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霜 《时代金融》2014,(8Z):75-75
2013年签订的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首个与欧洲大陆国家签署的自贸协定,也被认为是中国对外最为全面的自贸协定之一。本文简要综述中瑞自贸协定的特点,分析其给广东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对目前在具体经济合作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达到加强沟通、深入合作、互利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2013年签订的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首个与欧洲大陆国家签署的自贸协定,也被认为是中国对外最为全面的自贸协定之一。本文简要综述中瑞自贸协定的特点,分析其给广东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对目前在具体经济合作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达到加强沟通、深入合作、互利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澳大利亚的投资主要是对三个领域感兴趣,一个是农业,一个是公用事业,另外一个就是资源行业。澳大利亚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中国企业心仪的投资国。随着中澳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当前除了矿产资源,澳大利亚越来越重视中国消费市场。2014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结束20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行程之后对澳大利亚进行了国事访问,并与澳总理共同宣布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实质性结束,将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意向书。  相似文献   

4.
《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于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7月21日中瑞两国了签署1500亿元人民币/210亿瑞郎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自此中瑞经贸合作将开启新篇章。作为中国同欧洲大陆国家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也是中国同世界经济20强国家中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中瑞自贸协定将会给两国贸易带来哪些直接实惠,如何为两国企业到对方国家投资提供便利,就此,本刊记者对来华履职半年有余的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带一路\"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为深入分析自贸试验区建设对银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本文结合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下称\"福州自贸片区\")建设实践,探讨在建设自贸试验区的背景下,推动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2014年11月17日,中国与澳大利亚共同确认实质性结束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并预计2015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本文考察了中澳签订自贸协定的背景及谈判结果,并运用归纳法分析了中澳签订自贸协定的意义。中澳自贸协定签署,将进一步推进两国密切的经济关系,也为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区协定提供了范例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2014年11月17日,中国与澳大利亚共同确认实质性结束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并预计2015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本文考察了中澳签订自贸协定的背景及谈判结果,并运用归纳法分析了中澳签订自贸协定的意义。中澳自贸协定签署,将进一步推进两国密切的经济关系,也为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区协定提供了范例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宏观环境、建设成果以及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现状进行的分析,发现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应从加强环境建设,推进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发展;提升金融监管系统化建设水平,明确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方向;加强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有效融入自贸试验区建设大局等五个方面加大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非现金支付的推广与创新,票据、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以其便捷高效等优势逐渐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非现金支付的推广与创新,对传统的现金支付挤出效应明显,既减少了现金流通,节约社会交易成本,又能有效防止偷逃税款、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0.
负面清单开放是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普遍采用的方式。2024年1月,中国—尼加拉瓜自由贸易协定生效,我国在国际自贸协定中的首张金融服务负面清单落地。中尼金融负面清单在形式上既与RCEP、CPTPP中的负面清单存在相似之处,又与这些负面清单以及我国自主发布的负面清单有不同之处,作为我国首张在国际自贸协定中金融负面清单的试验性特点,在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同时,也进行了中国特色的制度规则创新。在我国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中,推进金融服务负面清单开放应把握好投资准入限制措施数量与开放程度的关系、自主开放与协定开放的关系、自贸协定签约国普遍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对外协定与国内立法的关系、高水平开放与特殊领域保护的关系、先行先试与普遍开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利率角度来看我国国债发行的挤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研究国债发行对企业债市场和国债市场利筹的影响.发现国债发行存在着挤出效应,这个效应显著地体现在同债发行招标起始日的附近,国债发行主要对以AAA级企业债为代表的风险偏好相类似资金挤出效应最强.同时,在经济波动较大的时期,发行国债可以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国内资本挤出效应的作用机制上看,若东道国没有融资约束,即金融发展水平较高,FDI会凭借其在技术、管理上的优势和政策上的优惠对东道国国内投资产生挤出效应;若东道国企业存在融资约束,即金融发展水平较低,FDI会对东道国国内投资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利用我国1978-2006年的省份数据和面板分析方法,通过分析FDI对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资本挤出效应,结果表明:东道国的较高金融发展水平是降低FDI对东道国国内资本挤出效应,从而产生挤入效应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1998年首次引入预约定价制度,十年来虽然历经修改与补充,但仍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具体表现为:法律层级偏低、具体规定上不够完整和合理、某些政策空白点导致无法可依、相应的配套措施及管理能力滞后,等等.因此,我国应针对问题找出应对的措施,以期我国的预约定价制度向更新、更深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贸易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的理论模型,认为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开放贸易时,发达国家的金融依赖型部门增长,并且带来金融体系的完善。相反,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依赖型部门萎缩,外部融资需求减少,最终导致金融体系的退化。在实证研究中采用了47个样本国家贸易开放和金融发展的数据,结果与理论预测基本一致:贸易开放促进发达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的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自由贸易园区是推进区域内贸易投资自由化的重要机制安排和体制创新。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大连构建自由贸易园区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大连具有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从探索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探索金融开放与改革,积极推进贸易方式转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力发展服务业,做好国际贸易与投资人才储备的对策,积极为自由贸易园区的设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1-2008年中国食品行业31个省市(自治区)外商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国内资本形成效应.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食品各细分行业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挤出效应.文中又进一步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在不同区域的效应.结果表明,食品各行业在西部地区挤出效应比在东部地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中韩产业内贸易结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韩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将产业内贸易细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两种形式.得出了中韩贸易的主要形式为产业内贸易,且在产业内贸易内部,垂直型贸易比例较大,水平型贸易份额逐步上升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8.
离岸金融业务是适应国际金融高度发展的需要,通过金融创新而迅速发展的一项新业务,它为国际金融活动开拓了新的空间,并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因而开办离岸金融业务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重要的新业务领域,而建立我国自己的离岸金融市场更是推动我国银行跨国经营的现实途径。创建大连保税区离岸金融市场,把大连建成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将为我国建立自己的离岸金融市场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产能过剩的治理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信贷配给的视角考察了产能过剩企业对信贷资源的挤占及其经济后果。论文研究发现,产能过剩企业的信贷获取显著降低了非产能过剩企业的信贷资金,即存在挤占效应。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产能过剩企业对非产能过剩企业信贷资源的挤占在政府干预越强、金融市场化程度越低地区及货币政策紧缩时期表现得更明显。最后,就经济后果而言,由于产能过剩企业的低效益,其对非产能过剩企业信贷资金的挤占,降低了非产能过剩企业的经营业绩,并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阻碍。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中国与东盟老成员正式步入零关税时代。对越边境贸易占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的60%左右,自贸区零关税的启动,短期内势必削弱边贸的政策优势,但随着越南关税的逐步削减,广西边贸也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本文结合自贸区的降税安排,从正反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自贸区建成对广西边贸造成的消极和积极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