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中国人来说,2008年是奥运年;对于世界来说,2008年是中国年。那么,对于中国电信业呢?今年是否会有一些惊喜?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信息》2007,(3):58-58
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6次大面积提速,使中国铁路的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看齐。对于旅客,坐火车成为一种享受;对于广大货主,在市场竞争规则中,效率的最大化,常常意味着利润的最大化;对于国民经济,钢铁大动脉的畅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教学在新文科的背景下有了新的发展方向,这意味着大学英语课程需要进一步改革。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即中西方文化内容的比例严重失衡,而工科院校的学生文化底蕴比较薄弱,这会造成英语课程存在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由此来看,将中国文化纳入英语教学之中对于提升学生文化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服务,对于中国文化的进一步扩大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加速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嬗变 创业板的推出,给中国经济所带来首先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嬗变。 “中国制造”想要完成从做大到做强的转变,没有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嬗变是不可能的。对于一个对外贸依赖度超过了80%的国家,对于一个外贸总额已位居全球第二,并将在2010年前问鼎全球第一的国家,这种嬗变可说是生死攸关。然而作为中国最重要资本市场的中国股市,却偏偏缺少了这种功能。  相似文献   

5.
周灏东 《魅力中国》2013,(25):135-136
中国式的解读,是建立在中国式审蔓的基础之上的。在整个摄影世界里,对于画外摄影作品的中国式解读是有必要的。不仅关系到中国式审美在世界摄影史中的位置,更利于整个摄影世界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表面上看,中国人民银行(PBoC)8月19日最新一次上调利率的意外举措,似乎只不过是另一个例子,说明了全球央行是如何通过收紧信贷环境来消除通胀威胁的。然而,无论是对于中国大陆的国内投资者,还是对于希望介入中国日益壮大的股票市场的国际投资者,此次加息及未来可能进一步加息的影响并不明朗。  相似文献   

7.
业界对于首创涉水的疑问很多,是成为中国水务市场的“英雄”,还是在水乱中国的大背景中仅仅是一个“冬天里的童话”,对于首创来说,还需要交由时间来判定。  相似文献   

8.
“对于富水地区而言,水量分配并不显得那么急迫,但是对于贫水地区而言,水量分配却是非常重要”,5月23日,海河水利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刘思清向《中国经济周刊》说。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航运史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轨迹的一个显著航标。它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触须,是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最先进入的支柱产业,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最先开拓的领域之一。可以说,中国轮船航运业是中国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产生最早的部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企业中数量最多、分布领域最广、最为活跃的领域,研究轮船航运业发展史,不仅对于中国近代经济史和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企业史、交通史、金融史、贸易史等等领域的研究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真的是一个大市场,无论是对于消费品而言,还是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郑重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强调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并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巴菲特、索罗斯相中中国概念股之前,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中国概念”根本上不了台面,原因是什么?华尔街的分析师评价:“中国的股价很难反映中国经济的态势,在中国,经济好并非意味着牛市的到来。”这的确称得上中国的特色了——“股市是经济晴雨表”的先天职能对于中国股市无效!  相似文献   

13.
刘光照 《中国招标》2009,(33):48-51
中国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那么,是否可以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加以借鉴?答案是肯定的。特别是对于中国企业,员工生于斯长于斯,中国文化的根早已植入每个人的心中。下面,笔者仅从中国文化精粹中提出“儒、释、道”三家的一些内容,来浅论对企业管理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周刊》2005,(20):10-10
对于从中国进口的欧洲公司来说,日子可能会变得更加艰难。人们预期,中国即将把人民币升值,但这样会导致中国产品的欧元和英镑价格上升。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将于近期升息”,“中国将于年前升息”,“中国将在半年内升息”,“中国将在未来一年升息一二次”。对于中国未来的货币政策,虽然在时间上有所分歧,但中外经济学家和金融机构好象从来没有这样一致过。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为过热经济降温的努力似乎正在见效,虽然经济学家们对于中国经济降温的幅度和速度各持己见。  相似文献   

17.
陈方 《浙江工商》2006,(5):16-18
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由于中国没有形成稳定的职业经理人群体,中国企业的管理还处在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阶段,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更多存在诸多的问题,很多有识之士已经从各个侧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研究和指导,本文对民营企业核心经营管理问题做一些肤浅的阐释,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伍先斌 《发展》2001,(5):52-53
中共中央党校伍先斌撰认为:就我国目前电信业现状来看,加入WTO,对于中国电信业来说是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一些发达国家的偏激消费者来说,中国品牌仍然是低品质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0.
经济繁荣成就了30万富翁对于奢侈品的需要一一有人认为,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石油,还有奢侈品。“中国制造”是美国人已经习惯的标签,其实中国也需要买进一些东西。这就是伴随中国经济增长而逐渐增长的奢侈品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