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洋 《金融博览》2013,(21):41-41
互联网金融渐成气候,金融互联网、移动支付、电子商务、P2P融资等经济形态也在互联网金融大潮的冲击下获得新的发展。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冲击和挑战更值得关注。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从建立零售银行统一视图、信息时代零售产品建设、未来银行智能探索、零售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等方面进行系列分析。  相似文献   

2.
刘立新 《会计师》2019,(8):28-29
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变革,微信、支付宝、京东金融等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当下支付结算的潮流,迫使银行改变传统的支付结算方式,大力拓展移动金融业务版图。但在互联网环境下,虽然支付和结算方式更为便捷,但也给银行带来诸多方面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给银行支付结算带来的影响,阐述银行支付结算存在的风险,并针对如何应对风险提出解决对策,以提升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伴随互联网用户的爆发式增长,互联网企业通过数据深度挖掘,构建全新的经营模式,对传统金融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商业银行积极应对,大力拓展网络支付、网络理财、网络融资等业务。在悄然来临的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应如何把握机遇与挑战?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交易双方成本下降,市场竞争充分有效。互联网企业纷纷涉足金融领域,各家银行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电商、银行及IT巨头合纵连横,打造出纷繁复杂、绚丽多彩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图。  相似文献   

4.
《金卡工程》2014,(6):6-6
"2014交银国际互联网金融会议"于6月27日在北京举行。交银国际联席董事、互联网行业首席分析师马原在演讲时表示,第三方支付满足了碎片的长尾需求,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而拥有移动支付优势的互联网公司将在第三方支付竞争中取得较大市场份额。马原称,第三方支付不仅侵蚀了银行支付的份额,而且断开了银行和客户之间的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5.
《金卡工程》2014,(12):1-2
正互联网金融企业在移动支付的支持下逐步取代部分传统金融的业务。比如,目前我们津津乐道的P2P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银行在中小微企业当中的信贷服务功能。所以,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已经真正成为一种新的金融业态。基于这一点,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了火得不能再火的新兴行业之一。今年3月15日,三家机构联合发起,并吸引了国内知名的互联网金融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传输技术和海量的数据存储及处理技术等一些关键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推动互联网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时代。B2B,B2C电子商务模式取得巨大成功,其对支付和微金融的独特需求,催生了一批"类金融"的公司和业态。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正在快速蚕食传统银行的经营领域,对银行现有的业务模式产生巨大的挑战,影响到未来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互联网企业已成为传统银行必须重视的强大对手。本文通过对互联网企业及银行同业创新发展情况的分析比较,提出了银行信用卡业务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发展前景的一些思考。一、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支付、收单和消费信贷产品线。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以来,随着金融服务的多样性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在传统金融服务供给短缺的情况下,第三方支付行业在国内迅速的兴起。然而由于政策和监管上的滞后,以及银行技术上的不足导致第三方支付平台与银行往来产生的金融活动监管困难,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从事洗钱、诈骗、套现等违规金融活动,对银行经营和客户财产安全都造成隐患。本文主要分析第三方支付对金融监管带来的影响,及金融机构内控层面涉及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国家大力推广"互联网+"的理论思维和方式方法引领下,我国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典型代表,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而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典型代表,市场规模急剧扩大,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支付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方支付在不断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的央行支付系统产生了一定冲击。本文通过对第三方支付系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就第三方支付系统与我国央行支付系统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我国第三方支付的科学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智移云物”技术的发展,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在我国快速兴起,并对商业银行传统的支付结算业务产生了巨大冲击。文章通过梳理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历程,解析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实证检验发现,互联网金融会对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相较于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受到的负面冲击更大;最后,本文从积极展开合作、支付方式优化、潜在风险管控以及顶层制度设计四个维度为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龙春玲 《银行家》2014,(4):90-93
正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迅速发展,特别是大量进入商业银行业务领域,对银行产生很大影响。银行亟需尽快研究对策,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所谓互联网金融,从广义来讲,即是通过互联网渠道和技术从事金融业务。广义互联网金融,既包括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平台从事的金融业务,如电子银行、电子证券、电子基金、电子保险等,又包括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如第三方支付、P2P融资平台等。在广义互联网金融中,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的电子金融业务是主导力量。2012年全国网上银行交易额突破900万亿元,全国第三方支付总交易额为10万亿元,仅占全国网上银行交易额的1%。目前常说的互联网金融为狭义互联网金融,即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狭义互联网金融(以  相似文献   

12.
《金卡工程》2014,(6):8-9
由人民网主办的"人民财经年会系列论坛-2014创新金融论坛"6月19日下午在人民日报社召开。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表示,基于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支付革命是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市场基础,也代表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尽管互联网金融目前尚不足以动摇传统银行的地位,但并不意味着传统银行可以高枕无忧。为了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借鉴互联网思想和理念,尽快实现传统银行业务的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投资理财产品、网络小额贷款和第三方支付的出现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巨大冲击,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客户流失不断,盈利空间逐步缩小,以传统业务为主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大潮,一些商业银行开始打破传统经营模式,依靠金融科技不断创新变革,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近年来网络支付及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创新性行业代表机构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受到了各方高度关注,尤其网络支付、互联网理财产品销售、P2P网络借贷、网络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业务正在如火如荼的"跑马圈地"。在众多互联网金融业态中,以支付账户为载体的网络支付业务是基础与根本。本文以现阶段市场上已经非常普遍的支付账户这一新型的支付结算工具为题,从支付账户的产生、发展、功能、应用、监管、问题、建议、趋势等方面,通俗地梳理了以非银行支付机构为主体的支付账户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互联网金融的浪潮正席卷我国传统金融业,给我国的支付体系建设带来不小的冲击。本文首先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支付概念进行梳理和分类,基于我国支付体系结构图,从支付服务组织、支付工具、支付系统、支付体系监督管理四个方面出发,探讨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支付体系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支付体系健康发展的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个时期,特别是在“2013农村移动支付论坛”后,一场席卷整个中国的第三方支付与互联网金融热潮正在勃然兴起。它以固有功能和作用,刺激蓿各大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中、小、微企业都纷纷进入第三方支付,打造互联网金融平台。为此,它引发了笔者从四个方武对第三方支付与互联网金融热的冷静思索。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介绍了移动支付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发展情况,然后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移动支付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在某些方面给消费者以启发,为移动支付能够在我国快速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陶颖 《时代金融》2014,(7Z):100-100
近年来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快速,而互联网金融下的支付方式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支付体系的监管者,应当加强互联网金融下的支付监管,确保社会公众的支付与财产安全。本文旨在对互联网金融下强化央行支付监管的意义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央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而提出加强和完善互联网支付监督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快速,而互联网金融下的支付方式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支付体系的监管者,应当加强互联网金融下的支付监管,确保社会公众的支付与财产安全。本文旨在对互联网金融下强化央行支付监管的意义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央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而提出加强和完善互联网支付监督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任海龙 《银行家》2015,(4):68-69,7
2015年,政策主张和监管层的态度为互联网金融的参与主体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政府支持。商业银行应牢牢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快速出击,抢夺市场制高点,大力发展手机银行、直销银行和移动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