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楼市调控政策以所谓“合理房价”为目标,以政策挑战市场,但事与愿违,房价越调越高。  相似文献   

2.
黄文彦  杨攀 《特区经济》2011,(10):279-280
为了平抑房价,保障住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十二五"新政的出台给房地产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的挑战。本文立足现实,通过对新政政策的解读,来分析房地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为房产业投资和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数字     
25:1 中国社科院和北京工业大学近日联合发布《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该报告称,北京在社会建设方面仍面临高房价等挑战。  相似文献   

4.
2009年以来,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商品住宅房价基本形成了三个层次的房价水平,这三个层次房价城市的平均房价与房价收入比具有明显的差异。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表明,引起各层次房价城市的商品住宅均价持续上涨的主要因素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成本和货币市场流动性,它们对第一层次房价城市的弹性影响强度明显大于第二、三层次房价城市。资金市场预期对第一层次房价城市和第二层次房价城市中的杭州、厦门、宁波和广州的房价上涨产生了抑制效应,而对第二层次房价城市中的南京、福州、天津、大连和海口以及整个第三层次房价城市的房价上涨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去年底,政府提出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理在与网民交流以及答记者问时再三表示,将在他的任期内,稳定房地产价格.可事情的发展却与政府的承诺背道而驰.全国"两会"刚闭幕,北京就出现新的"地王",一线城市的房价也出现量价齐升之态势--市场的力量直接挑战政府的"承诺"和"信誉".政府急了,出手也更重了.  相似文献   

6.
在房价不断上涨的现象面前,房价上涨源于货币幻觉的观点具有一定影响。通过对房价上涨是虚涨还是实涨的分析,从而说明房价虚涨论的片面性。实际情况是,货币幻觉对房价上涨的影响是短暂的;收入的增长幅度低于房价的上涨幅度等因素,决定了房价是实涨而非虚涨。房价虚涨论的危害在于,如果房价上涨被房价虚涨论所误导,将会影响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也将对居民的住房投资和消费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崔晓红 《新财经》2010,(5):37-39
去年底,政府提出要“抑制房价过陕上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理在与网民交流以及答记者问时再三表示,将在他的任期内,稳定房地产价格。可事情的发展却与政府的承诺背道而驰。全国“两会”刚闭幕,北京就出现新的“地王”,一线城市的房价也出现量价齐升之态势——市场的力量直接挑战政府的“承诺”和“信誉”。政府急了,出手也更重了。  相似文献   

8.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房价问题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房价的飞涨,房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政府开始制定政策限制房价飞涨,然而政府的举措似乎收效甚微。本文将主要讨论打压房价到底为何如此困难,如何认识现在的房价问题,在未来房价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9.
房价过快上涨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房价上涨的原因错综复杂。文章在分析了我国百城房价、15个一线和二线热点城市房价上涨情况的基础上,从城市居民、房地产开发相关企业、政府等利益相关者视角探析了房价上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房贷风险评估及银行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是当今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而房地产发展的资金绝大部分由银行贷款获得,因此房价的变动会使银行的贷款业务面临风险。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房贷与房价之间的关系,接着讨论了人口因素对房价的影响,分析了房价的走势;最后计算了在不同的贷款方式下,商业银行应对房价下调时的贷款风险临界值,给出了商业银行防范房价变动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热钱流入与我国房价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做出了分析。首先,验证了热钱流入规模与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之间的关联;然后,考虑到房价上涨包含持久性和暂时性两种类型,利用HP滤波方法将其分解成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进一步研究热钱和房价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房价上涨能够引起热钱流入,反过来热钱流入能够引起房价上涨;对于其相互作用机制,我们认为,房价上涨的趋势引起热钱流入,而热钱流入引起房价上涨的波动。这意味着,我国应该加强监测房价波动,稳定房价上涨趋势,以防止由此引起热钱流入进而对房价波动产生影响,最终避免对宏观经济产生冲击。  相似文献   

12.
谭政勋  陈铭 《世界经济》2012,(3):146-159
本文在国内首次采用较新的PMG估计法(pooled mean-groupestimators),来分析房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分离房价对均衡价值的偏差,并以此来度量房价失衡;然后利用面板logtit模型分析房价失衡与房价变化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以期检验价值抵押效应和偏离效应。长期来看,人均GDP是推动房价上涨最重要的因素,人口其次,银行贷款最小;银行贷款是短期房价上涨最主要的推动力,人均GDP其次,人口的影响最小;人口增加引起的房价上涨很难调整,而信贷扩张造成的房价上涨则相对容易。房价上涨和房价偏离均增加了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但房价偏离的作用力要大得多,本文的结果支持了价值偏离假说。当房价偏离均衡值约25%、2~3年内累计超过30%~40%时,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极高。通货膨胀越严重、利率越低,越有可能引发危机,制度性差异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百姓观点     
正用房价疏导交通的教授太有想象力了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董藩称,北京的交通比较堵恰恰是因为北京的房价太低了,如果北京的房价放开,房价足够高,人们会自动离开,房价自动就可以起到交通疏导的作用。湖北读者张沛灏对此评论,如果所有城市都用房价疏导交通,城市自然是清静了,但这样的社会能和谐么?发展能持久么?  相似文献   

14.
王莉莉 《魅力中国》2010,(35):107-107
近年来,各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呈持续高速上涨态势,房价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政府实行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措施下,全国房价依然快速上涨。针对目前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情况,本文着重分析了房价上涨如何影响着居民的生活,阐述了房价上涨过快的原因,提出了抑制房价上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货币政策调控房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房价的持续上涨问题倍受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阐述了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价的主要途径,对货币政策调控房价效果有限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价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当前上海房价高位运行特征的基础上 ,认为上海房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泡沫 ,同时分析了海外资金对上海房价影响 ,认为海外资金推高了上海房价。对此提出了五项具体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已经到来的2012年,全球经济复苏之路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经济减速慢行将呈现怎样的轨迹、货币政策将如何应时而变、房价会否如愿回落至合  相似文献   

18.
邹文 《湖北经济管理》2013,(24):158-159
房价收入比是衡量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根据1998-2011年数据计算出各省房价收入比,并实证分析了城镇房价和居民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房价收入比的离合研究,发现近年来推动房价上涨的基本动力是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全国房价收入比均值总体上处于正常水平,但局部地区存在房价收入比离合异常.最后提出了应对的举措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鲁宁 《上海国资》2005,(4):9-10
这几年,国内房价普遍涨幅过快,多数舆论抨击房价呈一路"疯涨"状态。不可否认,上海的房价处于国内最高端状态,因此,上海被海内外舆论视作评论、质疑中国房价"疯涨"的一块"靶标"。近期,尤其是今年以来,房价仍继续上窜,而建立和谐社会的诉求正好与房价"疯涨"相悖离,于是,偶然性中包含必然性,抨击和质疑房价"疯涨"的舆论出现了阶段性"井喷",作为回应,从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20.
开征物业税的经济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媛 《中国经贸》2010,(4):92-92
近几年,我国许多城市房价不断上涨。罟高不下的房价,一方面使这些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过高,居民买房困难;另一方面可能导致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危机。因此,为了抑制房价的快速上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房价仍然没有降下来。那么,政府开征物业税是否可以抑制房价?物业税对房价到底有何影响?本文从开征物业税对财政收入与房地产业两方面的影响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