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土经济》2006,(6S):61-61
国家环保总局曾经在2003年公布了首批入侵我国的凤眼莲(水葫芦)、假高粱、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等16种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到现在,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早已远不止这些,它们对我国的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潘玥 《活力》2005,(9):94-94
本文阐述了东南沿海经济发展与红树林保护之间的矛盾。红树林海岸潮间带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生态服务功能,但却面临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退化与生态破坏,而直接威胁经济安全与人类的生存安全。在经济生活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注意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3.
张琪慧 《活力》2014,(11):30-30
一、外来物种入侵的概念 外来物种入侵,也可以称为生物入侵,其基本含义是指当任何一种生物体进入以往未曾分布过的地区,并能繁殖延续自己的种群,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一定正面或负面影响的生物迁移活动。  相似文献   

4.
郭豫 《山东审计》2002,(6):42-42
会计电算化改变了财务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存储方式,对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会计管理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资料由电子计算机按规定程序生成,会计人员充分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先进和超前,但同时,又感到电子化存在的隐患——信息安全问题。由于电子数据高度集中,高度依赖电脑,受电脑病毒入侵、人为操作失误、机器故障、非法毁损等因素影响,财务数据很容易被破坏,因此,实行会计电算化,必须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一、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 管理制度根据国家制定的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及计算机知…  相似文献   

5.
<正>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每年为人类创造约33兆美元的价值。1然而,近年来,生物多样性收到了严重的威胁,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遗传多样性急剧贫乏,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这些都加剧了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危机。二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入侵已经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全球范围来讲,他们对本地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危害,足以与栖息地的丧失和恶化所带来的危害相比拟。  相似文献   

6.
网络应用飞速发展,网病毒、木马及其他恶意入侵给企业内网带来日益严重的威胁。保障企业内网安全、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本文在分析企业内网安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划分安全域、计算机病毒防治、上网行为管理、端点准入和身份认证等管理对策,以加强企业内网安全、保证企业内网应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调查发现广东深圳湾凤塘河口共有外来入侵植物26种,在种类组成上,菊科植物最有优势,有8种;来源地分析发现,有21种起源于美洲。草本和藤本外来植物中大多数生长在人为干扰和破坏较大的生境中,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治理外来入侵植物可通过生境改良和乡土植物的生态恢复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崔庆文 《活力》2006,(5):43-43
一、金融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含义 金融计算机系统安全是指金融部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所谓计算机安全,按国际标准化委员会的定义,即“为数据库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破坏、更改、显露”。我国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司的定义是:“计算机安全是指计算机资产安全,即计算机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与危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我国各大媒.体的报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因人们盲目引入外来物种而对当地环境与经济造成巨大影响的事件,如食人鲳事件、水葫芦危机、红树林之灾等等。一个原本属于生物学术语的词汇——生态入侵频繁地跃入人们的眼帘。那么,什么是生态入侵,它对环境与人类会造成什么影响,该如何防治?  相似文献   

10.
王坤 《价值工程》2015,(14):29-31
生态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开展,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生态安全面临威胁。本文在矿区生态安全概念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采用模糊数学法,构建了矿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为促进矿区生态安全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全方位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萍 《企业研究》2003,(11S):55-56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使国民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服务信息化进程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在享受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开放的互联网络存在着众多安全威胁,也在承受着计算机病毒及黑客的非法入侵等带来的日益严重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促进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农地原来的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带来一系列新的生态矛盾和问题。生态安全是土地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没有生态安全,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采取果断措施,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外来物种入侵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在应对这一问题时,部分地方政府采取了一些防治措施,但其防治现状究竟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遇到了哪些问题,还需进行调查。因此进行此次调查研究,以找出不足、弥补不足,为外来物种入侵防治建言献策,促进我国生态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乡镇企业》2013,(10):45-46
9月26日,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主办,中国农学会、湖南省农业厅和岳阳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外来入侵生物水花生(空心莲子草)现场灭除活动在湖南岳阳举行,旨在通过对水花生进行集中灭除,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部生态是中西部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近些年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生态建设有所改善,但只是局部好转,全面恶化的趋势并未被遏制。本文分析了两部地区在生态重建中的投融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缓解资金不足给西部生态重建带来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鄱阳湖区面临着人口剧烈增长、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趋势,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状况日益变得严重。湖泊富营养化现象的出现,生态系统面临恶化,对当地人体健康、生态安全以及生产、生活和旅游业发展已构成重大威胁,也成为当前鄱阳湖区生态安全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分析了鄱阳湖生态安全现状,工业废水排放量大、重复使用率低和工业废水中的多种不达标因素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对鄱阳湖工业废水排放进行总量控制、对监测系统加强管理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矿井常常被小窑破坏,小窑的乱采乱掘不仅破坏矿井正常采煤工作面的布置,也给矿井采掘时带来很大的不安全隐患,主要是有害气体的泄入、透水事故的威胁、影响矿井正常的通风系统,同时还有穿过小窑破坏区后形成大跨度区域的支护难题。因此,如何安全穿过小窑破坏区,成为矿井掘进时的一个难题,现就我公司安全穿过小窑破坏区的实践作以下介绍。  相似文献   

18.
现代纺织业,从纤维的生产到纺织品的生产加工无不与化学品使用有关,这就给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带来了破坏,同时也使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残留在纺织品和服装上,在消费者使用或穿着过程中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近年来在纺织品和服装领域兴起了“绿色消费”浪潮,“生态纺织品”就是采用对环境无害或少  相似文献   

19.
正确防护你的浏览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晨 《河北审计》2002,(6):48-48
让黑客和病毒远离你的电脑上网时,持枪歹徒不会对我们的电脑产生威胁,但黑客和病毒制造者就不同了。多数用户没有为自己的电脑系统建立充分的安全保障,以使电脑远离病毒、黑客以及那些潜伏在网上可疑的ActiveX和JavaScript程序。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浏览器和E-mail客户端没有什么好的安全机制阻止病毒破坏计算机系统。所以,你应该了解浏览器和E-mail客户端的安全漏洞,学会如何让你的系统免遭网上杀手的破坏。IE和Navigator软件中嵌入的很多安全机制对病毒的入侵根本毫无办法。因为在设计上,它们主要是用来管理Cookies、ActiveX…  相似文献   

20.
ISO和IEC联合发布了一项新标准ISO/IEC18043:2006《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入侵监测系统的选择、部署和操作》,其中包括了计算机系统入侵监测的框架。标准的焦点是面对外部人员和未经授权的雇员入侵计算机系统时的安全防范原则,以及组织如何建立一套全面的入侵监测系统的架构。入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