根据岗位技能需求,利用学校的专业优势,构建具有工商融和特色,涵盖展览、会议、节事活动和奖励旅游四大领域,凸显会展服务、策划、营销三项核心技能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王妍妮 《当代会计》2021,(14):59-60
为了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社会需要大规模的管理会计人才.在会计专业人才教育培养中,成本会计课程为管理会计教学的关键课程.文章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针对成本会计课程特点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按照不同知识点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创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未来工作提供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尤其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中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向各行各业培养合格技能型人才的使命。笔者通过对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目标的分析,提出项目式教学法是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分析项目教学法的教学依据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市场营销策划”这一项目教学的过程进行设计,阐述了项目式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了该课程实施项目式教学的策略与方案。  相似文献   

6.
QFD在教学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质量功能展开(QFD)是一种顾客驱动的设计方法论,作为一种有效的策划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非生产领域.本文将该方法应用到教学课程设计中,以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为例,通过需求分析和三级质量屋的转换,一步步将课程需求细化至教学实施中的具体步骤,并最终运用动态QFD方法,实现课程设计过程与课程需求的动态整合.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策划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不能满足该课程的需求,而讨论式教学法却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文中对讨论式教学法在房地产策划教学中如何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实务型房地产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7,(19):226-228
《人员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实践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因此《人员测评》课程教学过程需中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开发,而作为《人员测评》课程的主要内容心理测验的教学设计与运用更是尤为重要。本文中具体阐述了心理测验在《人员测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确定了心理测量在人才测评中应用价值,同时探讨了目前心理测量在人员测评教学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人员测评教学的几点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餐饮服务与管理>是酒店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是培养酒店及餐饮企业基层服务员、领班、主管和一线经理必须的技能课程,操作性、实践性很强.为满足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学生顺利就业的职业教育理念,在从事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物流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领域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物流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出发,对该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对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进行优化调整,并结合该课程特点对其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能养成的有机结合,其培养目标是面向社会需要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综合实用性人才.薪酬管理是一个对学生实践性要求较高的核心专业课程,但现有的课程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对《薪酬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培养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社会培养具有职业实务操性的综合素质薪酬管理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物流管理学》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物流管理类课程实施双语教学不仅是时代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还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措施和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以高等院校物流管理学课程双语教学模式为特定研究对象,对该课程双语教学实施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其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物流管理学课程的特征与教学培养目标,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高等院校物流管理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黄野 《乡镇企业科技》2013,(24):186-187
《运输管理实训》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结合物流运输管理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实践,按照课程设计思想、工作任务的设计标准,改革教学实施内容和实施过程。学生在模拟工作中学习相关工作过程和步骤,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特色,使学生的职业特定能力和核心能力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现状及企业会展人才需求现状着手,对两者的矛盾冲突进行分析,认为存在着高校毕业生无工作经验、会展企业需要工作经验,高校毕业生希望从事策划等管理岗位,会展企业缺乏大量销售人员,高校课程设置重理论、会展企业工作重实操等矛盾,并据此提出了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5.
会展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必须以会展策划师国家职业标准为引领,构建基于职业能力需求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杭州人民职校和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的五年一贯制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体现了这种要求,在同行中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占国 《会计之友》2008,(26):88-89
课程是专业的基本单元,是专业建设的“细胞工程”。课程教学内容及其体系设计是一门课程建设的基础,而如何进行设计,则取决于支撑专业建设目标的课程教学目标,所以,进行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是课程建设的关键。而按照课程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模式是核心;按照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构建立体化、动态化、网络化的教材体系是载体;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过程考核体系的建立是导向。  相似文献   

17.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应用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利于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本文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特点,结合体验式教学的内涵,阐述了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并提出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从而进一步深化体验式教学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夏静 《管理学家》2020,(2):117-118
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和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受到了重视.在高等院校的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管理会计"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然而,传统的单一教师授课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介绍和讲解理论层面的原理和方法,缺乏教学案例和实践实训.因此,文章基于"双师型"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试图在"管理会计"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聘请校外企业高管作为指导老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校内主讲教师共同教学,改变单一教学现状.双师教学模式应用于本课程之后,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管理会计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学习效果明显.但是,双师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文章针对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小明  卢俊岭  吴三斌 《价值工程》2012,31(11):211-212
计算思维是信息时代多学科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必须通过具有计算特点的核心课程的系统化学习和反复训练培养才能最终获得。本文以"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索如何在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嵌入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围绕研究性教学的展开,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阐述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教学改革过程。  相似文献   

20.
《国际货运代理》作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货代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但是该课程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教材体系未能紧贴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基于国际货运代理人员六项职业岗位能力需求,重新定位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应构建以工作为导向的知识体系、进行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创新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