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股份制与国营大中型企业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国营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实践表明,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过去围绕着“放权让利”为主的改革的不彻底性在市场疲软的宏观环境中日益暴露出来,面对大量产品积压、巨额三角债,国营大中型企业步履维艰,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首先,由于价格控制、产业壁垒和地区封锁等行政对企业经营的直接干预,市场竞争很不充分,对企业经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经济从1988年开始又一次进入了调整时期。这次调整的核心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如何看待形成现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企业承包责任制,是这次调整首当其冲的关键问题,特别是现行承包制在今明两年到期后的出路选择,更是令人关注。一、承包制的初衷与现实以企业承包制作为现阶段我国企业改革的基本形式,是在当时我国发展与改革同时面临极为严峻的形势下作出的抉择。1986年以放权让利为基本内容的浅表层次的改革因国家无力继续让利而走到了尽头。已有的放权让利改革虽然使企业有了较强的利润动机,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也开始增强,但放权改革并未改变企业内在的经营机制。由于缺少相应的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3.
伍争荣 《经济师》1995,(5):24-24,22
<正>1993年11月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写进党的文件的背景是:1992年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在施行中受阻,十四项经营权无法完全落实,企业难以真正转换经营机制,这使经济理论界和决策层认识到,只有制度创新才能转换机制.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企业改革已从放权让利阶段走向了制度创新阶段.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无论是放权让利,还是制度创新,企业改革的现实目的都是使企业转换机制、提高活力,决不是为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我们说放权让利这条路行不通,决不是因为它没有触动企业制度,而是因为它不能转换经营机制,没有真正提高企业活力.所以,如果我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结果仍然没有转换经营机制,仍然没有提高企业活力,国有企业亏损面仍然没有彻底改现,那么,我们恐怕只能承认现代企业制度无效了.  相似文献   

4.
蔡萍  史朴 《经济纵横》1993,(10):28-32
<正> 法人产权是企业最根本的权力,企业要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就必须是产权主体、经营主体、利益主体三者的统一。为此,必须把改革的思路由放权让利和两权分离调整为至少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两权一起向企业和民间转移,并在建立与个人利益密切联系的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公私产权融合,塑造与市场经经济运行相适应的微观经济主体。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开始,继之以后的是“利改税”和承包责任制,这些改革都没有成功地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党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针对中央提出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过去几年股份制试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现...  相似文献   

6.
国企的改革有八处错位1.只强调公有制为主体,而忽视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2.只注意对企业放权让利,而忽视了对企业的约束监督。3.只注意到单项改革,而忽视了改革措施间的衔接配合。4.只注意出台新措施,而忽视了制度建设。5.只强调企业改革,而忽视了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加入WTO,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的国企改革成为重中之重。党的“十五”大的召开,使党中央在吸收过去国企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国企改革的重点由国家对企业的放权让利转变到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国有资产应该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看,其基本思路是:逐步弱化行政管理,加强市场机制作用。国家最初采取了“放权让利”的改革,由于国家仍承担着企业的一切风险,企业无法成为独立的法人,于是产权制度的改革提到议事日程,国家试图通过股份制改造打破上述局限性,重组产权关系。但目前股份制采取的“国有资金普通股权”仍无法解决所有制平均化问题。为此本文在分析以往国有资金改革局限性基础上,提出了“国有资金优先股权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企业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自19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以增强企业活力、塑造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内容。15年来,经过各种形式的“简政放权”、“放权让利”、两步“利改税”,并于农村改革经验总结的基础上,1987年开始推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相似文献   

10.
企业制度改革与银行债权保护韩克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过去放权让利...  相似文献   

11.
在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的改革中,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推出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资产股份化”等种种思路。但却忽视了地方政府经济管理机制同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的同步性,以至仅仅把政府职能部门的改革简单地理解为“放权让利”。 因此,我们认为,在优化企业经营机制的同时,必须实施“适度分权制”这一优化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一、深化企业改革的思路和步骤深化企业改革的根本选择在于:是简单地放权让利、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亦即把企业改造成为只追求短期利益的经济主体;还是把企业改造成为真正独立自主、自负盈亏,且具有长远发展动机的经济主体。从理论上回答这一问题并不困难,然而从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来看,迄今进行的企业改革在这些方面还缺乏明确的目标。可以这样概括,  相似文献   

13.
明晰产权与规范政府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3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放权让利含有丰富的产权改革内涵。它既使财政从国有企业的融资活动中逐步淡出 ,也使财政不再为国有企业承担盈亏责任。但是 ,这种改革未能实现国有企业的产权明晰化 ,因为它局限于国有企业制度中的经济性层面 ,没有触及国有企业制度中的行政性层面。这是行政权利益左右中国改革走向的结果。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必须约束行政权力 ,规范政府行为 ,必须改革国有企业制度中的行政性层面。不然 ,明晰产权就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4.
围绕着增强企业活力,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放权让利,二是承包经营。这两种形式对于搞活企业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实践证明这些形式是走向改革成功的必由之路。但是还必须看到,无论是放权让利还是承包经营,都不是企业改革的最终目标模式,还不是理想化的改革形式。认识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把改革的目光放得更远。  相似文献   

15.
国企好幸福     
记不请中央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颁发过多少份文件,作出过多少次决定。但是,从1978年开始的放权让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到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适当分离,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到实行承包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决定》又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使企业改革在思路上迈出了重大步伐,标志着企业改革由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调整为以理顺产权关系为重要内容的制度创新,我国企业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1.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国企改革未取得应有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未首先从宏观的层次上对国有经济的布局进行战略调整,而在微观层次上却又要求所有国有企业都按照竞争性企业模式进行改造。 以前我国的国企改革主要着眼于微观层次上,试图搞活每一个具体的企业。“放权让利”式的改革不可能真正搞好国有企业,因为它是在不改变企业制度基本框架的条件下进行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致力于实现企业的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国有企业仍然没有根本的好转。这表明以前的单纯的微观层次上的改革无法解决国有企业的难题,必须首先从整体…  相似文献   

18.
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广州市的国有企业改革从过去的以放权让利、承包经营为主线进入了制度创新的新阶段。按照“抓住两头,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工作方针,一头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一头抓困难企业的解困转制,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一批较为困难的国有企业开始走出困境。由于经济生活仍然存在一系列深层的体制性问题,改革的进展很不平衡,国有企业的转制工作显得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19.
就 全国平均看 ,我国企业的自有资本不足 3 0 %,70 %以上的资金是通过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资本市场筹集的。由于企业所需资金大部分要通过资本市场筹集 ,所以资本市场运行是否健全对企业筹资行为是否合理会产生直接影响。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 ,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健全 ,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还不规范 ,使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市场环境与发达市场经济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作为资金供给方的资本市场存在的这些问题 ,必然会对资金需求方的企业融资行为产生扭曲性影响。(一 )资本市场结构失衡对企业融资形成扭曲性影响我国发展资本市场是从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起步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我国银行的职能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 ,随着各种“放权让利”改革措施的推行和分配结构的调整 ,我国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迅速增加 ;另一方面 ,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打破了国有企业过去全部由财政无偿拨付投资资金的旧体制 ,企业开始从其它渠道筹集资金。资金供求关系的上述变化 ,使银行结束了过去只能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历史 ,从 1979年起开始发放中短期设备贷款 ,并从上 80年代初期开始发放中长期贷款。至此 ,我国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开始形...  相似文献   

20.
国企委托代理关系及其行为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权的委托、代理所产生的低效率导致了我国这场以放权让利为主要特征的改革.1986年12月,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中提出,要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承包责任制使国有企业实行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完全分离,所形成的经营权的委托与代理的关系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