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企业声誉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康师傅"水源门"、三鹿奶粉"结石门"、东航"返航门"等一系列危机事件的发生,企业的声誉管理再一次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眼球。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之后,人们不禁会问:企业的道德与社会责任在哪里?企业到底还有没有声誉?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企业声誉建设的路在何方?针对这些问题,就企业声誉的内涵、作用、建立与维护方面进行一些研究,以为企业的声誉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严可君 《新财富》2014,(4):91-92
近年来,一系列引起轩然大波的危机事件在中国上市公司中间接连上演。如何看待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监督日益严格的趋势,企业在面对危机时如何才能有效开展声誉管理,而董秘又该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2008年的中国,发生了很多事情。中国品牌也遭遇了很多风波。三鹿奶粉的“结石门”事件,掀起的轩然大波影响到整个乳制品行业,还波及大白兔、阿尔卑斯、吉百利等糖果品牌。、还有汇源的“收购门”引发的养儿卖猪论;陈冠希的“艳照门”和刘翔的“退赛门”引发的代言人尴尬;平安高管的“年薪门”、东方航空的“返航门”、娃哈哈的“偷税门”等等。一切似乎都在印证一个词——“多事之秋”。频频发生的品牌或企业危机,一再打击公众对品牌的信任与支持,人们不禁开始疑惑.企业都怎么了?  相似文献   

4.
朱薇 《商》2013,(6Z):90-90
依托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声誉与企业社会责任(CSR)密切相关,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声誉。当负面事件发生时,企业社会责任就会发挥潜在的“保险效应”,本文重点分析负面事件发生时,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策略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可能遇到危机.这些危机往往给企业的声誉和经济利益带来很大影响.尤其是一些突发性的、负面影响巨大的危机事件更可能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危机一旦发生,其后果往往不堪设想。巴林银行的倒闭、巨人集团的“巨人大厦”、三株集团的“常德事件”、东芝的笔记本电脑风波、三菱”帕杰罗”汽车信任危机等都在提醒着企业界,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Grahame企业声誉的理论模型运用于仆从领导文化与企业声誉管理内在关系的研究。通过对仆从领导的“齿轮传动模型”的阐释,本文分析了仆从领导文化与企业声誉管理相关的四个特征,即领导知名度、员工参与度、顾客满意度与社区和谐度,揭示了企业文化作用于企业声誉管理的“光环效应”。  相似文献   

7.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一些不可预测事件的发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这些事件会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品牌声誉及企业生存造成严重影响。我们称之为危机。发生危机,轻则给企业当期经营带来困扰.重则威胁企业后续发展,甚至使企业走向破产。不管何种危机。都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不利的后果。那么,如何才能防患于未然,避免或减少企业危机的发生呢?  相似文献   

8.
“神六”升天,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证明了这一事的巨大影响力,回忆起一些企业借势“神五”“眼球效应”造就的令人艳羡不已的辉煌,商家无法抗拒地纷纷卷入了这场“事件营销”之战。事件固然赢得了举国瞩目,但意图借助于事件造势的企业真能从消费者那里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吗?  相似文献   

9.
黄琼 《现代商业》2013,(32):211-212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也层出不穷,企业税务风险越来越受到税务局的关注,而现阶段众多国内企业还是处于被动的、临时的应对税务风险的状态,在不经意间陷入“税爱门”事件,使企业遭受法律制裁、经济损失、声誉受损等损失。本文主要从企业角度出发结合税务风险的成因提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几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沈晓琳  俞苗玲摄 《浙商》2012,(18):40-41,49
从制造企业向原料种植、流通两端延伸,德华集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企业纵深发展、转型升级的样本。 万科精装房“地板门”事件和安信地板甲醛超标事件对装饰行业造成的影响还未停歇,成本要素的上升又再次将行业推入生存困境。作为40多个行业标准制订者、无醛级装饰产品开发者、国内首家装饰业上市企业,德华兔宝宝凭什么能够保证盈利不下降?  相似文献   

11.
蒋玉英 《商》2014,(43):169-169
近年来,随着国内商业银行储户存款“不翼而飞”事件发生和媒体报道的增多,引发更多民众和媒体对商业银行内控管理的负面评论、不良影响不断扩天。在当前这种声誉风险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通过时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概述,结合当前声誉风险背景,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定位、传统职能和现状基础上,阐发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对声誉风险管控及声誉事件预测、处理的现实意义,创新地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职能的拓展和强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所谓“危机”就是指能够对企业及其产品和声誉造成潜在破坏的事件。面对现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个企业无论过去有多辉煌,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危机的冲击,这是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面对这样的现实,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开展危机管理使危机化险为夷甚至化危机于商机。企业危机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企业生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震惊中外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案、安然事件、世通公司财务欺诈案以及在新加坡上市的国企“中航油事件”等一系列控制失灵事件的发生。再次诠释了“有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的道理。向世人昭示,控制失灵,企业难以基业常青、持续成长。如何构建有效的控制是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建立健全控制制度迫在眉睫,严格执行控制制度任重道远,对于当今时代,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企业活力有非常积极地意义。  相似文献   

14.
魏和平 《大经贸》2006,(4):84-85
国外一些大企业CEO的更替,很少给人带来企业“震荡”的感觉。为什么中国的一些老总离职,会成为企业的“生死符”?CEO对企业应该具有怎样的影响力最恰当?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CEO的角色该如何转变?  相似文献   

15.
企业要从危机中脱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应对危机的行动是否真诚、及时、睿智。在发生危机事件时,消费者总会习惯地提出如下问题:企业的行为是故意的吗?应对危机的态度是坦诚的吗?如果公众感到企业故意撒谎、有意疏忽,企业声誉和顾客忠诚度不可避免地会遭到损害。  相似文献   

16.
一、企业资信评估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和法制经济,信用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经历了“银广夏事件”、“安然事件”等一系列信用危机后,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信用建设仅靠企业自身加强商业道德是远远不够的,建立健全全社会信用体系已近在眉睫,资信评估作为完善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重要一环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李皞 《广告大观》2010,(7):51-52
短短四月内,十数起坠楼案件,十几位年轻人试图跳楼自杀以结束生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惋惜和哀悼,但把责任完全归咎于雇主富士康,在笔者看来未免有失偏颇。富士康"自杀门"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给中国制造企业在品牌建设、企业文化、管理等方面带来了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以“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和“金华火腿事件”为例,对老字号企业引发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无论政府还是企业,要重视老字号企业危机管理与沟通能力建设,并就老字号企业危机管理与沟通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结合心理学知识,分析采用企业年度环境相关词语词频评价企业环境声誉这一做法的可行性。并据此从认知角度出发,构建了更为客观的企业环境声誉评价体系;然后利用信息管理技术,根据笔者的评价标准,选取采掘类上市企业47家作为样本,利用其2010-2011两年的相关数据,对样本企业的环境声誉进行了量化评价。最后,本文试图构建企业环境声誉与股票市场反应二者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负面环境事件发生时上市企业环境声誉对其CAR的影响,最终得出负面环境事件发生时企业环境声誉对其股价有正面促进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在广州发生的“史努比”大闹广州,工商部门调查麦当劳”的事件中,麦当劳公司就遇到了一些麻烦,人们对经营的合法性产生了不同认识,是限制经营者的经营还是鼓励经过者另谋生路,采取新型的竞争手段参与竞争?市场经济是保护经营者的利益还是维护传统的观念意识?通过从法律角度分析这起事件说明了一些问题,那就是人们应当怎样对街一个成功的企业,如何用理性的目光去认识一件事情,执法机关怎样不为舆论所左右保护经营者的合法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