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土经济》2008,(11):23-23
在社会各界全力救援5·12汶川大地震的同时,震后城市重建也成为人们关注与思考的总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哭了!”,中国为汶川大地震中死难的同胞而哭; “全体华人都捐了!”,他们为灾区同胞早日重建家园而捐出了善款。 5·12地震发生后,地震灾区的重点已逐步从救灾转向了灾后重建。灾区的学校、民房、公共建筑等需要重建;  相似文献   

3.
余奎 《中外企业家》2014,(4):242-243
雅安4·20地震发生后,给四川带来巨大的损失,灾难过后的重建是四川人民面临的重大课题,受到全国瞩目。为了更好恢复重建的需要,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地震案例进行了全面收集,尤其是日本311大地震和我国汶川大地震震后重建的经验和教训加以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经济领域灾后重建的经验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的对策建议,以供雅安灾后重建借鉴。  相似文献   

4.
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甘肃和陕西等省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举全国之力做好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也在积极开展灾后重建的评估、规划、设计,制定实施方案和建设规划。各级财政部门都在为灾后重建编制预算、筹措和落实重建资金,体现公共财政应对突发事件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震动了整个中国。 通讯中断,电力中断,运输中断…… 在四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的危急时刻,通讯、电力、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粮食供给、能源供应等这些重要的领域,成为抢救生命与救灾重建的主阵地。而在每一处关键的场景里,我们都能见到中央企业的身影,作为“共和国长子”、国民经济的脊梁,中央企业挺身而出,  相似文献   

6.
李格  陈杰 《上海房地》2008,(10):15-17
大地震后的重建工作总是异常复杂、艰巨,对资金运作要求很高,对各个国家来说都是严峻挑战。借鉴国外震后恢复重建的成功经验从中学习,是科学重建的必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国内介绍灾后住房重建的文献通常都以日本1995年阪神7.5级地震、美国1994年加州洛杉矶北岭7.1级地震为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研究美国洛杉机大地震灾后住房恢复计划,提出了我国灾后住房重建计划的构想,并就灾后重建计划中的资金问题、信贷支持问题和住房分配与销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5·12四川大地震的重灾区汶川县城存在严重的地质灾害,作者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次生地质灾害严重,但是可以治理,治理之后,从地质灾害影响角度而言,汶川县城完全可以在原址重建.重建规划定位为地震地质公园和旅游山水城市.汶川县城的重建应与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应尽早启动应急防治工程,防止城市继续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阪神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机构设置、立法、规划、资金投放情况等方面对阪神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梳理,并引出对四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5点启示:灾后重建工作中必须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重建工作要重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重建规划应按照轻重缓急统筹进行;产业复兴要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放在重要地位;产业复兴要把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和精神创伤。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竭尽全力挽救灾害造成的损失、重建灾区受创的家园、抚慰灾民伤痛的心灵。心灵的平复是长期的和无形的,而家园的重建可以是迅速和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1.
今年5月12日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上周三参加四川省审计厅“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跟踪审计期间,偶有闲暇,一位老师提出想到汶川老县城去看看。  相似文献   

12.
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重建又需要巨额的资金。为此,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倡导节俭办事,节约消费,节约资金,支援灾区。那么,作为政府采购部门,如何来支援灾区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政府采购节约中支援灾区。  相似文献   

13.
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了芮氏规模7.3的集集大地震,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论文回顾了城乡规划、土地测量及管理单位在过去9年的救灾、重建以及平时减灾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希望能作为四川大地震重建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英才》2009,(11):51-51
《英才》: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多了,现在看,这场灾难给东方电气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重建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15.
5月31日     
《国土经济》2008,(13):125-129
胡锦涛在陕西考察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31日来到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受灾严重的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灾人员,实地考察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6.
“5·12”汶川大地震.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目前,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已经成为最重要和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5.12”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四川为例,梳理了汶川大地震对四川以及全国经济带来的挑战.总结了中央及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取得的显著成效。分析了恢复重建政策在不同区域之间显现的经济社会影响。结合灾区实际.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恢复重建政策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朱振东 《数据》2008,(6):14-14
前几天惊闻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心中一直忐忑不安,每天除了上课之外,大部分时间守在电脑边,浏览有关汶川赈灾的消息。我是唐山人,出生在唐山大地震那年冬天。对于当年的情况并没有印象,但是对于抗灾重建的情况,母亲对我讲述了很多,此次汶川地震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相似文献   

19.
灾难无情人有情。5·12汶川大地震后,成都市成华区就业服务管理局立足本职,积极行动,开展了系列向灾区献爱心活动,为抗震救灾和灾区重建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20.
缅怀学界前辈 推进城市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两院院士、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科会原理事长周干峙院士不幸逝世!这是我国城市科学界、城市规划界的重大损失!作为周干峙院士的晚辈,我与他第一次见面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天津市经历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城市满目疮痍,周干峙带领国家建委城市规划专家组来津帮助天津市修编《天津市总体规划纲要》和《天津市震损住宅及配套设施恢复重建三年规划》。这些规划为天津市震后恢复重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之后天津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奠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