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态旅游满意度是反映游客生态旅游体验的核心内容,是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文章以生态旅游景区庐山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生态旅游满意度评价模型,通过重要性-绩效模型分析影响生态旅游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游客对庐山风景区生态满意度持中立态度,影响庐山风景区生态旅游满意度因素依次为基础设施、旅游价格、情感氛围、生态体验等,旅游基础物质需求是影响庐山风景区生态旅游满意度的直接原因,完善生态基础设施、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是提升游客生态旅游满意度的有利保障;游客对生态景观评价最高,对游客参与活动程度评价最低,资源优势在庐山风景区生态旅游满意度评价中具有首次效应,但资源优势所映射的首次效应持久性有限。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是庐山风景区生态旅游满意度提升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环庐山游憩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及收集各景区的统计资料,分析了环庐山游憩带景观资源,休闲内容,及旅游流的时空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合理地规划与建设环庐山游憩带  相似文献   

3.
旅游经济是农业企业转型的渠道之一,黑龙江省友谊农场通过发挥区域优势、资源优势,提升景区运营标准,打造品牌旅游,为农场经济发展打造新的亮点,促进企业增效,职工增收。本文从挖掘资源优势,完善旅游发展要素;树立营销理念,完善旅游管理机制;强化宣传攻势,提升旅游品牌美誉三个方面阐述了农场发展旅游经济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名山旅游资源在现代旅游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名山旅游资源个性特征挖掘与"景区名片"打造,是增加名山旅游地的识别度、稳定客源市场、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针对旅游者动机和旅游决策因子变化,在挖掘名山旅游资源个性特征,提炼名山旅游资源核心特征、关注区域知名因素、地方特色、市场变化基础上建立名山旅游区景区名片,是打造合理名山旅游地名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庐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庐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层遗迹、岩石遗迹、矿物遗迹、构造遗迹、水文地质遗迹和地质地貌遗迹等类型;庐山地质旅游资源具有久远性、系统性、完整性、品位高、内容丰富的特点;从加强地质旅游景区建设规划和旅游市场营销战略两方面提出了庐山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6.
选取宜兴市龙背山森林公园作为研究范本,在大众点评、携程等网站搜集有效评价和网络游记,从而进行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龙背山森林公园形象感知整体以积极情感为主,其中旅游景观和旅游交通游客满意度较高,而服务水平和景区设施方面有一定提升空间,景区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提高治理水平,促成景区高质量的低碳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志愿者对南尖岩拍摄的样本照片和文本描述数据,采用VEP方法,对丽水南尖岩森林旅游型景区的游客形象感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南尖岩景区的整体印象较好,但是梯田、植物景观等部分景点容易造成游客的视觉疲劳;景区中的自然景观关注度最高,但是景观小品过少;景区缺少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呈现。因此,提出开发多样化旅游吸引物、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完善解说标识系统;建立游客反馈机制等建议,为森林旅游型景区的可持续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岩溶洞穴基本特征及其旅游开发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江省岩溶洞穴的分布规律与基本特征进行了总结与概括,并就浙江省8个主要溶洞的个性特征作了简要的介绍,最后提出并论述了倡导科学旅游是溶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①溶洞旅游资源的开发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②要突出每个溶洞景区的个性及其组合特点;③各级党政领导与溶洞景区负责人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④科学旅游的主要操作步骤;⑤游客对旅游品位要求的提高也将进一步促进溶洞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  相似文献   

9.
淳安县以打造“世界山水公园、东方休闲名湖”为目标,整合于岛湖滨水景观资源,倾力打造滨水景观飘带,全方位提升绿化质量和水平,推进千岛湖城市绿化进程,提高千岛湖城市品位,提升千岛湖旅游休闲度假品牌及城市旅游休闲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文章以鼓浪屿为例,把SERVQUAL量表用于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的研究,使各旅游景区和政府管理部门能够更确切了解景区的发展状况和景区服务质量差距,制定旅游景区服务质量优化提升方案,为我国旅游景区更快更好走向国际化服务。[方法]综合运用旅游学、数理统计学、经济学以及系统工程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因子分析、信度效度分析等,发现SERVQUAL量表不但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具有可信性和可靠性。[结果]鼓浪屿服务质量存在很大的服务质量差距,通过分析研究提出政策建议:优化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提升旅游体验氛围;打造品牌与口碑;完善监管机制等。[结论]通过鼓浪屿景区服务差距案例分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11.
以皖南齐云山景区为例,从旅游发展的现存问题出发,比较其与核心热点区--黄山景区在旅游资源和游客资源上的差异,基于理论研究判定前者是后者的"阴影区"。运用SWOT分析法对齐云山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确定自身优势,分析可能的机会,确立总体战略,设计相应的旅游产品。提出差异化竞合战略,突出齐云山特有的道教文化和优质的生态资源,打造独特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制定全方位的旅游体验服务,创新设计旅游产品。同时与黄山景区及黄山市内的周边景点优势互补,谋求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江西婺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安徽黄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福建武夷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游客为调查对象,运用基本分析、信度与皮尔森分析、因素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景区服务空间、品牌形象与游客满意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景区服务空间、品牌形象和游客满意度之间关系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建议利用高标准的服务质量以及优质品牌形象与精准营销策略激发游客出行期待、利用微信微博运维互动力刺激生态旅游示范景区全面发力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生态旅游示范区品牌形象和服务空间,增强游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剑门关旅游区,在发现了其独特的砾岩丹霞地貌景观等地质旅游资源所体现的旅游价值后,现着力打造国家级地质公园.通过实地调查论证,采用SWOT分析法,对剑门关在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中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挑战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了适宜的旅游产品营销战略,这对剑门关地质公园开发旅游产品和客源市场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选取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利用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问卷和视觉评价方法研究游客等待检票、景区观光车、九曲溪竹筏3个主要旅游拥挤节点的排队拥挤感知状况,分析游客拥挤感知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基于等待时间的游客拥挤规范。结果表明:年龄、职业、来访次数、组织方式、停留时间与天气感知的游客显著影响拥挤感知程度;基于等待时间与可接受度的曲线拟合确定了检票口、观光车和竹筏的拥挤感知规范的等待时间标准分别为10.9 min、15.6 min和47.6 min。等待时间-拥挤可接受曲线可作为拥挤感知规范标准为游客排队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休闲娱乐的时间变短,可以享受自然与人文风光的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游客首选的旅游形式之一。为了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如何开发并合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问题。陕北黄土高原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其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很大潜力。文章通过梳理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与分类方式,从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等2个方面分析了陕北黄土高原乡村旅游资源现状,总结出该地区的乡村旅游资源拥有资源数量较多、类型多样,分布较为集中、利于组合开发等比较优势,提出陕北黄土高原乡村旅游应采取打造陕北黄土高原乡村旅游品牌、利用科技手段建立先进营销模式及开发个性化的旅游服务营销产品等营销策略,从而推动陕北黄土高原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旅游资源评价是一个综合的、多准则的、多因素的复杂问题,它对于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相结合,构建出包含资源价值、景区环境和旅游条件等3个准则层因子和13个子准则层因子的云台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模型。通过科学系统的评价,得到了相对准确的评价结果,观赏性、休闲性、环境质量等因素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基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的单边界二分式调查数据,运用Probit回归分析方法定量研究CVM评估时的信息偏差问题。结果表明:游客的旅游经历、来源地可以作为检验信息偏差的重要变量;通过有效的偏差控制措施,调查样本具有较好的理论效度、内容效度。投标值显著地负向影响支付意愿;收入、满意度显著地正向影响支付意愿。因此,从问卷设计、问卷调查过程控制等方面提出检验、减少和避免信息偏差的建议。从扩大信息变量、拓展案例等方面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游客感知的乡村休闲旅游实证研究——以鄢陵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乡村休闲旅游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文章从乡村休闲旅游产生的原因、推动力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乡村休闲旅游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乡村环境及民族文化是乡村休闲旅游大规模发展的根本原因,而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城乡统筹的高度重视推动了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为促进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文章对游客感知理论进行了分析,旨在从游客的视角出发,指导乡村休闲旅游的开发,运用感知价值的理论对游客的需求进行多维度的具体化分析。以此为基础,文章对鄢陵县休闲旅游进行了分析,从樱桃观光采摘游、花都赏花踏青游、花乡农家游和品陈化店茶游4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对于乡村休闲旅游而言,游客感知价值、游客满意度是保持较高回头率的关键因素。从鄢陵县各版块旅游现状来看,游客从乡村景观、产品服务、基础条件和成本认知等各方面都表现得相当满意,游客回头率高,对外推荐度高,推动了鄢陵县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此外,文章还对鄢陵县乡村休闲旅游提出了建议,鄢陵县还需深入挖掘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的潜力和特色,努力改善乡村旅游地的环境条件以及开发新的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19.
九江地质旅游资源特征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江是长江中游地质旅游资源最丰富、风景最秀丽的区段,接地质成因,其地质旅游资源可分为地貌旅游资源、水体旅游资源和地质遗迹资源3大类,每一大类再划分为若干基本类型,形成了庐山、鄱阳湖、龙宫洞等重点旅游区;在分析了九江地区地质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的数据,采用因素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森林公园游憩者恢复性知觉和休闲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揭示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森林公园游憩者的恢复性知觉对休闲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魅力性对休闲满意度的影响相对较弱;在恢复性知觉与休闲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中,性别和访问频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在森林公园的改造更新和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中,要注重营造空间的远离感、提升环境的延展性、提高空间的魅力性和增强环境与游憩者的兼容性,以提高游憩者的休闲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