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德伦 《时代经贸》2011,(4):164-165
自从2010年人民币重启升值步伐以来,境内美元资金来源越发紧缺,另外在国内外汇存贷比严重超标的情况下,国际外汇管理局也连续发出通知严控金融机构短期外债额度,导致境内银行不敢再通过境外代付的方式来满足境内进口商旺盛的美元贷款需求。于是,各银行为应对外汇资金紧张的严峻局面,与境外分行或境外银行联合推出了基于跨境人民币结算的融资与外汇资金组合产品,并迅速赢得了不少境内进口商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自从2010年人民币重启升值步伐以来,境内美元资会来源越发紧缺,另外在国内外汇存贷比严重超标的情况下,国际外汇管理局也连续发出通知严控金融机构短期外债额度①,导致境内银行不敢再通过境外代付的方式来满足境内进口商旺盛的美元贷款需求.于是,各银行为应对外汇资金紧张的严峻局面,与境外分行或境外银行联合推出了基于跨境人民币结算的融资与外汇资金组合产品,并迅速赢得了不少境内进口商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一、世界跨国银行的特点跨国银行是在国外设有分支机构的银行,其国际业务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国外分支机构进行,对跨国银行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认为,跨国银行是指至少在5个国家或地区设有分行和附属机构的银行,英国的《银行家》杂志评选跨国银行的主要标志有资本实力和境外业务情况,笔者认为,跨国银行的经营业务应具有国际化、综合化、现代化的特征,同时其海外业务应占其总行业务的相当比例.  相似文献   

4.
资讯     
2006年10月9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与美国北美信托银行、花旗银行签署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外投资全球托管协议,全国社保基金向开展境外投资业务迈出第一步。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社保基金资产规模已达2010.2亿元。社保基金到海外资本市场投资,通过利用境内外两个资本市场进  相似文献   

5.
袁艺婉 《时代经贸》2010,(16):159-160
政策性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已是国际趋势。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安市分行的调研,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安市分行商业化业务发展现状、问题及成因,在借鉴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安市分行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思考,以期为农业发展银行的稳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殷骏 《江南论坛》2003,(1):44-45
保理业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结算方式,在国外已有相当的发展,而在我国基本上是一项空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保理业务具有很强的捆绑效应,这些是国外银行登陆国内金融市场后选择保理业务作为突破口的重要原因。而且在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努力寻找新的经营增长点之际,保理业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中间业务品种必将具有美好的前景。(一)什么是保理业务保理业务(Factoring)又称保付代理或承购应收账款业务。它是指保理商(通常是银行)从卖方手中购进以买方为债务人的应收账款,并提供贸易融资服务、债务人资信评估、销售分户账管理、信…  相似文献   

7.
张鹏  刘力臻 《经济纵横》2023,(1):121-128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技术支撑。随着人民币国际支付规模日益扩大、战略性大宗商品贸易以人民币结算、CIPS的国际认可度日益提升、国际货币和支付结算的多元化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和我国的国际金融话语权不断提升,为CIPS拓宽境外金融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CIPS应积极吸收美、欧、日先进支付系统的建设理念,构建和完善安全、高效、数字化的人民币跨境清算结算体系,进一步完善境外人民币清算银行网络,扩大境外CIPS参与者数量;加强境内外清算风险管理,增强资金、法律、操作等各类风险的检测、量度及管理的有效性;提高CIPS的跨境结算效率,尤其是加强区块链、数字化等金融科技手段在CIPS中的应用;加快发展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为CIPS注入新动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WTO以后,给银行业中间业务带来的竞争与挑战日益加剧。目前我国已取消了外资银行来华设立机构的地域限制,并在上海、深圳等地准许外资银行办理人民币业务。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1年3月,境外银行共在中国境内设立营业性机构180家,其中外国银行分行160家,本地注册银行13家(其中合资银行7家,独资银行6家),外资财务公司7家,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32家。这些外资银行有着成熟而众多的金融产品和跨国服务的经验,首先会在中间业务方面与我国银行竞争。我国银行业如何应对“入世”挑战,抓住时…  相似文献   

9.
基于数理分析,利用时间序列VAR模型,本文对企业利用影子银行套利与我国进口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通过开立跨境人民币信用证境外融资的方式利用影子银行套取境内外汇率差、利率差获利,这一行为明显促进了进口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发展;未发现进口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对企业套取汇率差行为产生影响,进口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对企业套取利率差行为的抑制作用有限,即市场缺少对套利的自我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0.
谢琦 《时代经贸》2010,(22):169-170
国际结算业务已成为中外资银行中间业务竞争的焦点。文章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入手,通过对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国际结算业务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际结算业务已成为中外资银行中间业务竞争的焦点.文章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入手,通过对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国际结算业务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保理业务作为西方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一种普遍国际结算工具,作为国外银行的一种成熟金融业务,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中国入世在即,日益扩大的对外贸易规模要求我国金融业加快国际保理业务发展,以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政策性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已是国际趋势.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安市分行的调研,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安市分行商业化业务发展现状、问题及成因,在借鉴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安市分行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思考,以期为农业发展银行的稳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加入WTO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市场之中。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国际范围的银行间贸易结算已经成为国内部分商业银行业务中的主流,随之而来的信用证结算便成为主要工具与方式。但是,由于国际上和国内关于信用证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健全,况且,目前已存在的国际与国内的相关法律法规也还缺乏适用的通用性、统一的规范性和执行的强制性,所以,不法商人利用法律的盲区,在我国对外贸易中进行信用证欺诈,给正常的贸易秩序和银行结算秩序造成了极大危害。为此,信用证的反欺诈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国际结算业务采用单证中心模式,是近年来国外银行开办外汇业务的首选模式,为国外银行所推崇。城市商业银行对国际结算业务实施单证中心模式,具有节约人力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等优势。通过增加设备投入、系统开发及采用综合柜员制等方式,可以解决单证中心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合作机制、深化与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是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目前,国际上已有一些监管合作的成功案例值得我们借鉴. 全球金融监管合作的启示与借鉴 巴赛尔体制 巴塞尔委员会围绕国际银行业的审慎监管和风险防范提出一系列原则、标准和建议,即巴塞尔体制. 首先是跨国银行监管国际合作原则.1975年《对银行的国外机构监管原则》规定:任何银行的国外机构都不能逃避监管,母国与东道国对银行共同承担监管的责任,东道国有责任监督在其境内的外国银行;东道国监管外国分行的流动性和外国子行的清偿能力,母国监管外国分行的清偿力和外国子行的流动性;东道国与母国的监管当局之间要相互交流信息并在银行检查方面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企业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在资本市场国际化与国内上市企业利用境外证券市场能力提高背景下,加强对我国企业境内外双重上市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加 《经济论坛》2007,(15):63-65
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内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量的持续增长和进出口企业对贸易融资需求的大幅提高,传统的贸易融资产品已远远不能满足外贸企业的融资需求和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为银行国际业务开辟了广阔的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多边贸易的发展,以信用证、托收等为主要代表的国际结算方式被普遍运用到国际经济活动当中。然而,随着国际结算业务量的迅猛增长和国际结算收益的快速提高,国际结算所面临的风险逐渐暴露出来。本文就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此对商业银行防范国际结算业务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银行经营国际化。如今,银行经营国际化进一步向全球化发展,并逐渐形成银行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的合理分工,即大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竞争,中小银行则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发展。即使在同一个集团内部,不同机构之间也有类似的“分工”。当然,这种分工并没有严格的界线,更没有切断资产在国内和国外之间的流动。应该说,随着墨西哥和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渐淡化或消除,以及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