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城镇居民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生活污水横流,畜禽养殖污水随意排放,农民使用农药、化肥增加等,这些因素对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安全已造成严重影响,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团结构成威胁,饮用水水源保护问题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因此,科学合理的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保障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采用类比经验法与数值模型计算法进行方案对比,科学合理的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选择最优方案,对于保护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安全,保障城镇居民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保障我国饮用水源安全,必须解决饮用水源紧缺和污染所导致的饮用水源危机、维护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存.为此,提出构建饮用水源保障安全原则的措施: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饮用水源生态安全设计和安全维护与管理,建设饮用水源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饮用水和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制度,流域水质监测与信息传播制度,饮用水源保护紧急处置制度,为我国饮用水源法制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门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嫩江县中部,由水域、滩涂、草甸、疏林地等构成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是门鲁河流域的绿色屏障,对改善松花江水资源、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障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门鲁河湿地资源保护区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保护目标和原则等,对保护区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并提出了落实门鲁河湿地生态保护规划的具体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路春玲 《绿色财会》2013,(1):F0002-F0002
<正>吉林雁鸣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境内,地处长白山脉张广才岭南麓。根据《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的划分标准,该保护区属于"生态系统类"类别,"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牡丹江上游湿地及黑鹤、东方白鹤、丹顶鹤等珍稀濒危水禽及东北虎迁移的重要廊道。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行饮用水源管理依附于“行政管理与流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现行体制在实践中存在着管理机构间、流域与区域管理的协调不力、管理机构的权责权限不足、饮用水源保护区、农村饮用水日常管理缺位方面的问题,对于更好地进行饮用水源管理已经造成较大阻碍.对世界成功的饮用水源管理体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制定饮用水安全法明确流域管理机构的地位并设立合理的饮用水源中央协调管理机构,达到机构间、流域与区域间的协调.除此之外,中国应确定专门的区域水源管理机构、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同时还应加强农村饮用水自主管理机构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沈乐  杜勇 《水利经济》2016,34(2):56-59
调查长江南京段入江排污口分布及污染物排放量,评价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利用二维稳态模型分析各排污口对饮用水源地、沿江各水厂取水水质及其保护区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饮用水水源地水功能区水质类别以Ⅲ~Ⅳ类为主;现状排污口排污造成4个饮用水源地上游、下游交界断面COD和氨氮指标超标,且以氨氮超标为主;长江南京段10个水厂取水口水质受排污口排污影响。提出优化整合排污口、完善入河排污口审批制度、建立入河排污口登记制度、贯彻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措施,确保长江南京段饮用水源地水安全。  相似文献   

7.
国外滨水区开发及其对上海黄浦江两岸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一般由水域、水际线和陆域三部分组成。近年来,滨水区开发成为国内城市规划和开发的热点。对滨水区的开发,不只在中国是热点,在世界其他国家同样是开发建设的热点。(张庭伟,1999)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滨水区开发的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本文考察国外有代表性的滨水区开发建设的经验,以期对上海黄浦江两岸开发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项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收集到的空间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对五大连池生物圈保护区进行了保护价值分析。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对五大连池生物圈保护区进行了生态保护价值分析,通过空间分析根据保护价值数值将研究区分为保护关键区、生态建设区、协调发展区、开发利用区,最终获得了生态保护关键区。通过四个区域的划分,可有效协调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有效促进五大连池生物圈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为五大连池生物圈保护区开展生态保护、适度开发提供了空间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农业部第2181号公告正式批准建立"琵琶湖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细鳞斜颌鲴是琵琶湖水利工程截流形成自然种群的土著品种,随县大中小型水库盛产此鱼。琵琶湖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细鳞斜颌鲴及其细鳞斜颌鲴相关的水域生态环境,包括索饵场、繁殖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等鱼类资源及其水域生态环  相似文献   

10.
发挥渔港在振兴渔村经济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渔港是指在天然及人工形成的渔业基地水域及陆域和渔港设施的综合区域,是海洋捕捞业及海水增养殖业的后方基地,是渔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在我国18000大陆岸线和14000岛屿岸线上分布着713座大小渔港,其中:国营渔业基地港29座,群众渔港684座。据1998年统计资料,全国渔业村镇7087个,渔户430多万户,1237多万个渔业劳力。1998年,全国海洋水产品产量2012-88万t,其中捕捞产量1248-98万t。一、渔港的功能及作用渔港主要由水域、码头、陆域三大部分组成,并具有以下功能:一…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识别,应用于评价水源地水质。结果表明: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能够改善其他水源地水质评价方法带来的不足,较好地改善评价对全局性的寻优能力,做到合理全面地评价水源地水质。同时,模型反映出了水源地水质变化的复杂性和可模拟性,提高了对水源地水质评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刘冰  舒成 《水利经济》2017,35(2):59-62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呼伦贝尔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了呼伦贝尔市水资源开发在水生态保护、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居民饮水安全及水利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从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水利工程建设、水生态保护与治理、水利管理制度改革四个方面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模式和应对措施。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上,解决用水需求并保障用水安全,实现呼伦贝尔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邱连逵 《水利经济》2012,30(1):48-50
会泽县饮水安全建设滞后,资金投入短缺,水资源利用率低。从3方面提出了解决饮水安全的途径,即改进工作作风,形成干群互动互助环境;构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公平分配水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共建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4.
孙静  申碧峰  杨丽 《水利经济》2012,30(4):23-26
对北京市农民安全饮水工程水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结合国内其他省市两部制水价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北京市实施两部制水价的重要意义。以顺义区2008年安全饮水工程为例对两部制水价进行了实例计算和承受能力分析,为农民安全饮水工程水价改革提供参考。计算结果表明:顺义区2008年农民安全饮水工程基本水价为1.2元/(人.月),计量水价为0.6元/m3。人均水费支出约为41.6元/a,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32%,在农民的经济可承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结合福建大樟溪引水工程的实际情况,从水资源成本、环境工程成本和机会成本三层面综合测算大樟溪引水工程的原水成本,一方面能真实反映原水成本,另一方面考虑了对水源区的生态补偿,有利于促进水资源环境的生态保护建设,充分调动水源区保护者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有利于保障引水工程的良性运营,同时也为其他引水工程的原水成本测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水足迹的大樟溪流域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骏  王薇薇 《水利经济》2015,33(3):28-31
水足迹理论与方法在流域生态补偿中的应用是当前生态补偿领域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在已有水足迹理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水资源相关评价指标对原有模型进行修正,构建符合流域生态补偿情况的水足迹模型。以根据大樟溪流域生态补偿为例,核算大樟溪上游水源区以及下游受水区的水足迹,同时运用机会成本法对流域上游地区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直接投入和限制当地发展而损失的间接投入进行核算。结果表明,水足迹的生态补偿模型可以将流域水资源的利用情况与水生态保护的经济活动联系起来,可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提供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生潜 《水利经济》2016,34(6):65-67
合理的水价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民乐县为例,从农民水费承受能力和供水成本两方面进行分析,对农村推行保本微利的水价调整机制以及在此基础上推行阶梯式水价机制进行研究,探讨水价合理性和供水成本合理构成。推行保本微利和阶梯式水价机制保障了正常生产生活的基本用水量,兼顾了水企业和用水主体的利益,使水资源成本和供水成本在水价格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促进用水户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相似文献   

18.
游学力 《水利经济》2006,24(6):72-73
针对资阳市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的严峻形势、脆弱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突出矛盾,通过贯彻落实党中央[2005]1号文件,制定治水新方略,加速资阳水利建设,全面构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屏障,在实现人水和谐、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充分发挥水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兴刚 《水利经济》2005,23(5):25-26
阐述了会泽县人畜饮水解困工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投资渠道、经营模式、水价改革、科技、水源保护、建立项目库等方面,对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并提出拓宽投资渠道、改变管理模式、明晰产权、保护水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水源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分析了制约水源区发展的因素,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提出建设生态工程与生态产业,构建水源区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生态科技发展模式。以广东省东源县水源区为例,分析了生态科技发展模式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水源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