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州民间资本的发展与引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在匡算温州民间资本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民间资本对地方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和机制缺陷,最后提出了若干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陕西省为例,选取1994——2014年的相关数据,并采用的协整、单位根检验、脉冲响应等方法,分析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对地区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都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相对于民间投资,政府投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同时,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表现为一种挤入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金融与市场》2011,(10):66-68
民间投资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忻州市民间投资的整体状况及40户民营企业的实证分析,认为除利率之外,政府对投资的政策引导、地方政府的配套措施、以及投资环境的优劣、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都对民间资本投资转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四川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产函数法和四川省1993-2009年度宏观经济数据,估计四川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以此分析基础设施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四川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回暖以来,河北政府投资在刺激经济增长中作用比较明显,但民间资本"惜投"现象仍然严重.经济增长主要靠政府投资和政策推动,而民间投资和市场机制明显不足,经济回稳的基础仍不牢固.在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的过程中,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二者不可偏废.政府投资及其他经济刺激政策可以帮助有效抗击衰退,并在短期内激活经济,但在回暖之...  相似文献   

6.
民间资本投资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各地区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的途径主要是改善投资环境.在理论分析区域投资环境对民间资本投资影响的基础上,利用熵权理论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测算了2007~2012年的中国区域投资环境指数,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区域投资环境对民间资本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投资环境指数总体处于增长趋势,区域差异性明显;投资环境指数与民间资本投资存在正相关性,西部地区灰色关联度系数明显低于东、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相关统计数据,从实证角度对1978年-2010年我国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特点和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经济学理论出发,运用1998-2013年的季度数据,建立了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政府投资、广义货币供应量、工业品销售产值、国内生产总值、税收对民间投资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影响因宏观经济波动而发生变化。政府大规模、长时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对民间投资兼具短期拉动作用和长期挤出作用,这种挤出作用表现为政府对信贷资源的挤占。然而,在政府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下,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具有拉动作用然后保持稳态。应发挥政府财政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引导作用和调节作用,在经济波动时期为民间投资输血造血,提高民间投资的边际产出,减少税收,并在经济运行良好时及时退出。  相似文献   

9.
燕小青  赵丙奇 《银行家》2011,(11):104-106
温州经济实质是一种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上的民营经济模式,民营经济通过民间资本投入,通过个人积累财富的分配方式影响并决定着经济增长,民营经济、民间投资已成为温州经济增长内在活力和动力源泉。但"企业缺钱、资本缺路"现实背景,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民间投资扩张引发"温州乱象"主要是由于过长时期的实际负利率及投资渠道狭窄,导致更多的资金偏离正规金融体系以寻求保值与收益,在持续紧缩政策下的爆发,只有金融市场化创新才是改变源于制度摩擦下  相似文献   

10.
基础设施投资与GDP:模型、关系与结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滞后变量模型和CES生产函数模型,对基础设施投资与GDP增长的推拉效应和各投入要素对GDP增长的产出弹性进行了测度,得出基础设施投资以乘数作用推动本期以及以后各期的GDP增长,同时GDP增长又会引致各期基础设施更多的供给;相对于劳动的产出弹性,资本投入对GDP增长的贡献更加显著。因此,应适度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以乘数效应更好的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带有偶然性约束的DSGE模型,研究了逆周期政府投资调节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政府投资的逆周期调节对于稳定产出具有积极作用;第二,由于向下刚性特征的存在,政府投资的扩张产生了棘轮效应,这可能导致政府债务攀升和对民间投资的抑制,进而影响宏观调控的效果;第三,政府越重视产出水平,公共品投资对于产出的促进作用就越强,当经济遭遇负向冲击后,棘轮效应越显著;第四,相比于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公共品投资,减税政策和跨周期投资调节政策不仅缓解了政府投资的棘轮效应,对于稳定经济波动也具有更好的政策效果。据此,本文从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加强减税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完善跨周期政策设计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改革开放以来,民问投资增长迅速,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辽宁省为例,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辽宁省1990-200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民同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短期来看,民间投资对产出的贡献不显著;长期来看,民间投资对产出有较强的正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加快南充市民间投资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资本投资整体不活跃是当前困扰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民间资本投资需求不旺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欠缺和后劲不足。本在分析民间投资现状和制约其增长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激活民间投资的对策建议,它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4.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激活民间资本,疏通和扩大民间投资渠道,是当前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以中部内陆城市随州市民间投资情况为例,从中分析欠发达地区民间资本投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如何规范民间投资,拓展经济多元化融资之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一个结合新古典增长与内生增长原理的模型,对中西部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投资、R&D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运用中西部省份的截面数据对对四者的关系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对中西部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R&D投资的作用不明显.但是在比较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的系数以及考虑到人力资本所具有的报酬递增的作用后发现,人力资本投资是中西部实现持续增长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本文对日照市民间投资的现状与特点及制约民间投资增长的诸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从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强政策扶持及政府引导等方面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民间投资增速快速下滑,对经济增长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以对全省557家民营企业投资情况的调查为基础,对制约湖北省民间投资增长的因素、金融支持民间投资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由金融机构、政府和民营企业三方共同着力来破解民间投资所面临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许炳南 《武汉金融》2004,(11):26-27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经济的发展,进一步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它行业领域。在当前我国实施经济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拓展民间投资渠道对有效促进结构调整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缓解因增加国家投资而增加财政赤字的压力。为此,本文从影响我国民间投资增长的政策因素、激活民间投资主要途径人手来探索民间投资能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力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民间资本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稳增长、促创新、增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2015年以来,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民间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占全部投资比重出现下降。银行业对于促进民间投资影响较大,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促进民间投资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民间投资发展现状、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困境、着重分析了华夏银行在民企融资方面的一些实践,并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角度给出了促进民间投资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试论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协调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一种在经济相对低迷阶段,进行政府反周期调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因此这一政策只是阶段性的。而能否正确处理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相互关系,将成为积极财政政策可否功成身退的关键条件。文章在明确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地位的基础上,就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市场机制,为引入民间投资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作了有力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