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5 毫秒
1.
重庆三峡库区农村后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移民安稳致富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生态农业发展、库区产业"空心化"以及劳动力转移等方面。该文通过综合学界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归纳演绎和分析比较的方法,从整体思维和重点突破相结合角度,提出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关键是农村发展的动力不足。文章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提出解决库区农村发展动力不足的核心问题是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并从6个方面创新库区农村发展的动力机制给出思路性对策建议:建立库区农村改造和新城建设的统筹规划机制;健全库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资机制;推动库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经营机制;以特色休闲乡村旅游为抓手,充分发挥库区农村文化动力机制;以职业教育为载体,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培训与就业长效机制;健全政府与市场互动作用的保障机制,从而实现库区农村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农村基础设施采用PPP模式能够增加项目投资、使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得到改善、体现更高的经济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在农村和农业建设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Entropy),实现主观与客观赋权相结合,从合作障碍因素、制度保障因素、经济环境因素3个层面,确定了19个影响因子在影响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中的权重值。[结果]评价指标中项目收益率、政策支持力度、资金可获得性、专业人才充足性、平等合作意识指标的权重居于前5位,表明该5项指标是影响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探索这些因素对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影响机理。[结论]结合主要影响指标贡献度,提出注重优化组合、加大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注重人才培养、坚持平等互利,消除合作障碍等建议,为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山东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问题调查为基础,从农户的角度,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满意度与其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取得了一定进展,而资金匮乏、决策失效以及监督乏力等一系列问题又使得各类设施在城镇、区域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实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公平性与效率性任重而道远,进行全民参与、科学决策、完善会计核算是解决问题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4.
农村环境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保证。然而如果仅仅依靠政府部门解决农村环境建设中的资金、管理和人才等问题是很难实现和谐的。PPP这种资金来源多渠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应用于农村环境建设,将增加农村环境建设项目的经济可行性,是不断深化农村发展的需要,是政府部门深化农村改革的需要,是为农村环境建设解决专业人才的需要。通过创新PPP投融资模式能弥补政府农村建设中人才和技术的不足,实质性改善农村的整体环境,加快农村环境建设步伐。创新PPP投融资模式,应以政策激励提高私人资本投入的积极性,建立政府投资转化的长效管理机制,灵活运用农村环境建设的PPP模式,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支持PPP投融资项目。  相似文献   

5.
扩大农业农村投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自2019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投资增速明显下滑,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更对农业农村投资产生较大冲击。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农村投资现状的基础上,剖析造成农业农村投资下滑的主要原因,提出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投资重点要聚焦现代农业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三大领域,加快推动农业农村投资立法,创新多元主体参与的投融资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风险预警与应对机制,建立乡村振兴投入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由于政府资金不足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多方参与投资的PPP融资模式应运而生。PPP融资方式不仅能弥补资金投入的不足,还可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经营管理效率,是解决农村基础设施短缺的创新之举。然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立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这些问题,以期促进我国PPP模式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赵连阁在《影响农村工业聚集的因素及实证分析》的文章中指出:中国小城镇中工业的聚集度不仅受到城镇基础设施与环境状况、城乡收入差距、人口密度等经济、自然因素的影响,更受到产权制度、户籍制度等制度因素影响,而制度因素可能是更重要的因素。但从根本上说,是受工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中国小城镇现有的城镇体制,使除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外类型的企业,难以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向城镇聚集。中国农村工业要实现向城镇的聚集,必须首先突破户籍制度、产权制度等的限制,即要进行制度上的创新,同时,要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环境方面的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选取1992~2011年各省、市、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人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2各省、市、区人均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量区域差异,总体来说有逐步减小的趋势但差异仍然很明显。3地区经济实力的提高对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有很强的促进作用。4政府更倾向于向乡村人口密集的地区投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些设施的投资建设需要稳定而持续的资金的投入,仅仅依靠财政、银行和农民自身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拓宽融资渠道,但也面临经验不足、法律依据不充分、存在潜在风险等现实困境,为此,有必要结合现有困境选取化解策略,在政策、法律、管理、技术等方面推动社会资本的有效参与,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1991—2013年中国农村人均基础设施投资的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通过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和H-P滤波分析模型,总结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变动情况、公平性状况的周期变化和总体发展趋势。研究表明:(1)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以后,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总体趋向于更为公平,但是地区差距仍然较大;(2)地理因素、经济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实力、人居状况)和社会制度因素(如区域发展战略、政府换届)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公平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